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62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再生混凝土技术领域,由以下成分制成:改性玄武岩纤维、沥青、水泥、再生集料、水、减水剂、硫酸钙、细骨料、偶联剂、粉煤灰、羟乙基纤维素;其中偶联剂采用有机硅烷偶联剂;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细度模数为2.2,表观密度为2680kg/m3;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废旧混凝土、碎砖块,不仅实现废物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能够增强利用制备过程中木质素磺酸钠引入的,进一步的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通过引入的改性玄武岩纤维可以均匀分布于混凝土内部形成三维网状结构,改善了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性能。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再生混凝土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住宅工业化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混凝土预制技术是实现住宅工业化的途径之一。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预制混凝土技术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高精度预制混凝土构件产品涌现,预制构件正产朝着标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0003]混凝土预制件是指在工厂中通过标准化、机械化方式加工生产的混凝土制品,应用的越来越广泛。
[0004]现有的再生混凝土制备的预制构件性能具有诸多缺陷,尤其是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较差,容易导致混凝土制备的预制件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
[0005]现有技术,申请号201811402334.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抗裂再生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回收利用
该抗裂再生混凝土组成为:水泥35

40份、再生混凝土26

40份、水10

15份、双氧水3

4份、木质素0.5

3.5份、植物秸秆β纤维10

15份、硅烷偶联剂0.5

1.2份、复碱化试剂2.5

4.5份。制备方法包括:(1)将再生混凝土、木质素、植物秸秆β纤维、复碱化试剂混匀;(2)加水,加入硅烷偶联剂,再喷洒双氧水,同时进行高速搅拌,双氧水加完后再加入水泥,最后放入模具中用于制备各类混凝土预制品;(3)养护。该方法将再生混凝土进行处理后用于制备混凝土制品,相对于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混凝土制品的抗裂性能”现有技术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其虽然具有一定的抗裂性能,但是,在使用后,其内部会有一些裂缝的产生,进而增加了外部环境中氯离子的渗透通道,导致预制构件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大幅度降低,进而加速其腐蚀现象,造成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
[0006]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8]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制成:改性玄武岩纤维10

15份、沥青3

5份、水泥53

55份、再生集料68

85份、水45

56份、减水剂5

8份、硫酸钙12

16份、细骨料6

13份、偶联剂3

4份、粉煤灰18

20份、羟乙基纤维素2

6份;
[0010]其中偶联剂采用有机硅烷偶联剂;
[0011]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细度模数为2.2,表观密度为2680kg/m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制备方法包括:
[0012](1)将玄武岩纤维置于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2小时,然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
[0013](2)改性剂制备:向反应釜中添加乙基三氯硅烷和乙酸酐,调节温度至75℃,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进行减压蒸馏出残余的乙酰氯,再逐步升温减压蒸馏出未反应的
乙酸酐,最后再减压蒸馏得到改性剂;
[0014](3)将改性剂、乙酸依次添加到去离子水中,置于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同时调节温度至68℃,以500r/mi n转速,保温搅拌40mi n,得到处理液;
[0015](4)将上述热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添加到处理液中,并置于反应釜内,然后通入惰性气体,排出反应釜内空气,调节温度至88℃,提高反应釜内压力至5

8MPa,进行搅拌反应2小时,再静置保温30mi n,进行泄压,出料;
[0016](5)将上述出料得到的玄武岩纤维采用清水冲洗10mi n,然后置于干燥炉内进行干燥处理30mi n,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
[001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40℃;
[0018]其中,热处理在氖气气氛内进行。
[00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乙基三氯硅烷和乙酸酐混合质量比为3:11。
[00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改性剂、乙酸、去离子水混合质量比为5:3:20;
[0021]所述玄武岩纤维、处理液混合质量比为1:10;
[0022]所述惰性气体为氮气。
[002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再生集料制备方法为:
[0024]将废旧混凝土、碎砖块进行清理,将清理干净后的废旧混凝土与碎砖块再按5:1的质量比例混合,然后再添加到粉碎机中进行粉碎处理,再对粉碎后的混合料进行过筛,得到粒径为5

25mm的碎料;
[0025]将上述制备得到的碎料置于电阻炉中进行高温处理,以5℃/s的升温速率将电阻炉内温度升高至350℃,然后进行保温处理30mi n,高温处理结束后,进行自然冷却至室温;
[0026]将经过烘烤处理后的碎料、木质素磺酸钠依次添加到水中,然后进行第一次研磨处理40mi n,然后再调节温度至68℃,保温,进行第二次的研磨处理20mi n,再进行超声波处理15mi n,静置2小时后,再进行过滤,干燥,得到再生集料;
[0027]其中,第一次研磨的转速为120r/mi n;
[0028]第二次研磨的转速为350r/mi n;
[0029]其中,采用的超声波处理的频率为40kHz。
[003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碎料、木质素磺酸钠、水混合质量比为15:3:40。
[003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减水剂为萘系减水剂。
[0032]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组分;
[0034](2)将沥青、水泥、再生集料、硫酸钙、细骨料、粉煤灰、羟乙基纤维素、水依次添加到搅拌机中,以120r/mi n转速进行搅拌1小时;
[0035](3)向步骤(2)中继续添加改性玄武岩纤维、偶联剂、减水剂,继续搅拌2小时,即得。
[0036]现有的混凝土材料抗拉强度较低、易于发生脆性变形,本专利技术通过引入改性玄武岩纤维,改变了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耐高温性能。
[0037]本专利技术通过掺入改性玄武岩纤维粉煤灰的协同促进作用,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混合料的动稳定度,相较于普通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混凝土的动稳定度提高了30%以上,主要是由于改性玄武岩纤维在混凝土体系中均匀的分散,从而起到了增强和加筋作用,同时还
能增加沥青、水泥与骨料之间的粘结性,从而大幅度的提高了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0038]本专利技术通过对玄武岩纤维的改性处理,将改性玄武岩纤维引入到混凝土中,对于水泥水化产物C

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由以下成分制成:改性玄武岩纤维10

15份、沥青3

5份、水泥53

55份、再生集料68

85份、水45

56份、减水剂5

8份、硫酸钙12

16份、细骨料6

13份、偶联剂3

4份、粉煤灰18

20份、羟乙基纤维素2

6份;其中偶联剂采用有机硅烷偶联剂;所述细骨料为河砂,细度模数为2.2,表观密度为2680kg/m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玄武岩纤维制备方法包括:(1)将玄武岩纤维置于电阻炉中进行热处理,热处理时间为2小时,然后取出,自然冷却至室温;(2)改性剂制备:向反应釜中添加乙基三氯硅烷和乙酸酐,调节温度至75℃,搅拌反应2小时,反应结束后,进行减压蒸馏出残余的乙酰氯,再逐步升温减压蒸馏出未反应的乙酸酐,最后再减压蒸馏得到改性剂;(3)将改性剂、乙酸依次添加到去离子水中,置于搅拌机中进行搅拌,同时调节温度至68℃,以500r/min转速,保温搅拌40min,得到处理液;(4)将上述热处理后的玄武岩纤维添加到处理液中,并置于反应釜内,然后通入惰性气体,排出反应釜内空气,调节温度至88℃,提高反应釜内压力至5

8MPa,进行搅拌反应2小时,再静置保温30min,进行泄压,出料;(5)将上述出料得到的玄武岩纤维采用清水冲洗10min,然后置于干燥炉内进行干燥处理30min,得到改性玄武岩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预制构件用再生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温度为440℃;其中,热处理在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科技胡刚王冬华朱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龙哲混凝土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