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及隔离开关机构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734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隔离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及隔离开关机构箱。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机构箱面板和动力输出轴,机构箱面板上固定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包括与动力输出轴同轴且间隔布置的主转轴,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指示球,主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件,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拨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供拨杆插入的插孔,插孔的孔沿上设有用于引导拨杆进入插孔内的喇叭结构。当拨杆与插孔盲插时,即使拨杆与插孔有一定的错位,在大致将插孔对准拨杆后,通过喇叭结构的引导,能够保证拨杆准确插入插孔内,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效率。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及隔离开关机构箱


[0001]本技术涉及隔离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及隔离开关机构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电量越来越大,变电站数量随之增加,运维人员的工作日益繁重。大量的用电设备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旦变电设备发生异常,可能造成线路停电、系统瘫痪。隔离开关是变电站的重要设备,隔离开关包括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动静触头以及操动机构,操动机构通过传动轴带动三相断口结构的动触头转动实现隔离开关的分合闸。当隔离开关分合闸不到位时,触头接触面积减小,导致接触电阻增大,接触点温度升高,引起触头烧蚀,造成电气设备损坏。因此,如何准确检测隔离开关分合闸的位置尤为重要。
[0003]隔离开关的动静触头安装在壳体内,实际分合位置虽然可以通过观察孔、分合闸指示器来判断,但这需要电力公司运维人员到现场去观察。由于变电站分布相对较分散,且无人值守变电站越来越多,距离供电公司较远,每次倒闸操作都需要填写倒闸操作工作票,并派不少于两名工作人员到现场查看隔离开关的分合闸状态,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使整个倒闸操作过程冗长。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1526161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磁性角度传感器,包括主转轴,主转轴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指示球,指示球用于指示主转轴的旋转角度,主转轴的下端可拆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具有横向设置的凸块,凸块上设有调节滑槽。动力输出轴上设有输出轴夹套,输出轴夹套上设有连接圆柱,连接圆柱的上端向上穿过调节滑槽。工作时,动力输出轴旋转时通过连接圆柱与调节滑槽的配合带动主转轴转动,主转轴带动检测转轴转动,主转轴上端的指示球可以在现场指示分合闸状态;同时磁性角度传感器能够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向远程控制台发送信号,以使远程控制台获取动力输出轴的旋转角度,进而得到隔离开关的分合闸状态。
[0005]上述技术中,磁性角度传感器一般固定在机构箱面板上,在磁性角度传感器与机构箱内的动力输出轴连接时,操作人员看不到磁性角度传感器与动力输出轴的连接位置,导致输出轴夹套上的连接圆柱不容易插入连接块上的调节滑槽内,影响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看不到磁性角度传感器与动力输出轴的连接位置,而导致输出轴夹套上的连接圆柱不容易插入连接块上的调节滑槽内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机构箱,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的技术方案是:
[0008]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机构箱面板和动力输出轴,机构箱面板上固定有角度
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包括与动力输出轴同轴且间隔布置的主转轴,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指示球,主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件,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拨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供拨杆插入的插孔,插孔的孔沿上设有用于引导拨杆进入插孔内的喇叭结构。
[0009]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固定在主转轴上,第二连接件固定在动力输出轴上,通过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拨杆、另一个上设置插孔,并在插孔的孔沿上设置喇叭结构;当拨杆与插孔盲插时,即使拨杆与插孔有一定的错位,在大致将插孔对准拨杆后,通过喇叭结构的引导,能够保证拨杆准确插入插孔内,提高了装配效率。
[00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在动力输出轴的轴向上位置可调的固定在动力输出轴上。
[0011]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在保证拨杆和插孔稳定插接的同时,使得第二连接件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机构箱。
[0012]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套,连接套的套壁上设有调节孔,调节孔沿连接套的轴向布置有多个,动力输出轴上沿其轴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固定孔与相应调节孔对应以供插销插入。
[0013]有益效果是:插销插入固定孔和相应调节孔后,既能将连接套固定在动力输出轴上,同时也能够避免连接套与动力输出轴发生转动,保证连接套固定后的稳定性。
[001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悬伸部,固定部和悬伸部通过弯折部连接在一起,固定部固定在主转轴上,悬伸部具有所述的插孔;连接套的外侧面上设有凸部,凸部处于连接套轴向的中间位置,拨杆设置在凸部上,喇叭结构上设有用于避让凸部的第一缺口,连接套上设有用于避让弯折部的第二缺口。
[0015]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动力输出轴与主转轴的距离较近,使得隔离开关机构箱的结构较为紧凑。
[0016]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拨杆沿动力输出轴的周向间隔布置有两个,两个拨杆之间的距离大于喇叭结构的最大宽度。
[0017]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喇叭结构可引导其中一个拨杆进入到插孔内,即使拨杆与插孔有较大的错位,也能保证拨杆准确插入插孔内。
[001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隔离开关机构箱的技术方案是:
[0019]隔离开关机构箱,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动力输出轴,箱体上设有机构箱面板,机构箱面板上固定有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包括与动力输出轴同轴且间隔布置的主转轴,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指示球,主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件,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拨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供拨杆插入的插孔,插孔的孔沿上设有用于引导拨杆进入插孔内的喇叭结构。
[0020]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第一连接件固定在主转轴上,第二连接件固定在动力输出轴上,通过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拨杆、另一个上设置插孔,并在插孔的孔沿上设置喇叭结构;当拨杆与插孔盲插时,即使拨杆与插孔有一定的错位,在大致将插孔对准拨杆后,通过喇叭结构的引导,能够保证拨杆准确插入插孔内,提高了装配
效率。
[002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在动力输出轴的轴向上位置可调的固定在动力输出轴上。
[0022]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在保证拨杆和插孔稳定插接的同时,使得第二连接件能够适应不同型号的机构箱。
[002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二连接件为连接套,连接套的套壁上设有调节孔,调节孔沿连接套的轴向布置有多个,动力输出轴上沿其轴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固定孔与相应调节孔对应以供插销插入。
[0024]有益效果是:插销插入固定孔和相应调节孔后,既能将连接套固定在动力输出轴上,同时也能够避免连接套与动力输出轴发生转动,保证连接套固定后的稳定性。
[002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固定部和悬伸部,固定部和悬伸部通过弯折部连接在一起,固定部固定在主转轴上,悬伸部具有所述的插孔;连接套的外侧面上设有凸部,凸部处于连接套轴向的中间位置,拨杆设置在凸部上,喇叭结构上设有用于避让凸部的第一缺口,连接套上设有用于避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包括机构箱面板(11)和动力输出轴(12),机构箱面板(11)上固定有角度传感器(13),角度传感器(13)包括与动力输出轴(12)同轴且间隔布置的主转轴,主转轴的一端固定有指示球,主转轴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连接件(14),动力输出轴(12)上固定有第二连接件(15),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中的其中一个上设有拨杆(26),第一连接件(14)和第二连接件(15)中的另一个上设有供拨杆(26)插入的插孔(18),插孔(18)的孔沿上设有用于引导拨杆(26)进入插孔(18)内的喇叭结构(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5)在动力输出轴(12)的轴向上位置可调的固定在动力输出轴(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5)为连接套,连接套的套壁上设有调节孔(24),调节孔(24)沿连接套的轴向布置有多个,动力输出轴(12)上沿其轴向布置有至少两个固定孔(16),固定孔(16)与相应调节孔(24)对应以供插销(17)插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4)包括固定部(21)和悬伸部(19),固定部(21)和悬伸部(19)通过弯折部(23)连接在一起,固定部(21)固定在主转轴上,悬伸部(19)具有所述的插孔(18);连接套的外侧面上设有凸部(25),凸部(25)处于连接套轴向的中间位置,拨杆(26)设置在凸部(25)上,喇叭结构(20)上设有用于避让凸部(25)的第一缺口(22),连接套上设有用于避让弯折部(23)的第二缺口(27)。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角度传感器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杆(26)沿动力输出轴(12)的周向间隔布置有两个,两个拨杆(26)之间的距离大于喇叭结构(20)的最大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亮陈富国蔡杰孙鹏王大伟李中旗张恒史超名张培杰杨卫国赵营马慧珍赵献臣李晓南翟秉璞高文强杨尽铭刘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