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接线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接线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抽屉式断路器是常见的低压电器,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设备免受短路、过载、单相接地、欠电压等故障的危害,由于其具备检修、维护方便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配电系统中。其中,二次接线装置是抽屉式断路器附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次接线装置通常包括插接配合的动接线组件和静接线组件,推拉动接线组件与静接线组件配合,然而,现有动接线组件大多将用于接线的接线端子固定装配在一个具有空腔的壳体中,如此,在接线端子发生故障时,存在拆卸困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拆装便利的动接线组件。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动接线组件,包括底座以及装配于底座内腔的运动部,所述运动部包括内壳以及装配于内壳内腔的多个并列的第一接线端子,每个第一接线端子包括第一壳体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接线件,每个第一壳体卡接于内壳内腔,相邻两个第一接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接线组件,包括底座(11)以及装配于底座内腔(111)的运动部(12),所述运动部(12)包括内壳(121)以及装配于内壳内腔(1211)的多个并列的第一接线端子(122),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接线端子(122)包括第一壳体(1221)以及至少一个第一接线件(1223),每个第一壳体(1221)卡接于内壳内腔(1211),相邻两个第一接线端子(122)通过第一壳体(1221)拼接,第一接线件(1223)限位装配于第一壳体(1221)内,且第一接线件(1223)的两端可以穿过第一壳体(12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第一壳体(1221)的上侧和/或下侧设置有第一卡合部(1222),在内壳内腔(1211)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配合设置有第二卡合部(1212),所述第一卡合部(1222)与第二卡合部(1212)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壳内腔(1211)的上侧壁和/或下侧壁开设有多个并列的限位槽(1213),每个第一接线端子(122)对应装配于一个限位槽(1213)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221)的一侧敞开形成凹槽结构,所述凹槽结构被划分为多个第一安装腔,第一壳体(1221)的一端侧壁设有第一插口(1221b),第一壳体(1221)的另一端侧壁开设有第一接线孔(1221c),每个第一安装腔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插口(1221b)、第一接线孔(1221c)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接线组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插口(1221b)与第一接线孔(1221c)之间的第一安装腔内设置有固定部(1221d),所述固定部(1221d)的一侧为台阶面,所述台阶面与第一安装腔的侧壁配合形成夹持第一间隙(1221a),使第一接线件(1223)的中部被限位于第一间隙(1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志刚,秦治斌,雷鸿健,辛娜,廖传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正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