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58609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16 1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包括:控制芯片MCU、读写电路、振荡电路、读取更新电路和RFID标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写入耗材信息,控制芯片MCU接收并解密数据,将解密后的数据通过算法加密发送至读写电路,读写电路将数据发送至读取更新电路,对数据进行读取更新,然后发送至RFID标签,能够快速读取耗材的数据,减轻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打印机的工作效率;通过读取更新电路读取RFID标签的数据,将数据发送至读写电路,读写电路将接收到的数据发送至控制芯片MCU,控制芯片MCU识别数据,当识别的数据发生了变化,就会进行耗材错误提示,保证了打印机的稳定工作,提高了打印机的打印质量,便于人员使用。便于人员使用。便于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机
,尤其涉及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

技术介绍

[0002]耗材,顾名思义,消耗品,损耗的材料,耗材的定义很广泛的,泛指消耗很频繁的配件类产品,通常指的是办公室OA办公设备、IT 和数码设备日常运作、维修、维护所需要的材料等。耗材中,耗材的载体(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本身的成本其实并不高,属于一次性投入,投入后就再也不需要注资了,在财务上属于固定资产。但是,载体所需要的耗材却是长期的投入,也是日常每天都需要的投入,在财务上属于办公管理成本。根据仁通科技的研究数据,企业在没有实现耗材外包之前,办公设备(数码及IT)的维护成本、耗材的采购成本、相关人力资源成本,会占用企业管理成本的37%

48%,在企业实现数码及IT外包之后,其成本可降低15%

30%之间,可见IT及耗材的成本的空间是很大的。在仁通客户的众多实现IT外包的客户中,其成本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0003]目前打印机在工作时,需要人员进行手动设置耗材信息,增加人员工作负担,影响打印机的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需要人员进行手动设置耗材信息,增加人员工作负担,影响打印机的工作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包括:控制芯片MCU、读写电路、振荡电路、读取更新电路和RFID标签;所述控制芯片MCU与所述读写电路通信连接,所述读写电路与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读取更新电路与所述读写电路电连接,所述读取更新电路与所述RFID标签电连接;
[0007]所述控制芯片MCU用于解密/加密数据;
[0008]所述读写电路用于读写数据信息;
[0009]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电流;
[0010]所述读取更新电路用于读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更新;
[0011]所述RFID标签用于对规格信息进行存储。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写入的耗材信息,控制芯片MCU 接收并解密数据,将解密后的数据通过算法加密发送至读写电路,读写电路将数据发送至读取更新电路,对数据进行读取更新,然后发送至RFID标签,能够快速读取耗材的数据,减轻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0013]优选地,所述读写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7、电阻R31、电阻 R32、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和电容C27;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2和电容 C23并联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2和电容C23并联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
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0和电容C21并联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1 的另一端与芯片的3、4和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1和电阻R32 并联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9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20引脚电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RFID标签中的信息数据进行读取,并传递高电平信号与低电平信号给控制芯片MCU,耗材信息准确时为低电平信号,耗材信息存在错误时为高电平信号。
[0015]优选地,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振荡芯片X1、电容C16和电容C17;所述振荡芯片X1的2和4引脚接地,所述振荡芯片X1的3引脚与所述电容C1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振荡芯片X1的2引脚与所述电容C17 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耗材信息进行检测,耗材信息准确时不产生交变电流,耗材信息错误时,产生交变电流使得读写电路接收交变电流判断耗材信息存在错误。
[0017]优选地,所述读取更新电路包括电容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感L1 和电感L2;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电阻 R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感L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 R5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电信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 R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1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
[0018]优选地,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 R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5的另一端还与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的一端还与所述电容C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7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4、电容C5和电容C1的另一端电连接。
[0019]优选地,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电容C1、电容C5 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6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电容C1、电容 C5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6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 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4、电容C1、电容C5、电容C6和电容C7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8、电容C6和电容C2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0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2和电容C4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电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特定的加密协议与RFID标签进行通讯,分阶段读取RFID标签内的信息,并及时通过算法把更新的信息写入RFID标签内,能够做到对RFID标签内信息的及时读取和更新,保证了打印机的稳定工作,提高了打印机的打印质量,便于人员使用。
[0021]优选地,所述控制芯片MCU的型号为YC3121B,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FM17550。
[0022]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3]1、本技术通过写入耗材信息,控制芯片MCU接收并解密数据,将解密后的数据通过算法加密发送至读写电路,读写电路将数据发送至读取更新电路,对数据进行读取更新,然后发送至RFID标签,能够快速读取耗材的数据,减轻了人员的负担,提高了打印机的工作效率。
[0024]2、本技术通过读取更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芯片MCU、读写电路、振荡电路、读取更新电路和RFID标签;所述控制芯片MCU与所述读写电路通信连接,所述读写电路与所述振荡电路电连接,所述读取更新电路与所述读写电路电连接,所述读取更新电路与所述RFID标签电连接;所述控制芯片MCU用于解密/加密数据;所述读写电路用于读写数据信息;所述振荡电路用于产生振荡电流;所述读取更新电路用于读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更新;所述RFID标签用于对规格信息进行存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写电路包括芯片U1、电阻R7、电阻R31、电阻R32、电容C20、电容C21、电容C22、电容C23和电容C27;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2和电容C23并联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2和电容C23并联的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20和电容C21并联的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20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2引脚电连接,所述电容C21的另一端与芯片的3、4和5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1和电阻R32并联的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31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19引脚电连接,所述电阻R32的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1的20引脚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包括振荡芯片X1、电容C16和电容C17;所述振荡芯片X1的2和4引脚接地,所述振荡芯片X1的3引脚与所述电容C16的一端电连接,所述振荡芯片X1的2引脚与所述电容C17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17的另一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印机耗材识别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更新电路包括电容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容C8、电容C9、电容C10、电容C11、电感L1和电感L2;所述电感L1的一端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电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雄王志明张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