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底部基础中设置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321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河床底部基础中设置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的施工方法,解决了如何克服河床中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在施工中容易出现破裂的问题;包括河床底部沟槽和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1),在河床底部沟槽中,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中粗砂层(2)和级配碎石层(3),在级配碎石层(3)上,沿河床走向,彼此平行的渗水砖砖墙(4),在平行的两渗水砖砖墙(4)之间,设置有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1),在平行的两渗水砖砖墙(4)顶端之间,设置有加筋的混凝土预制板(5),在加筋的混凝土预制板(5)上,设置有石渣土回填层(7)和格宾石笼层(8);克服了低强度混凝土管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受损的缺陷。凝土管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受损的缺陷。凝土管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受损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床底部基础中设置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河床土建施工基础,特别涉及一种在河床底部设置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人工引水河渠的土建施工中,一些人工河流的河床底部设置有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这些管道设置在河床底部的基础中;河床上的河水,通过河床底部设置的渗水过滤层,进入到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中,在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上连接有抽水泵,将过滤后的水,从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抽出到蓄水池中,进行再利用;在此类水利土建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的强度较低,具有比较脆弱的特点;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铺设的施工过程为:先在河床底部基础的沟槽内,安装完成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然后在管道上方覆土,覆土后还需要对河床进行压实等施工工序;因覆土层较薄,使用的回填土中夹杂有较大石砾,很容易造成覆土下方的管道在不均匀力的作用下出现破裂;特别是当渗水管道覆土完成后,在管道回填土上方进行机械化施工时,更容易使河床底部基础中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发生破裂现象;因此,在河床底部的无砂混凝土管道施工中,迫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床底部基础中设置的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的施工方法,包括河床底部沟槽和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1),在河床底部沟槽中,以20米长为单位来划分施工段,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第一步、在第一个20米长的第一施工段的河床底部沟槽中,铺设30厘米厚的中粗砂层(2);第二步、在第二个20米长的第二施工段的河床底部沟槽中,铺设30厘米厚的中粗砂层;并同时在第一施工段的中粗砂层(2)上,铺设30厘米厚的级配碎石层(3);第三步、在第三个20米长的第三施工段的河床底部沟槽中,铺设30厘米厚的中粗砂层;与此同时,在第二施工段的中粗砂层上,铺设30厘米厚的级配碎石层,在第一施工段的级配碎石层(3)上,沿河床走向,干砌彼此平行的渗水砖砖墙(4);第四步、在第四个20米长的第四施工段的河床底部沟槽中,铺设30厘米厚的中粗砂层;与此同时,在第三施工段的中粗砂层上铺设30厘米厚的级配碎石层,在第二施工段的级配碎石层上,沿河床走向,干砌彼此平行的渗水砖砖墙(4),在第一施工段的两相邻的渗水砖砖墙(4)之间,设置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1);第五步、在第五个20米长的第五施工段的河床底部沟槽中,铺设30厘米厚的中粗砂层;与此同时,在第四施工段的中粗砂层上铺设30厘米厚的级配碎石层,在第三施工段的级配碎石层上,沿河床走向,干砌彼此平行的渗水砖砖墙(4),在第二施工段的两相邻的渗水砖砖墙(4)之间设置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1),在第一施工段的两相邻的渗水砖砖墙(4)之间的空隙中,填充粒度直径为10

30毫米的碎石;第六步、在第六个20米长度的第六施工段的河床底部沟槽中,铺设30厘米厚的中粗砂层;与此同时,在第五施工段的中粗砂层上铺设30厘米厚的级配碎石层,在第四施工段的级配碎石层上,沿河床走向,干砌彼此平行的渗水砖砖墙(4),在第三施工段的两相邻的渗水砖砖墙(4)之间设置无砂混凝土渗水管道(1),在第二施工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剌江红和晓强孟鹏飞赵蓉崔建娟赵江峰范艳鹏牛凯利黄小丽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