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保护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092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漏电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组件,其包括线圈架和母线排,线圈架包括环形架和隔板,环形架设置有通孔,隔板至少部分置于通孔内,隔板与环形架之间形成有多个穿孔;母线排包括多个与穿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第一母排设置有连接部,连接部穿设穿孔并与第二母排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组件第一母排的连接部一一对应穿设穿孔并与第二母排连接,隔板起到隔绝连接部的作用,有效避免连接部之间虚接,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第一母排相对于线圈架的安装角度及安装的顺序,方便安装,且线圈架不需要设计安装让位空间,致使线圈架具有较小的体积,有效减小漏电保护组件所需安装空间。间。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电保护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漏电保护
,尤其涉及一种漏电保护组件。

技术介绍

[0002]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
[0003]传统上断路器均设有漏电保护组件,以提供间接接触保护,且对由于绝缘损坏而持续存在的接地故障电流引起的火灾危险提供保护,同时也可作为其他电击保护措施失效时的补充保护措施。
[0004]如图1所示,现有的漏电保护组件具体包括漏电互感器10和多个母排20,母排20穿设于漏电互感器10,且为防止母排20之间电连接,通常于母排20上包裹绝缘层。因母排20多为一体式结构,母排20为多次弯折形成,安装时就需要考虑母排20穿过漏电互感器10的安装角度及安装的顺序,为方便母排20的安装,还会增大漏电互感器10的体积以留有充足的让位安装空间,进而使漏电保护组件占据较大的安装空间,影响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组件,具有较小的体积,占据的安装空间小,且方便组装。
[0006]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提供一种漏电保护组件,包括:
[0008]线圈架,包括环形架和隔板,所述环形架设置有通孔,所述隔板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通孔内,所述隔板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形成有多个穿孔;
[0009]母线排,包括多个与所述穿孔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母排和第二母排,所述第一母排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穿设所述穿孔并与所述第二母排连接。
[0010]可选地,所述环形架具有环形主体和设置于所述环形主体两端的环形挡板,所述环形主体上套设有互感线圈。
[0011]可选地,所述环形架包括:
[0012]第一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包括第一环形主体,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环形挡板;
[0013]第二架体,所述第二架体包括第二环形主体,所述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环形挡板,所述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二端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一环形主体与所述第二环形主体拼接成所述环形主体。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凸起和多个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凹槽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一定位凸起插接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内,且所述第二定位凸起插接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
[0015]可选地,所述第一环形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定位凸起,所述第二环形主体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定位凸起一一对应设置的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插接于所述定位凹槽内。
[0016]可选地,还包括螺接件,所述连接部的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母排设置有第二连接孔,所述螺接件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连接。
[0017]可选地,所述隔板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延伸部,所述第一延伸部凸出于所述通孔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母排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同一侧,所述第一延伸部凸出于所述第一母排设置;
[0018]所述隔板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凸出于所述通孔设置且与所述第二母排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同一侧,所述第二延伸部凸出于所述第二母排设置。
[0019]可选地,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外侧边缘均设置有第三延伸部。
[0020]可选地,所述隔板与所述环形架之间形成有二至六个所述穿孔。
[0021]可选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母排和所述第二母排设置有绝缘层和/或绝缘板。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组件,第一母排的连接部一一对应穿设穿孔并与第二母排连接,隔板起到隔绝连接部的作用,有效避免连接部之间虚接,在安装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第一母排相对于线圈架的安装角度及安装的顺序,方便安装,且线圈架不需要设计安装让位空间,即通孔的直径小,致使线圈架具有较小的体积,进而减小漏电保护组件的体积,结构紧凑,有效减小漏电保护组件所需安装空间。此外,各连接部之间通过隔板分隔开,有效防止相间短路。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现有技术中漏电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组件的一部分结构一视角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组件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漏电保护组件的一部分结构另一视角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具有三组母线排的漏电保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线圈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9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二架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
[0034]10、漏电互感器;20、母排;
[0035]100、线圈架;110、环形架;111、通孔;112、环形主体;113、环形挡板;114、第一架体;1141、第一环形主体;115、第二架体;1151、第二环形主体;1161、第一定位凸起;1162、第一定位凹槽;120、隔板;121、第三延伸部;130、穿孔;131、第一穿孔;132、第二穿孔;133、第三穿孔;134、第四穿孔;
[0036]200、母线排;201、绝缘层;202、第一水平延伸部;203、接线部;204、第二水平延伸部;210、第一母排;211、连接部;2111、第一连接孔;220、第二母排;221、第二连接孔;
[0037]300、壳体;400、螺接件;500、互感线圈;600、绝缘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0]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漏电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线圈架(100),包括环形架(110)和隔板(120),所述环形架(110)设置有通孔(111),所述隔板(120)至少部分置于所述通孔(111)内,所述隔板(120)与所述环形架(110)之间形成有多个穿孔(130);母线排(200),包括多个与所述穿孔(130)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一母排(210)和第二母排(220),所述第一母排(210)设置有连接部(211),所述连接部(211)穿设所述穿孔(130)并与所述第二母排(22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电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架(110)具有环形主体(112)和设置于所述环形主体(112)两端的环形挡板(113),所述环形主体(112)上套设有互感线圈(5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漏电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架(110)包括:第一架体(114),所述第一架体(114)包括第一环形主体(1141),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41)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环形挡板(113);第二架体(115),所述第二架体(115)包括第二环形主体(1151),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151)的第一端设置有所述环形挡板(113),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15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41)的第二端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41)与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151)拼接成所述环形主体(1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漏电保护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形主体(1141)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第一定位凸起(1161)和多个第一定位凹槽(1162),所述第二环形主体(1151)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1161)一一对应设置的第二定位凹槽以及多个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162)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建虎张悦敦肖建新蔡元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新宏泰电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