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07245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单相区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上对坯料进行锻造,通过增加变形量使得坯料原始铸态组织得以充分破碎;S2、两相区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锻造,进一步细化和均匀化坯料组织;S3、低温成形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锻造;S4、再结晶退火: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再结晶退火得到棒坯,经机加后得到成品棒材。该方法采用自由锻造成型,通过优化加热保温温度、单相区变形量和两相区变形量,大量减少传统工艺的火次,并匹配再结晶退火温度控制棒材的组织,最终制备出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终制备出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钛合金加工
,涉及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纯钛质量轻、耐腐蚀性好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因此作为医学界理想的医用植入件材料。纯钛在大多数介质中,特别是中性、氧化性和海水等介质中有较高的耐腐蚀性,且具有优良的焊接性能等特点也被广泛应用于化工设备、舰船底部零件、海水淡化装置等。目前传统制备纯钛细晶的锻造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单相区变形量和两相区变形量,其缺点为:火次多、加工周期长、成本高、成品率低、组织较粗且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采用自由锻造成型,通过优化加热保温温度、单相区变形量和两相区变形量,大量减少传统工艺的火次,并匹配再结晶退火温度控制棒材的组织,最终制备出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晶粒度可达到ASTM E112

13标准中7级以上。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S1、单相区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上对坯料进行锻造,通过增加变形量使得坯料原始铸态组织得以充分破碎;
[0007]S2、两相区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锻造,进一步细化和均匀化坯料组织;
[0008]S3、低温成形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锻造;
[0009]S4、再结晶退火: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再结晶退火得到棒坯,经机加后得到成品棒材。
[0010]进一步地,所述S1中在相变点温度以上对坯料进行两火次锻造,具体步骤如下:
[0011]第一火次:加热温度为1040℃~1170℃,加热系数为0.45min/mm~0.65min/mm,先对坯料的四个棱角卯镦,卯镦速率为50~90mm/s,采用镦拔工艺锻造,镦拔锻比控制在1.6~2.0,慢速分锤镦粗,镦粗速率为5~25mm/s,拔长采用横砧拔长,拔长速率50~90mm/s,锻造完成后空冷;
[0012]第二火次:加热温度为940℃~1020℃,加热系数为0.45min/mm~0.65min/mm,采用镦拔倒八方工艺锻造,镦拔锻比控制在1.6~2.0,慢速分锤镦粗,镦粗速率为5~25mm/s,拔长方式为轴向拔长,轴向拔长速率为50~90mm/s,其中,第一次拔长为单方向拔长,第二次拔长为往返式拔长,轴向拔长过程送进量为100~300mm,锻后冷却方式为空冷;
[0013]控制单相区锻造的累积变形量大于30,第一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一火次锻造结束时,物料表面温降≤250℃;第二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二火次锻造结束时,物料表面温降≤250℃。
[0014]进一步地,所述S1中单相区锻造工模具的上砧使用砧宽为500~700mm的平砧,下砧使用砧宽为800~1000mm的平砧。
[0015]进一步地,所述S2中在相变温度以下80℃~150℃对坯料进行两火次锻造,加热系数为0.60min/mm~0.80min/mm,具体步骤如下:
[0016]第一火次:采用镦粗、拔长、镦粗、拔长工艺对坯料进行锻造,第一火锻造完成后热料回炉,回炉保温时间为60min~120min;
[0017]第二火次:采用拔长、倒八方工艺对坯料进行锻造,锻造完成后空冷;
[0018]所述第一火次和第二火次中的拔长均为轴向往返式拔长,拔长速率为50~90mm/s,轴向拔长过程中第一锤送进量为300mm~350mm,其余送进量为200mm,所述第一火次和第二火次中的镦拔锻比为1.5~1.8;
[0019]控制两相区锻造的累积变形量大于8,第一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一火次锻造结束始时,物料表面温降≤250℃;第二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二火次锻造结束时,物料表面温降≤250℃。
[0020]进一步地,所述S2中两相区锻造工模具的上砧使用砧宽为500~700mm的平砧,下砧使用砧宽为500~700mm的平砧。
[0021]进一步地,所述S3中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两火次锻造,具体步骤如下:
[0022]第一火次:将坯料在600℃~750℃保温和拔长,加热系数为0.60min/mm~0.80min/mm,拔长速率为50~90mm/s,第一锤拔长过程的送进量为200mm~250mm,其余拔长过程的送进量为200mm,第一火次锻造完后热料回炉;
[0023]第二火次:回炉保温时间为60min~120min,保温温度为600℃~750℃,采用拔长和摔圆工艺,锻造冷却方式后空冷;
[0024]控制低温成形锻造的累积变形量大于4.5,第一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一火次锻造结束时,物料表面温降≤250℃;第二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二火次锻造结束时,物料表面温降≤250℃。
[0025]进一步地,所述S3中拔长时的上砧使用砧宽为300~500mm的平砧,下砧使用砧宽为300~500mm的平砧,摔圆过程中上砧使用砧宽为300~500mm的平砧,下砧使用V型砧。
[0026]进一步地,所述S4中的再结晶退火环境为大气气氛,退火温度为600℃~750℃,保温时间为120min~360min,冷却方式为空冷。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通过单相区锻造、两相区锻造及低温成形锻造的加热温度、始锻温度、终锻温度、每火次变形量、变形火次和每火次累积变形量的控制,通过再结晶退火温度和冷却方式的控制,最终控制纯钛棒材的组织和性能;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其组织均匀,晶粒度可达到ASTM E112

13标准中7级以上,探伤及室温拉伸性能满足技术协议要求。
[0029]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3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
专利技术的原理。
[00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2]图1(a)是实施例1制备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退火后横向高倍组织;
[0033]图1(b)是实施例1制备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退火后纵向高倍组织;
[0034]图2(a)是实施例2制备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退火后横向高倍组织;
[0035]图2(b)是实施例2制备的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退火后纵向高倍组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单相区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上对坯料进行锻造,通过增加变形量使得坯料原始铸态组织得以充分破碎;S2、两相区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锻造,进一步细化和均匀化坯料组织;S3、低温成形锻造: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锻造;S4、再结晶退火:在相变点温度以下对坯料进行再结晶退火得到棒坯,经机加后得到成品棒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相变点温度以上对坯料进行两火次锻造,具体步骤如下:第一火次:加热温度为1040℃~1170℃,加热系数为0.45min/mm~0.65min/mm,先对坯料的四个棱角卯镦,卯镦速率为50~90mm/s,采用镦拔工艺锻造,镦拔锻比控制在1.6~2.0,慢速分锤镦粗,镦粗速率为5~25mm/s,拔长采用横砧拔长,拔长速率50~90mm/s,锻造完成后空冷;第二火次:加热温度为940℃~1020℃,加热系数为0.45min/mm~0.65min/mm,采用镦拔倒八方工艺锻造,镦拔锻比控制在1.6~2.0,慢速分锤镦粗,镦粗速率为5~25mm/s,拔长方式为轴向拔长,轴向拔长速率为50~90mm/s,其中,第一次拔长为单方向拔长,第二次拔长为往返式拔长,轴向拔长过程送进量为100~300mm,锻后冷却方式为空冷;控制单相区锻造的累积变形量大于30,第一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一火次锻造结束时,物料表面温降≤250℃;第二火次锻造开始时,物料表面温降≤150℃,第二火次锻造结束时,物料表面温降≤25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单相区锻造工模具的上砧使用砧宽为500~700mm的平砧,下砧使用砧宽为800~1000mm的平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规格纯钛细晶棒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在相变温度以下80℃~150℃对坯料进行两火次锻造,加热系数为0.60min/mm~0.80min/mm,具体步骤如下:第一火次:采用镦粗、拔长、镦粗、拔长工艺对坯料进行锻造,第一火锻造完成后热料回炉,回炉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宏李洁瑶李少强王涛周俊王凯旋杜予晅冯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