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8478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2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的制备方法,主要原料有:丙烯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设计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而言,是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和PC/ABS塑料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碳酸酯(PC)的优点是不易变形、軔性好、透明度高、抗蠕变性能强、有良好的介电性能、耐高温等优点,它的综合性能在工程材料中比较突出,聚碳酸酯主要用于汽车制造、电子电路板、一次性医疗器械、建筑装饰、机械零件等领域,用途很广泛。聚碳酸酯表现出主要问题是熔融温度高导致加工不易流动、缺口开裂明显、表面易擦伤等,这些缺点的存在让聚碳酸酯的应用在许多领域受到极大的阻碍。
[0003]共聚混合物(ABS)是一种热塑性应用比较广泛的工程合金,ABS的优点是化学稳定性好、熔融温度低,流动成型性优,最主要的是性价比很高,ABS的其缺点是易降解、怕高温、抗拉伸能力和抗冲击能力等机械性能较差。
[0004]以PC和ABS为主要原料经共混制得的PC/ABS合金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重要的工程塑料合金,这种合金与单一的纯PC相比,它的熔融流动性、成型加工性得到大幅改善,与单一纯ABS相比,合金主要具有良好的抗冲性、耐热性、及薄板制品的优良刚性。PC/ABS合金不仅克服了纯PC容易应力开裂和成型加工性差的缺点,而且还提高了材料的综合机械性能,例如合金最重要的冲击性能可以比纯PC提高2~3倍,比纯ABS提高达5倍,其它如弯曲、拉伸性能等机械性能都有较高的保有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及制备方法。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质量分数计为:聚碳酸酯70份,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30份,聚碳酸酯

聚硅氧烷共聚物5~15份,助剂2~3份。
[0007]所述聚碳酸酯分子量为23000~26000,熔融指数为4 g/10min;所述聚碳酸酯

聚硅氧烷共聚物分子量为27000左右,熔融指数为9 g/10min;所述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熔点为160 ℃~180 ℃,熔融指数为15 g/10min;其组成按质量比为:丙烯氰15%~35%,丁二烯5%~30%,苯乙烯40%~60%。
[0008]所述助剂包括相容剂、抗氧剂和着色剂;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型相容剂、羧酸型相容剂、环氧型相容剂以及酰亚胺型相容剂之中的至少一种,接枝率为2%~8%;所述抗氧剂为酚类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类抗氧剂之中的至少一种。
[0009]所述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聚碳酸酯和聚碳酸酯

聚硅氧烷共聚物于100 ℃下干燥5 h,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于80 ℃下干燥5 h,相容剂和抗氧剂于70 ℃下干燥5 h;
rpm,混合时间5~10 min。
[0021]然后将混合料投入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合后挤出造粒,得到PC/ABS合金粒料。其中挤出机螺筒温度为220℃~270 ℃,螺杆转速400~500 rpm。
[0022]实施例1

4按照如下表格,分别称取原料: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由如上数据对比可知,按照本专利技术中的原料配比,将聚碳酸酯、硅氧烷聚碳酸酯、ABS共混,所制备的PC/ABS合金在拉伸强度、流动性、常温韧性和低温韧性等方面更为优异。
[0023]同时,随着硅氧烷聚碳酸酯配比的增加,所制备的PC/ABS合金的熔融指数略微降低,流动性变化不大,而PC/ABS合金的韧性明显提升,尤其是PC/ABS合金低温下的韧性显著增强。
[0024]尽管已采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然而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目的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许多修改和更正,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和修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为:聚碳酸酯70份,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30份,聚碳酸酯

聚硅氧烷共聚物5~15份,助剂2~3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低温韧性和高流动性的PC/ABS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碳酸酯分子量为23000~26000,熔融指数为4 g/10min;所述聚碳酸酯

聚硅氧烷共聚物分子量为27000左右,熔融指数为9 g/10min;所述丙烯腈

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熔点为160 ℃~180 ℃,熔融指数为15 g/10min;其组成按质量比为:丙烯氰15%~35%,丁二烯5%~30%,苯乙烯40%~60%。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斌李伟卢主枫王进军王德秋马瑞进刘耀宗罗代晏杨英朝吴彦霖赵丽萍李卓卡索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银光聚银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