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制备的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快速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
,涉及一种人工制备的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快速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我国西南部大力发展经济并推进城市化进程,与之相应的建筑废弃物产量与日俱增。据现有数据统计,我国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总量高达约4.8亿吨,且预计在未来十年里,全国建筑废弃物产生总量平均每年将达到13亿吨,这意味着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处置和再利用已迫在眉睫。一些学者基于环境条件及施工成本的考虑提出应用建筑废弃物作为路基填料,以达到有效消耗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目的。然而,应用建筑废弃物作为路基填料虽有诸多优势,但材料孔隙率较高、强度差异较大的自身特性对其成为一种优质路基填料有着很大的阻碍。
[0003]在道路的实际工程中,路基填料的最大干密度是评价填料压实性能、控制填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参数。通常而言,击实试验是一种普遍认可的测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然而,考虑到建筑废弃物
‑
黏土这一种人工制备的土石混合料需要进行多种级配的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制备的土石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快速预估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通过筛分试验和界限含水率试验确定试验黏土的基本物理性能参数;步骤S2:对建筑废弃物进行破碎、冲洗及筛分处理,选取处理后建筑废弃物同黏土掺合,从而人工制备不同建筑废弃物掺入率的土石混合料;步骤S3:首先,将击实试验所需的建筑废弃物及黏土进行烘干处理;然后,基于黏土的界限含水率试验结果判断其最佳含水率的区间范围,并以1~2%的梯度差进行含水率的配置;然后,基于黏土的最佳含水率值,以1~2%的梯度差进行不同建筑废弃物掺入率的土石混合料配置,并完成闷料处理以使其内部湿度均匀化;步骤S4:闷料完成后,分别采用轻型和重型击实法对土石混合料进行击实;击实试验完成后,将试样从试筒中脱离,并选取试样中心部分进行含水率及干密度的测定;步骤S5:在步骤S4击实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建立干密度预估模型:式中:ρ
d
为干密度;R
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忠明,谢唐新,于华南,李雅倩,欧剑珺,杨芳芳,杨菲玉,戴万,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