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7215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第一基材层的两表面均设置有抗静电涂层,至少一层抗静电涂层与第一基材层凹凸配合,抗静电涂层其一与第二基材层连接,所述第二基材层背向所述抗静电涂层的表面设置有功能涂层,功能层包括耐刮层。该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通过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提高保护膜的整体柔韧性,防止增加单层的层厚,导致硬度过大弯折性能降低;通过在第一基材层两表面设置的抗静电涂层,提高抗静电效果;抗静电涂层与第一基材层凹凸配合,一方面提高抗静电涂层的附着力,另一方面提高抗静电性和抗静电持续性。提高抗静电性和抗静电持续性。提高抗静电性和抗静电持续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尤其是涉及一种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

技术介绍

[0002]保护膜已广泛地应用于数码产品、汽车及家用电器等。随着数码电子产品在生活中普及,保护膜作为平板、液晶电视和手机的屏幕保护,防止数码电子产品的屏幕在运输或者使用过程刮伤。市场上保护膜产品品种繁多,但保护膜的抗刮性能仍然太差,导致屏幕严重破坏,造成经济损失。
[0003]CN215327870U公开了一种防指纹保护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贴合的保护膜层、第一黏胶层、防指纹UV硬化层、防刮层、抗蓝光层、光学增透膜层、抗静电层、基材层、第二黏胶层和离型膜层。屏幕的静电易击穿基材层,且防刮性能不佳。
[0004]CN216039362U公开了一种抗静电PET保护膜,包括从上往下依次贴合氟素离型膜层、网格状硅胶涂层、抗静电涂层、氟碳溶胶涂层、PET薄膜基材层、抗静电涂层和纳米防指纹硬化涂层。虽然抗静电效果良好,但耐刮性能欠佳。
[0005]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保护膜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通过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提高保护膜的整体柔韧性,抗静电涂层与第一基材层凹凸配合,提高抗静电涂层的附着力,且提高抗静电性和抗静电持续性。
[0007]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两表面均设置有抗静电涂层,至少一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与所述第一基材层凹凸配合,所述抗静电涂层其一与所述第二基材层连接,所述第二基材层背向所述抗静电涂层的表面设置有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包括耐刮层。
[0008]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为点状,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凹陷部交错设置。
[0009]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为条形状,所述第一表面的凹陷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表面的凹陷部沿第二方向延伸。
[00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凹陷部的深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层厚的1/4,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层厚为20~100μm。
[00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功能涂层和第二基材层之间设置有磨砂层。
[00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功能涂层包括防指纹涂层,所述防指纹涂层设置于所述耐刮层背向所述第二基材层的表面。
[00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抗静电涂层包括分设于所述第一基材层表面的第一抗静
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所述第二基材层通过光学胶层与所述第二抗静电涂层连接。
[00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抗静电涂层背向所述第一基材层的表面设置有热塑性丁苯橡胶层,所述热塑性丁苯橡胶层的表面盖设有离型膜。
[00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防指纹涂层的表面盖设有聚丙烯薄膜。
[0016]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0017]该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通过设置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提高保护膜的整体柔韧性,防止增加单层的层厚,导致硬度过大弯折性能降低;通过在第一基材层两表面设置的抗静电涂层,提高抗静电效果,防止静电击穿基材层的现象出现;以及撕掉离型膜使用保护膜贴合壳体时,有效防止因产生静电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影响保护膜的贴服性;
[0018]抗静电涂层与第一基材层凹凸配合,一方面提高抗静电涂层的附着力,另一方面提高抗静电性和抗静电持续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保护膜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第一基材层的立体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保护膜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3保护膜的层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4第一基材层的立体图。
[0024]图中:1

a、第一基材层;1

b、第二基材层;2、抗静电涂层;3、功能涂层;4、聚丙烯薄膜;5、离型膜;10、光学胶层;11、磨砂层;20、热塑性丁苯橡胶层;21、第一抗静电涂层;22、第二抗静电涂层;31、耐刮层;32、防指纹涂层; 40、压敏胶层;100、凹陷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6]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7]凹陷部
[0028]通过第一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有凹陷部,凹陷部由压延制得。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分设于第一基材层表面,且均与第一基材层凹凸配合,提高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与第一基材层的附着力,防止脱层的现在出现;同时提高了保护膜的抗静电性能。第一抗静电涂层和第二抗静电涂层的设置,一方面防止屏幕放电击穿基材层,减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防止外界灰尘杂质吸附于保护膜外表层,影响保护膜的清晰度,以及撕掉离型膜使用保护膜贴合壳体时,有效防止因产生静电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影响保护膜的贴服性。
[0029]凹陷部可以为点状分布于第一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相邻凹陷部之间的间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并不影响保护膜的抗静电效果。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的
凹陷部沿膜厚方向一一对应设置,也可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设置的凹陷部沿膜厚方向交错设置。为了保证第一基材层的机械强度,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凹陷部交错设置。
[0030]凹陷部也可以为线状相平行和/或相交分布于第一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的凹陷部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二表面的凹陷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任意方向,为了保证第一基材层的机械强度,进一步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相交设置。相交的夹角可以是锐角、直角和钝角。进一步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呈垂直设置。
[0031]磨砂层
[0032]一方面提高第二基材层的强度和保护膜的耐刮性能,另一方面提高功能涂层与第二基材层的附着力。
[0033]防指纹涂层
[0034]由丙烯酸树脂硬化液中添加氟类防指纹剂制得。
[0035]耐刮层
[0036]由玻璃纤维与丙烯酸树脂胶黏剂混合制得。
[0037]抗静电涂层
[0038]由聚噻吩高聚物的分散液涂布制得。
[0039]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
[0040]保护膜的各层层厚,第一基材层的层厚为20~100μm,第二基材层的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材层和第二基材层,所述第一基材层的两表面均设置有抗静电涂层,至少一层所述抗静电涂层与所述第一基材层凹凸配合,所述抗静电涂层其一与所述第二基材层连接,所述第二基材层背向所述抗静电涂层的表面设置有功能涂层,所述功能涂层包括耐刮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为点状,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凹陷部交错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材层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均设置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为条形状,所述第一表面的凹陷部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表面的凹陷部沿第二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耐刮防静电的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部的深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南冯明月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