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809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具体包括:固定外壳,该固定外壳具有密封内壁,以及设置在固定外壳内部的旋转槽,所述固定外壳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内壳,该内壳具有光滑内壁,以及设置在内壳内部的排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所述排料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带,所述固定柱固定连接在内壳的内部;所述排料机构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圆孔,所述压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卡位圆柱,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技术领域。该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达到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绵城市
,具体涉及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0003]目前的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在大量的污水以及雨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液体流动速度较快,易导致污泥跟随液体运动,使出水浑浊,且设备底部不够平稳,设备中的液体长期累积,导致液体中异味较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具体包括:
[0005]固定外壳,该固定外壳具有密封内壁,以及设置在固定外壳内部的旋转槽,所述固定外壳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具体包括:固定外壳(1),其特征在于:该固定外壳(1)具有密封内壁,以及设置在固定外壳(1)内部的旋转槽(2),所述固定外壳(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辅助机构(3);内壳(4),该内壳(4)具有光滑内壁,以及设置在内壳(4)内部的排料机构(5),所述排料机构(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导向机构(6),所述导向机构(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进料机构(7);所述排料机构(5)包括固定柱(501),所述固定柱(501)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盖板(502),所述盖板(50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伸缩带(503),所述固定柱(501)固定连接在内壳(4)的内部;所述排料机构(5)还包括压板(504),所述压板(504)的上方开设有进料圆孔,所述压板(50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卡位圆柱(511),所述内壳(4)的内部开设有出料方槽(505),所述固定外壳(1)的内部卡合连接有活性炭柱(506),所述压板(504)滑动连接在固定柱(501)的外部,所述压板(504)的下方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压板(504)固定连接在伸缩带(503)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料机构(5)固定连接在内壳(4)的内部,所述进料机构(7)滑动连接在内壳(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4)内部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位底座(507),所述卡位底座(507)的内部卡合连接有卡位柱(508),所述卡位柱(508)的上方固定连接有弹性杆(509),所述内壳(4)内部的底部开设有卡位槽(510),所述卡位槽(510)与卡位圆柱(511)卡合连接,所述弹性杆(509)固定连接在压板(504)的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承接板(301),所述承接板(301)设置有四个,所述承接板(301)的内部开设有环形滑道,所述承接板(301)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弹簧器(302),所述环形滑道与旋转槽(2)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渗排循环再利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器(30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底板(303),所述底板(303)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