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过冲保护电路和电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88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过冲保护电路和电气设备,有利于防止电气元件承受过冲电压而损坏。该防过冲保护电路包括第一防过冲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防过冲模块与被保护电气元件并联;所述第一防过冲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和可控开关G1,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可控开关G1串联;所述第一电阻R1为功率电阻或正温度系数电阻;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被保护电气元件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开关G1的开关控制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可控开关G1的开关控制端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可控开关G1的开关控制端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过冲保护电路和电气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过冲保护电路和电气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气设备中的任何电气元件都有其可承受的最高电压/最大电流,当施加在某电气元件两端的电压/电流过大时,极易造成该电气元件损坏。
[0003]以变频器中的滤波电容为例,如图1所示,变频器包括整流电路100、逆变电路200和母线电容C1;变频器的工作原理是先通过整流电路100将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再通过逆变电路200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或电压可调的交流电从而驱动电机M运转;母线电容C1并联在整流电路100的输出端,其作用是滤波和储能。但是,当滤波电容C1容量较小(例如滤波电容C1为小容量薄膜电容)时,其承受过冲的能力(即承受大电压/大电流的能力)较弱,损坏风险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防过冲保护电路和电气设备,以防止电气元件承受过冲而损坏。
[0005]一种防过冲保护电路,包括:第一防过冲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
[0006]其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防过冲模块、电压检测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防过冲模块与被保护电气元件并联;所述第一防过冲模块包括第一电阻(R1)和可控开关(G1),所述第一电阻(R1)与所述可控开关(G1)串联;所述第一电阻(R1)为功率电阻或正温度系数电阻;所述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被保护电气元件电连接,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开关(G1)的开关控制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为硬件控制模块;或者,所述控制模块为软件控制模块;或者,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互为冗余设置的硬件控制模块和软件控制模块;硬件控制模块包括通过硬件电路实现逻辑控制的模块,软件控制模块包括通过软件实现逻辑控制的模块;所述被保护电气元件为薄膜电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电阻分压单元;所述电阻分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被保护电气元件两端电压,将其转换成低压信号后再传输给所述控制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过冲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控制模块包括比较器;所述电阻分压单元包括第二电阻(R11)和第三电阻(R12),所述第二电阻(R11)的一端与被保护电气元件的高电位端电连接,另一端同时与所述第三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比较器的反向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12)的另一端与被保护电气元件的低电位端电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接收基准电压,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可控开关(G1)的开关控制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道富孙泉良张永庆吴晓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恒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