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8264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8
本申请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风管机。本申请提供的风管机包括壳体、离心风机、密封板组和连杆组件。壳体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离心风机位于壳体内,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密封板组包括枢转连接的密封隔板和挡板,密封隔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蜗壳固定在密封隔板上,密封隔板带动蜗壳在壳体内转动,以使风管机在侧风口和下风口切换出风;连杆组件的一端与密封隔板铰接,另一端与挡板铰接;其中,连杆组件转动,以带动挡板相对密封隔板转动,以将离心风机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本申请中用于带动挡板转动的连杆组件无需占用额外运动空间,使挡板能够更好地密封壳体的底壁与密封隔板之间的间隙,避免出现气流紊流的问题。紊流的问题。紊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管机


[0001]本申请涉及空调器
,例如涉及一种风管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空调器已成为提升生活品质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应用广泛。安装在房间上方墙面或房间吊顶上的空调室内机多为侧向出风,制热时热空气密度低,侧出风使热气流上浮,无法吹到位于房间下部区域的用户,房间内温度分布不均匀,造成上热下冷的问题,特别是对于易手脚冰凉的用户,体验感较差。
[0003]相关技术中,为了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的气流流向的切换。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和旋转风道组件。壳体具有第一风口和第二风口;旋转风道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旋转风道组件相对壳体可转动以使空调室内机能够在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之间切换,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一出风模式时,壳体外的风从第一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旋转风道组件后从第二风口送出,空调室内机处于第二出风模式时,壳体外的风从第二风口进入且在流经旋转风道组件后从第一风口送出。壳体包括固定壳部和可动壳部,可动壳部可向着远离固定壳部的方向移动,且移动行程允许旋转风道组件能够在壳体内自由转动。旋转风道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管机,其特征在于,壳体,开设有侧风口和下风口;离心风机,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和风轮;密封板组,包括枢转连接的密封隔板和挡板,所述密封隔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蜗壳固定在所述密封隔板上,所述密封隔板带动所述蜗壳在所述壳体内转动,以使所述风管机在侧风口和下风口切换出风;和,连杆组件,一端与所述密封隔板铰接,另一端与所述挡板铰接;其中,所述连杆组件转动,以带动所述挡板相对所述密封隔板转动,以将所述离心风机的进风气流和出风气流分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隔板包括:第一隔板,开设有多个避让缺口,多个所述蜗壳的出风口一一对应固定在多个所述避让缺口上,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隔板枢转连接;和,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一隔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隔板转动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二隔板转动以带动所述蜗壳的出风口在所述侧风口和下风口切换出风。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主体固定在所述第二隔板上;第一主动杆,包括第一主动端和第二主动端,所述第一主动端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和,第一从动杆,包括第一从动端和第二从动端,所述第一从动端与所述第一主动杆的第二主动端枢转连接,所述第二从动端与所述挡板枢转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第二驱动装置,主体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第二主动杆,其两端分别为第三主动端和第四主动端,所述第三主动端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输出端连接;和,第二从动杆,其两端分别为第三从动端和第四从动端,所述第三从动端与所述第四主动端枢转连接,所述第四从动端与所述挡板枢转连接。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强李婧张中晓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