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733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0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涉及电网调度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大数据的控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模块、传输模块、告警模块和GIS定位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输配电监控设备和电厂监控设备的主动监视和信息上传,再配合告警模块和GIS定位模块来将告警信息及位置直接传递给数据采集模块,变被动处理为主动监视,实现自动对调度自动化等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告警信息进行实时扫描,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和故障,保障系统设备的运行率和系统的可靠性,变经验型故障处理为分析型故障处理,为值班人员提供异常和故障处理的预案,汇集各种故障现象和相应处理方法,提高故障处理水平,缩短故障处理时间。缩短故障处理时间。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调度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网调度是为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可靠供电、各类电力生产工作有序进行而采用的一种有效地管理手段。电力调度的具体工作内容是依据各类信息采集设备反馈回来的数据信息, 或监控人员提供的信息,结合电网实际运行参数,如电压、电路、频率、负荷等,综合考虑各项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判断,通过电话或自动系统发布操作指令,指挥现场操作人员或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调整,如调整发电机出力、调整负荷分布,投切电容器、电抗器等,从而确保电网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0003]电网规模日趋庞大,结构也日益复杂,人员劳动强度不断加大。电网状态量信息数目激增,不易从大量的数据中得出对电网的整体认识。电网发生异常后,告警信息复杂繁多,往往采用人工分析来推理决策的方式,故障诊断和处理主要依赖调控人员的运行经验,受限于告警信息本身内容,缺乏有效的辅助数据或信息,容易发生误判和漏判情况,缺乏对电网故障诊断的科学、定量判断和预案决策的技术支持。另外调度自动化系统通用告警监视软件主要通过监视单个对象的运行状态来判断电网运行状态,判断依据单一,需要通过人工综合分析各监视对象告警信息来推理电网运行状态,存在故障误报和漏报情况,而且很难依据信息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和严重程度,故障处理往往需要很长时间。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通过输配电监控设备和电厂监控设备的主动监视和信息上传,再配合告警模块和GIS定位模块来将告警信息及位置直接传递给数据采集模块,变被动处理为主动监视,实现自动对调度自动化等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告警信息进行实时扫描,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和故障,减少电力设备异常处理的响应时间,保障系统设备的运行率和系统的可靠性,变经验型故障处理为分析型故障处理,为值班人员提供异常和故障处理的预案,汇集各种故障现象和相应处理方法,提高故障处理水平,缩短故障处理时间,以解决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包括固定设在机柜内部的控制计算机,所述机柜前端顶部固定设有显示屏幕,所述显示屏幕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机柜前端固定设有输入键盘,所述输入键盘设在显示屏幕底部,所述输入键盘与控制计算机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机柜前端开设有连通口,所述控制计算机前端设有多个外接拓展口,所述连通口设在多个外接拓展口前侧。
[0007]优选的,所述外接拓展口前端设有封堵防护块,所述连通口内部底端开设有多个活动槽,所述封堵防护块设在活动槽顶部,所述封堵防护块前端顶部固定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前侧延伸至连通口前侧,便于对外接拓展口进行防护。
[0008]优选的,所述活动槽内部底端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内部底端固定设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延伸至活动槽内部并与封堵防护块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外端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与封堵防护块底端和弹簧槽内部底端固定连接,便于封堵防护块的复位。
[0009]优选的,所述连通口内部底端设有多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端与连通口内部底端之间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块设在封堵防护块一侧,便于对封堵防护块进行限位固定。
[0010]还包括一种电网调度系统,包括基于大数据的控制计算机、数据采集模块、传输模块、告警模块和GIS定位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与控制计算机之间通过传输模块相连接,所述告警模块和GIS定位模块与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控制计算机包括存储设备、数据对比设备和故障分析设备,可以对故障告警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
[0012]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输配电监控设备和电厂监控设备,便于对电网不同的位置进行监控扫描。
[0013]优选的,所述传输模块包括信号输出设备、信号转换设备和信号接收设备,所述信号输出设备与输配电监控设备和电厂监控设备相连接,所述信号转换设备将信号转换后传递给信号接收设备,所述信号接收设备与控制计算机相连接,便于将监控和传入信号进行转换并传出。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计算机通过多个外接拓展口连接有多个外部监控设备,便于连接外部的监控数据资源。
[0015]优选的,所述控制计算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警示装置,便于对调度人员发出故障警示。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通过活动的封堵防护块来对外接拓展口进行防护,可以使得其在不连接使用时防止灰尘等的进入,防护效果较好,且通过外接拓展口将外部监控系统数据资源传输到控制计算机上,方便整合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各类专业监控系统的相关信息,以实现调度异常信息的智能化分析判定及辅助决策;2、通过输配电监控设备和电厂监控设备的主动监视和信息上传,再配合告警模块和GIS定位模块来将告警信息及位置直接传递给数据采集模块,变被动处理为主动监视,实现自动对调度自动化等系统的重要参数和告警信息进行实时扫描,及时发现潜在的异常和故障,减少电力设备异常处理的响应时间,保障系统设备的运行率和系统的可靠性,变经验型故障处理为分析型故障处理,为值班人员提供异常和故障处理的预案,汇集各种故障现象和相应处理方法,提高故障处理水平,缩短故障处理时间;3、通过多种监控设备来将信息汇集到控制计算机上,可以减轻电力运行值班人员的工作负担,未来可替代值班人员对整个电力数据和自动化系统及相关在线运行设备/系统进行监视,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实现电力运行故障的集中管理,通过对故障告警信息的整合与分析,以及对故障信息的分类统计,为电力运行方式的调整和自动
化系统的整改提供有效的基础分析数据。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网调度仪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电网调度仪整体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机柜立体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调度系统原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机柜;2、控制计算机;3、显示屏幕;4、输入键盘;5、连通口;6、外接拓展口;7、封堵防护块;8、活动槽;9、弹簧槽;10、伸缩杆;11、弹簧;12、连接块;13、限位块;14、数据采集模块;15、传输模块;16、告警模块;17、GIS定位模块;18、输配电监控设备;19、电厂监控设备;20、外部监控设备;21、警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包括固定设在机柜(1)内部的控制计算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柜(1)前端顶部固定设有显示屏幕(3),所述显示屏幕(3)与控制计算机(2)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机柜(1)前端固定设有输入键盘(4),所述输入键盘(4)设在显示屏幕(3)底部,所述输入键盘(4)与控制计算机(2)的输入端相连接,所述机柜(1)前端开设有连通口(5),所述控制计算机(2)前端设有多个外接拓展口(6),所述连通口(5)设在多个外接拓展口(6)前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拓展口(6)前端设有封堵防护块(7),所述连通口(5)内部底端开设有多个活动槽(8),所述封堵防护块(7)设在活动槽(8)顶部,所述封堵防护块(7)前端顶部固定设有连接块(12),所述连接块(12)前侧延伸至连通口(5)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8)内部底端开设有弹簧槽(9),所述弹簧槽(9)内部底端固定设有伸缩杆(10),所述伸缩杆(10)顶端延伸至活动槽(8)内部并与封堵防护块(7)底端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0)外端设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两端分别与封堵防护块(7)底端和弹簧槽(9)内部底端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多系统一体化电网调度仪及调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口(5)内部底端设有多个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底端与连通口(5)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虎赵延超熊芳李洪桂何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