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邻区配置的优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网络
,特别是涉及邻区配置的优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邻区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网络质量。邻区配置必须与目标站实际配置保持同步,否则,会出现无法正常切换而掉线,严重影响用户感知与站点有效使用率。
[0003]现有的邻区配置的优化方法存在原有效邻区被删除的情况,需要重新核查漏配邻区,这样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另外,原有效邻区被删除后,还可能没有被作为新邻区及时添加,导致邻区配置缺失的周期增大,降低了网络的健壮性。
[0004]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申请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邻区配置的优化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包括:
[0006]一种邻区配置的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邻区配置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外部小区配置信息和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包括多个本地小区基础数据项,每个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项包含对应的本地小区网元ID;对所述外部小区配置信息进行预处理,得到外部邻区核查表;所述外部邻区核查表包括多个邻区配置项,每个所述邻区配置项包含对应的邻区网元ID;确定所述外部邻区核查表中,与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的各个本地小区网元ID均不匹配的问题邻区网元ID;从变化记录信息中查找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现网网元ID,所述变化记录信息用于记录网元ID的变更信息;若查找得到,则将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修改为对应的现网网元ID,以优化所述外部邻区核查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从变化记录信息中查找不到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现网网元ID,则根据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各个本地小区网元ID对应的本地小区的地理位置和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问题邻区的地址位置之间的关系,从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确定出与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目标本地小区网元ID;将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修改为所述目标本地小区网元I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元ID由小区所属的基站ID和小区ID组成,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包括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和第二类问题邻区网元ID;所述确定所述外部邻区核查表中,与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的各个本地小区网元ID均不匹配的问题邻区网元ID,包括:遍历所述外部邻区核查表中的各个邻区网元ID,确定所述邻区网元ID的邻区基站ID和邻区ID;确定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的各个本地小区网元ID的本地基站ID和本地小区ID;若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存在与所述邻区基站ID匹配的本地基站ID,则从与所述邻区基站ID匹配的所述本地基站ID对应的本地小区ID中,查找与所述邻区ID匹配的目标本地小区ID;若查找不到,则确定所述邻区网元ID为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若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不存在与所述邻区基站ID匹配的本地基站ID,则确定所述邻区网元ID为第二类问题邻区网元ID。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记录信息记录各基站的基站ID变更信息和各基站的小区ID变更信息,所述从变化记录信息中查找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现网网元ID,包括:针对所述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从所述变化记录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的第一邻区ID对应的第一现网小区ID;所述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现网网元ID由所述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的第一邻区基站ID和所述现网小区ID组成;针对所述第二类问题邻区网元ID,从所述变化记录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第二类问题邻区网元ID的第二邻区基站ID对应的第二现网基站ID;
从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与所述第二现网基站ID对应的本地小区ID中查找与所述邻区ID匹配的第二本地小区ID;所述第二类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现网网元ID由所述第二现网基站ID和所述第二本地小区ID组成;若查找不到所述第二本地小区ID,则从所述变化记录信息中查找与所述第二类问题邻区网元ID的第二邻区ID对应的第二现网小区ID;所述第二类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现网网元ID由所述第二现网基站ID和所述第二现网小区ID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各个本地小区网元ID对应的本地小区的地理位置和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问题邻区的地址位置之间的关系,从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确定出与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目标本地小区网元ID,包括:当所述问题邻区网元ID为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时,确定所述第一类问题邻区网元ID对应的第一问题邻区的第一邻区物理小区标识PCI;从所述本地小区基础数据信息中获取与所述第一邻区基站ID匹配的本地基站ID对应的候选本地小区,并确定各个候选本地小区的本地小区PCI;若存在唯一一个与所述第一邻区PCI相同的本地小区PCI,则将与所述第一邻区PCI相同的本地小区PCI对应的本地小区网元ID确定为目标本地小区网元ID。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存在多个与所述第一邻区PCI相同的本地小区PCI,则将与所述第一邻区PCI相同的本地小区PCI对应的候选本地小区确定为准本地小区;获取所述第一问题邻区的第一邻区跟踪区域码TAC和各个准本地小区的本地小区TAC;若存在唯一一个所述本地小区TAC与所述第一邻区TAC匹配的准本地小区,则将所述本地小区TAC与所述第一邻区TAC匹配的准本地小区对应的本地小区网元ID确定为目标本地小区网元ID。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存在多个所述本地小区TAC与所述第一邻区TAC匹配的准本地小区,则将所述本地小区TAC与所述第一邻区TAC匹配的准本地小区确定为准目标本地小区;获取所述第一问题邻区的第一邻区绝对射频信道号ARFCNValueNR和各个准目标本地小区的本地小区ARFCNValueNR;将所述本地小区ARFCNValueNR与所述第一邻区ARFCNValueNR匹配的准目标本地小区对应的本地小区网元ID确定为目标本地小区网元ID。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铭倩,谢卓罡,段潇君,贝旭峰,高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