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24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该高载流电容包括防护结构和素子基础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外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所述第一中空管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第一中空管之间形成防护腔,所述第二中空管表面固定有防护件,所述第二中空管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素子基础结构包括卷芯和包裹层,所述卷芯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空管的内部,所述包裹层缠绕于所述卷芯的外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有效的降低电容出现起火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从而提高了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电容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两个相互靠近的,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这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容器的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的电容量的基本单位是法拉。在中通常用字母C表示。
[0003]目前,现有的高载流电容,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防护效果较差,在遇到起火时容易导致高载流电容发生泄漏从而加剧火势的蔓延甚至出现爆炸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旨在改善高载流电容,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由于防护效果较差,在遇到起火时容易导致高载流电容发生泄漏从而加剧火势的蔓延甚至出现爆炸的现象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包括防护结构和素子基础结构。
[0007]所述防护结构包括防护外壳、第一中空管和第二中空管,所述第一中空管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第一中空管之间形成防护腔,所述第二中空管表面固定有防护件,所述第二中空管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所述素子基础结构包括卷芯和包裹层,所述卷芯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空管的内部,所述包裹层缠绕于所述卷芯的外表面。
[000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外壳的上端外表面形成环形槽。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腔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防护腔的宽度为一到二毫米之间。
[001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件包括阻燃层和绝缘层,所述阻燃层固定于所述第一中空管的一侧,所述绝缘层固定于所述阻燃层的一侧。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中空管与所述防护件之间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腔的内部填充有绝缘填充料,所述填充腔的宽度为一到二毫米之间。
[001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外壳的内部固定有加强层。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加强层包括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所述横向钢丝和所述纵向钢丝相互垂直固定,所述横向钢丝和所述纵向钢丝均固定与所述防护外壳的内表面。
[001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包裹层包括阳极铝箔层和阴极铝箔层,所述阳极铝箔层和所述阴极铝箔层均缠绕于所述卷芯上,所述阳极铝箔层与所述阴极铝箔层支架包裹有第一分离层,所述阴极铝箔层的表面缠绕有第二分离层。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卷芯上连接有两根引线,所述引线贯穿所述防护
外壳延伸至外部,两根所述引线分为正极和负极。
[0016]本申请实施例另外提供了一种高载流电容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7]步骤一:卷绕,电容器生产的第一步是把卷芯绕在一起,在卷绕时保证张力均匀稳定,保证薄膜不位移、不松动。
[0018]步骤二:热处理,对电容器进行热处理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去除杂质和杀灭细菌,提高电容器本身的质量。
[0019]步骤三:喷金,电容器内部卷芯两端需喷上金属层,采用低熔点喷金材料经过干燥、过滤等工艺处理提高电容器的耐耗损能力。
[0020]步骤四:焊接,将电容器金属化膜、芯子等元器件焊接在一起。采用火焰喷金工艺技术,有利于提高电力电容器自身的抗涌流能力,减少电容接触耗损。
[0021]步骤五:浸泡,将电容器放在负压环境真空浸渍一定的时间,然后取出静止干燥。
[0022]步骤六:耐压测试,在电容器成品完成之前要先进行半检,对电容器的制造水平及金属化膜绝缘性能进行考核。在额定环境下测试电容器极间最高直流电压有效值。
[0023]步骤七:寿命试验,在电容器成品后对其进行定期的寿命模拟试验,在高温高压下模拟运行,检测产品品质。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设计得到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通过在第一中空管与防护外壳之间形成的防护腔内部填充惰性气体,可以使电容内部与外部的空气进行隔离,通过阻燃层和绝缘层以及第二中空管与防护件之间填充腔内部填充的绝缘填充料,可以进一步增强电容抗阻燃效果,这样可以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有效的降低电容出现起火的效果,从而提高了长时间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载流电容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载流电容素子基础结构展开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加强层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00

防护结构;110

防护外壳;111

环形槽;120

第一中空管;121

防护腔;130

防护件;131

阻燃层;132

绝缘层;140

第二中空管;141

填充腔;150

加强层;151

横向钢丝;152

纵向钢丝;200

素子基础结构;210

卷芯;220

包裹层;221

阳极铝箔层;222

第一分离层;223

阴极铝箔层;224

第二分离层;230

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实施例
[0033]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载流电容及其生产工艺,包括防护结构100和素子基础结构200。
[0034]请参阅图1、图2和图4,防护结构100包括防护外壳110、第一中空管120和第二中空管140,第一中空管120固定于防护外壳110的内部,防护外壳110与第一中空管120之间形成防护腔121,第二中空管140表面固定有防护件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载流电容,包括防护结构(100)和安装固定于所述防护结构(100)上的素子基础结构(20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100)包括防护外壳(110)、第一中空管(120)和第二中空管(140),所述第一中空管(120)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壳(110)的内部,所述防护外壳(110)与所述第一中空管(120)之间形成防护腔(121),所述第二中空管(140)表面固定有防护件(130),所述第二中空管(140)固定于所述防护外壳(110)的内部;所述素子基础结构(200)包括卷芯(210)和包裹层(220),所述卷芯(210)设置于所述第二中空管(140)的内部,所述包裹层(220)缠绕于所述卷芯(210)的外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10)的上端外表面形成环形槽(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腔(121)的内部填充有惰性气体,所述防护腔(121)的宽度为一到二毫米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件(130)包括阻燃层(131)和绝缘层(132),所述阻燃层(131)固定于所述第一中空管(120)的一侧,所述绝缘层(132)固定于所述阻燃层(131)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空管(140)与所述防护件(130)之间形成填充腔(141),所述填充腔(141)的内部填充有绝缘填充料,所述填充腔(141)的宽度为一到二毫米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110)的内部固定有加强层(15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载流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150)包括横向钢丝(151)和纵向钢丝(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雨峰辛才萍江丽亚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裕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