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阻变式存储器(RRAM,Resistive Random Access Memory)是当前最具应用前景的下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之一,与传统浮栅闪存相比,在器件结构、速度、可缩性、三维集成潜力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0003]RRAM的基本结构为金属
‑
绝缘体
‑
金属(MIM)结构,主要包括底电极、阻变层和顶电极。其中,阻变层为各种氧化薄膜材料制造而成,在外加电压、电流等电信号的作用下,可在不同电阻状态之间进行可逆的转变。而这种可逆的转变大多是通过导电细丝的形成和断裂来实现的。
[0004]目前,MIM结构的制造方式为依次沉积完所有的薄膜后使用光罩进行刻蚀得到阻变结构(R),阻变结构的大小是由光罩定义,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至少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鳍片和阻变结构;所述衬底中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面位于所述衬底的下表面,用于连接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面位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所述鳍片垂直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所述鳍片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面的部分区域重合;所述阻变结构包括:底电极、阻变层和顶电极,其中:所述底电极的垂直部分包覆于所述鳍片的侧壁,所述底电极的第一平面部分覆盖于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面,所述底电极的第二平面部分覆盖于所述鳍片的顶部,所述底电极的垂直部分的下端与其第一平面部分连通,上端与其第二平面部分连通;所述阻变层的垂直部分包覆于所述底电极垂直部分的侧壁,所述阻变层的第一平面部分随型覆盖所述底电极的第一平面部分和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所述阻变层的第二平面部分覆盖所述底电极的第二平面部分,所述阻变层垂直部分的下端与其第一平面部分连通,上端与其第二平面部分连通;所述顶电极的垂直部分包覆于所述阻变层垂直部分的侧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的垂直部分通过第二通孔或线槽连接第二金属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的平面部分覆盖所述阻变层的第一平面部分,所述顶电极的垂直部分的下端与其平面部分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连通的部分通过第二通孔或线槽连接第二金属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电极垂直部分的上表面和所述阻变层的第二平面部分的上表面平齐。6.一种半导体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鳍片和阻变结构,其中:所述衬底中具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面位于所述衬底的下表面,用于连接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面位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将所述衬底中的每两个第一通孔分为一组,在该组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衬底上表面区域设置所述鳍片,所述鳍片垂直于所述衬底的上表面;所述阻变结构包括:底电极、阻变层和顶电极,其中:所述底电极的垂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武新,邱泰玮,沈鼎瀛,严锦懋,康赐俊,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半导体工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