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抗菌、促愈合的微凝胶组装体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
,尤其是指一种止血、抗菌、促愈合的微凝胶组装体粉末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止血材料主要有止血粉、纤维蛋白胶、高分子海绵和水凝胶等,这些止血材料体积小,吸水量高和粘附性好,在处理一般伤口时,都具有较好的止血能力。然而,当处理大出血、不规则不可压缩和微小狭缝伤口时,传统粉末止血材料因缺乏力学强度而无法承受大出血时的血液冲击。纤维蛋白胶由于异体来源可能会诱发免疫反应、病毒感染等问题。海绵材料不适用于微小狭缝伤口,同时也缺乏一定的粘附性能。水凝胶材料因其自身的高含水量而导致吸血量不足,湿态粘附性能差等。此外,血液中大量红细胞的存在阻碍了止血材料内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使得止血材料在纯水中的性能大都优于血液中的性能。最后,大多数止血材料功能较为单一,仅能满足基本的止血需求,不能满足止血后杀菌抗炎促伤口愈合的需要。
[0003]微凝胶组装体是微凝胶自下而上组装形成的宏观聚集体。近年来由于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止血、抗菌、促愈合的微凝胶组装体粉末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材料A和材料B溶解于去离子水中,混合搅拌均匀,加入光引发剂;在梯度冷冻后光引发成大块水凝胶,再利用机械破碎、冻干研磨的方式得到微凝胶粉末;其中,所述材料A为碳碳双键改性的聚合物材料,所述材料B为氧化改性的聚合物材料;2)将得到的微凝胶粉末和作为组装剂的材料C粉末按照比例共混,得到微凝胶组装体粉末;其中,所述材料C为长链烷基和季铵盐双改性的聚合物分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碳碳双键改性的聚合物材料A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合物材料A以特定浓度溶解在PBS溶液中,加热至完全溶解,加入甲基丙烯酸酐,反应6小时,随后用40℃的PBS稀释至原反应物体积的五倍以终止反应,最后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碳碳双键改性的聚合物材料A。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所述氧化改性的聚合物材料B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将聚合物材料B以特定浓度溶解在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高碘酸钠水溶液,避光反应4小时,加入乙二醇终止反应,最后透析后冷冻干燥得到氧化改性的聚合物材料B。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所述长链烷基和季铵盐双改性的聚合物分子C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先合成中间反应物D,其制备方法为:将异丙醇、N,N
‑
二甲基十二烷基胺和去离子水按特定比例混合加入烧瓶中,在60℃下搅拌60分钟,然后向反应器中滴加环氧氯丙烷,60℃下反应6小时,最后减压旋蒸、真空干燥得到中间反应物D;将聚合物分子C溶解在异丙醇溶液中,50℃下搅拌至分散均匀,加入中间反应物D和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50℃下反应6小时,产物用丙酮抽滤洗涤,50℃下真空干燥得到长链烷基和季铵盐双改性的聚合物分子C。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A、材料B、材料C中的聚合物材料为明胶、葡聚糖、透明质酸、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胶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