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048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壳体的前侧面的底端具有第一出风口,壳体的底表面的前端具有第二出风口。第一导风板安装于第一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多个送风孔。若室内没有人,则将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打开,双风道同时出风,使该空间快速预冷或预热。若室内有人,则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关闭,气流被送风孔打散后向下流动。如果用户感觉风量不够或是室内制冷或制热速度慢,可以将第二导风板手动开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第二导风板的转动幅度,进而调整通过第二出风口流动的气流的流量,以改变空间内制冷或制热的速度。以改变空间内制冷或制热的速度。以改变空间内制冷或制热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0003]然而,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制冷和制热,难免需要进行大风量送风。但是,当风速过大的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时,必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人体长期被冷风直吹还会引发空调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能够解决气流直吹人体时,引起人体不适的技术问题,达到根据环境及人体需要,随时手动调节风向和风量的效果。
[0005]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0006]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的底端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表面的前端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边缘处于下边缘的前上方;
[0007]第一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0008]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的底端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表面的前端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边缘处于下边缘的前上方;第一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的送风孔,以在所述第二导风板将所述第二出风口关闭时,气流通过所述送风孔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轴线临近其宽度方向的中部,且处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连通;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送风风道内;在所述引流板的上端转动到与所述送风风道的顶壁接触时,所述引流板的上端处于下端的后上侧,所述引流板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引流板的下端处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前边缘的上方或前上方,所述引流板的倾斜角度为60
°
至8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风道的顶壁包括从外向内的依次设置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呈前低后高的平面状;所述第一区段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前端,所述第一区段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边缘;所述第一区段呈前高后低的弧形面状;所述送风风道的底壁包括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的前端为所述送风风道的底壁的前端,所述第三区段呈前低后高的平面状;所述第三区段的前端处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后边缘的上方;所述第三区段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三区段的倾斜角度为25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书佳匡帅张乃伟黄罡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