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极手术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包括电极刀刀柄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尾端转动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尾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电极刀刀柄外壁滑动连接在第一外壳内壁,所述电极刀刀柄外壁一侧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在螺套螺纹内壁,所述第一外壳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扣握环,所述第一外壳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所述第一外壳尾端同轴设置有滑槽,所述螺套靠近第一外壳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实现了保护患者和术者,防止造成误伤,同时使得手术医师握持电极刀进行手术时更加舒适,控制更加便捷。制更加便捷。制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
[0001]本技术涉及电极手术刀
,尤其涉及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
技术介绍
[0002]手术外科治疗的主要方式,应以最小的组织伤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为目标;电极刀又称电刀笔,是医院外科手术过程中常用的一种微创器械,自1920年应用于临床,现已逐步成为手术室中重要的现代医学设备之一,它通过特定的手术器械作用于人体组织,利用电极端部产生的热量对组织进行加热,使组织先后经过爆裂、汽化、干燥凝固三个过程,以达到手术烧灼、切割、止血等目的,其优势在于切割锋利、切口较小、伤口易愈合、患者疼痛感较轻。
[0003]目前现有的手术用的电极刀中金属材质的头端,一直处于裸露在外的状态,无任何保护装置,若误操作,极易造成对患者或术者的误伤;同时现有手术电极刀在使用时,因结构设计不合理,容易造成手术医师握持较为别手,容易造成手指酸疼,不利于长时间进行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包括电极刀刀柄和第一外壳,所述第一外壳尾端转动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尾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所述电极刀刀柄外壁滑动连接在第一外壳内壁,所述电极刀刀柄外壁一侧设置有螺纹段,所述螺纹段螺纹连接在螺套螺纹内壁,所述第一外壳内壁前端设置有限位弧面,所述第一外壳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扣握环,所述第一外壳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7]所述第一外壳尾端同轴设置有滑槽,所述螺套靠近第一外壳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壁。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螺套外壁设置有防滑滚花。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电极刀刀柄前端可拆卸连接有电极刀刀头,所述电极刀刀柄尾端连接有电极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第二外壳尾端中部设置有穿线孔。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两个所述扣握环相靠近面角度为150度。
[0016]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第一外壳、螺套和在现有电极刀刀柄外侧设置的螺纹段之间相互配合,使得可在手术需要时将电极刀刀头从第一外壳中伸出,非工作状态下可将其收回,实现了保护患者和术者,防止造成误伤。
[0018]2、本技术中,通过将两个扣握环之间角度设置为150度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手术医师握持此电极刀进行手术时不会别手,握持更加舒适,同时控制按钮在两个扣握环之间设置,使得大拇指按按钮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的剖视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的立体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的后视图;
[0022]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0023]图例说明:
[0024]1、第一外壳;101、限位弧面;102、滑槽;2、螺套;201、滑块;202、防滑滚花;3、电极刀刀柄;301、螺纹段;4、第二外壳;401、穿线孔;5、电极刀刀头;6、电极线;7、扣握环;8、控制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参照图1
‑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包括电极刀刀柄3和第一外壳1,电极刀刀柄3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在此不过多赘述,第一外壳1尾端转动连接有螺套2,螺套2内部设置有螺纹,螺套2尾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4,电极刀刀柄3外壁滑动连接在第一外壳1内壁,电极刀刀柄3外壁一侧设置有螺纹段301,螺纹段301螺纹连接在螺套2螺纹内壁,螺纹段301和螺套2内部螺纹配合,第一外壳1内壁前端设置有限位弧面101,限位弧面101用于抵住电极刀刀柄3,第一外壳1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扣握环7,两个扣握环7分别用于手术医生握持电极刀手的食指和中指扣握,第一外壳1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8,控制按钮8用于控制通电。
[0027]第一外壳1尾端同轴设置有滑槽102,螺套2靠近第一外壳1端固定连接有滑块201,滑块201滑动连接在滑槽102内壁,第一外壳1与螺套2通过滑块201和滑槽102相互配合卡接,螺套2外壁设置有防滑滚花202,防滑滚花202起到旋转螺套2时防滑作用,电极刀刀柄3前端可拆卸连接有电极刀刀头5,电极刀刀头5可进行更换,电极刀刀柄3尾端设置有电极线6,第二外壳4尾端中部设置有穿线孔401,穿线孔401用于电极线6穿过,两个扣握环7相靠近面角度为150度,两个扣握环7之间角度设置为150度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手术医师握持此电极刀进行手术时不会别手,握持更加舒适,同时控制按钮8在两个扣握环7之间设置,使
得大拇指按按钮更加便捷。
[0028]工作原理:手术医师使用此新型电极刀进行外科手术时,首先将握持手食指和中指扣握在两个扣握环7内,两个扣握环7之间角度设置为150度更符合人体工程学,使得手术医师握持此电极刀进行手术时不会别手,握持更加舒适,随后通过旋转螺套2,螺纹段301和螺套2内部螺纹配合,从而带动电极刀刀柄3向电极刀前端伸出,从而将电极刀刀柄3前端中部的电极刀刀头5从第一外壳1前端开孔处伸出进行手术,手术过程中,控制按钮8在两个扣握环7之间设置,使得大拇指按按钮进行电极通电控制更加便捷;手术时在非工作状态下,可通过旋动螺套2将电极刀刀柄3向后旋动,从而将电极刀刀头5收回壳体内,保护患者和术者,防止误伤。
[00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包括电极刀刀柄(3)和第一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尾端转动连接有螺套(2),所述螺套(2)尾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4),所述电极刀刀柄(3)外壁滑动连接在第一外壳(1)内壁,所述电极刀刀柄(3)外壁一侧设置有螺纹段(301),所述螺纹段(301)螺纹连接在螺套(2)螺纹内壁,所述第一外壳(1)内壁前端设置有限位弧面(101),所述第一外壳(1)外壁前侧固定连接有两个扣握环(7),所述第一外壳(1)外壁一侧设置有控制按钮(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术用的新型电极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1)尾端同轴设置有滑槽(10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江,江红,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