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593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涉及电机保护电路领域,包括电机M+端电路、电机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芯片和所驱动电机能在出现极端情况下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电路要具有:电源欠压保护、驱动电流限制、高温预警与保护、电流采样、电源短路保护这五种自我保护和检测功能。保护电路使芯片不仅能够稳定地驱动电机以相关的设备,而且能够有效的保护芯片自身安全、延长使用寿命。芯片保护电路的研究对提升芯片质量和完善芯片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0003]市面上现有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多是限压限流处理,但电机驱动芯片自带限流元件;限压电路多是电路复杂,而且现有的保护电路通过机械传动结构推动电机产生过高的电动势从而导致电路元件损坏。因此,提供一款简单的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通过机械传动结构推动电机产生过高的电动势,从而导致电路元件损坏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包括:电机M+端电路、电机M

端电路、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和外部供电电路,所述电机M+端电路与驱动芯片连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M

端电路与驱动芯片连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分别与电机M+端电路电性和电机M

端电路电性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电机M+端电路包括电机M+端、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3、电阻R6、电阻R9和驱动芯片电源端,所述电机M+端接所述二极管D1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2负极,所述二极管D1负极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驱动芯片电源端,所述电阻R3的另端接所述电阻R9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0008]优选地,所述电机M

端电路包括电机M

端、二极管D3、二极管D4;所述电机M

端接所述二极管D4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3负极,所述二极管D2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3正极,且所述二极管D2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负极接所述二极管D4负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且二极管D1负极和所述驱动芯片电源端相接。
[0009]优选地,所述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以及电容C1;所述电阻R5的另端接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所述三极管D4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所述电阻R2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8的一端,所述第八电阻R8的另端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4集电极接地,所述
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所述电阻R4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7的一端以及所述电容C1的一端,所述电阻R2和电阻R4的另端接所述驱动芯片电源端,所述电容C1的另端接地,所述电阻R7的另端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2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所述电阻R1的另端,所述电阻R6的另端接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集电极接地。
[0010]优选地,所述外部供电电路包括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二极管D5、三极管Q5、场效应管Q6以及外部电源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所述电阻R10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4的一端,所述电阻R14的另端接所述三极管Q5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5集电极接地,所述三极管Q5的发射极接所述电阻R1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13的一端,所述电阻R13的另端和所述电阻R12的一端和所述场效应管Q6的栅极相连,所述场效应管Q6的漏极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所述电阻R10的另端和所述电阻R11的另端和所述电阻R12的另端和所述场效应管Q6的源极以及所述外部电源端相连,所述二极管D5的负极接驱动芯片电源端。
[0011]优选地,所述场效应管的型号是SI2319,所述电容的型号是0.1uF电容,所述二极管的型号是SS310。
[001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本技术通过二极管整流电路将通过机械传动结构推动电机在电机的电极两端产生的电动势,输出给电机驱动芯片电源端提供电压,使电机驱动芯片不会因为芯片电源端无电而芯片电机控制端有电而损坏电机驱动芯片,当电动势低于预定的保护电压,三极管Q1和Q4导通,三极管Q5和Q3导通,场效应管Q6导通,三极管Q2关断,外部电源端通过场效应管Q6和二极管D5给电机驱动芯片电源端供电;当电动势超过预定的保护电压,三极管Q1和Q4导通,三极管Q5和Q3开路,场效应管Q6关断,电阻R1和三极管Q2组成的泄放回路导通,对机械传动结构推动电机,电机电极两端输出的电动势进行泄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的电机M+端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的电机M

端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的驱动芯片连接电路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的外部供电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参照图1

5,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包括:电机M+端电路、电机M

端电路、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和外部供电电路,电机M+端电路与驱动芯片连接电路电性连接,电机M

端电路与驱动芯片连接电路电性连接,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分别与电机M+端电路电性和电机M

端电路电性连接。
[0021]其中,电机M+端电路包括电机M+端、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3、电阻R6、电阻R9和驱动芯片电源端,电机M+端接二极管D1正极和二极管D2负极,二极管D1负极接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和驱动芯片电源端,电阻R3的另端接电阻R9一端和电阻R6的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
[0022]其中,电机M

端电路包括电机M

端、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机M

端接二极管D4正极和二极管D3负极,二极管D2正极接二极管D3正极,且二极管D2正极接地,二极管D1负极接二极管D4负极、电阻R1的一端以及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M+端电路、电机M

端电路、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和外部供电电路,所述电机M+端电路与驱动芯片连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电机M

端电路与驱动芯片连接电路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分别与电机M+端电路电性和电机M

端电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M+端电路包括电机M+端、二极管D1、二极管D2、电阻R1、电阻R3、电阻R6、电阻R9和驱动芯片电源端,所述电机M+端接所述二极管D1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2负极,所述二极管D1负极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电阻R3的一端和所述驱动芯片电源端,所述电阻R3的另端接所述电阻R9一端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M

端电路包括电机M

端、二极管D3、二极管D4;所述电机M

端接所述二极管D4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3负极,所述二极管D2正极接所述二极管D3正极,且所述二极管D2正极接地,所述二极管D1负极接所述二极管D4负极、所述电阻R1的一端以及所述电阻R3的一端,且二极管D1负极和所述驱动芯片电源端相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使用电机驱动芯片的电机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芯片连接电路包括电阻R2、电阻R4、电阻R5、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明罗山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