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20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包括为相向合模的上模具和下模具,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下模具上端设有依次连通的下半膜腔,下模具和上模具组装后,中间会有缝隙,并使下半膜腔和上半膜腔配合构成完整的膜腔,膜腔与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均连通。使用时,先把胶丸放在膜腔中,刀片从上、下模具之间的缝隙切下,使胶丸内的内容物流出,并通过回收液体组件抽走内容物,再由进液清洗组件注入清洗溶剂,使内容物与胶皮分开并清洗干净,干净后再通过进气清洗组件通入惰型气体吹干溶剂和胶皮,惰型气体和溶剂均由回收液体组件收集,最终得到胶皮,通过初始重量减去胶皮重量可计算得到内容物装量。得到内容物装量。得到内容物装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制药行业软胶囊装量检查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胶囊剂是一种广泛使用的药物剂型,根据囊壳可分为软胶囊和硬胶囊。软胶囊的囊壳一般由胶囊用明胶、甘油或其他药用辅料制成,目前,按照中国药典等大部分药品标准,大部分软胶囊都需要进行装量差异的检查以保证药品质量的均匀性一致性。目前装量差异大多是采用人工操作,实验人员使用剪刀将软胶囊剪开,弃去丸油,将囊壳胶皮在有机溶剂的洗涤剂(乙醚)中多次冲洗,之后在通风处静置晾干,然后进行后续操作。人工操作存在较多缺点,主要有:实验耗时长,要依次对20粒软胶囊进行剪开及清洗,无法进行批量操作;因操作过程需小心谨慎防止剪坏囊壳胶皮造成损失及影响丸油洗涤效果,因此操作过程较慢。其次在安全环保方面,使用剪刀操作时容易造成丸油喷射,污染操作台面。软胶囊胶皮清洗时多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性强,味道刺鼻,对实验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旨在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方案:
[0005]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包括上模具、下模具、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所述下模具上端设有若干依次连通的下半膜腔,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为相向合模,下端设有若干依次连通的上半膜腔,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配置为:在组装后,中间会存在缝隙,并使所述下半膜腔和上半膜腔配合构成完整的膜腔;若干完整的所述膜腔与所述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均相连通。
[0006]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模具上的下半膜腔水平直线排列有十个,一共设有两行。
[0007]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液体组件包括排液口、第一膜腔排液通道、第二膜腔排液通道、总排液口、排液管路及回收液体储存装置,每个完整的所述膜腔内均设有排液口,所述第一膜腔排液通道、第二膜腔排液通道和总排液口均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第一膜腔排液通道与每个所述排液口均连通,第二膜腔排液通道水平贯穿每个完整的膜腔,并通过第一膜腔排液通道与每个排液口连通,总排液口一端与第二膜腔排液通道连通,另一端通过外界的排液管路与回收液体储存装置连通。
[0008]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液清洗组件包括膜腔进液通道、进液管路及清洗溶剂储存装置,所述膜腔进液通道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一端上,一端与靠近其模具上端部的两个完整的膜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外界的进液管路与清洗溶剂储存装置连通。
[0009]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收液体储存装置通过排气口与外部的气体处理装置连通。
[0010]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气清洗组件包括膜腔进气通道、进气管路及气体储存装
置,所述膜腔进气通道设置在所述下模具的另一端上,一端与靠近其模具上端部的两个完整的膜腔连通,另一端通过外界的进气管路与气体储存装置连通。
[0011]作为进一步改进,完整的所述膜腔形状与胶丸相似,尺寸比胶丸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0013]本申请的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通过在完整的膜腔内放置软胶囊胶丸,再通过刀片从上、下模具间的缝隙切下,划开所有的软胶囊胶皮,使胶丸内的内容物通过划开的口流出,通过回收液体组件抽走内容物,再由进液清洗组件往膜腔内注入清洗溶剂,清洗溶剂使软胶囊内容物与胶皮分开并清洗干净,清洗干净后再通过进气清洗组件通入惰型气体快速吹干清洗溶剂和胶皮,惰型气体和清洗溶剂均由回收液体组件收集,最终膜腔内得到胶皮,通过初始重量减去胶皮重量可计算得到内容物装量。膜腔模块化放置胶丸,刀片一次性全部切开、自动化的完成胶丸内容物收集、丸油洗涤、清洗溶剂及胶皮的快速干燥,可大大节省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了现有人工操作耗时长,无法进行批量操作,操作过程较慢,剪刀操作时容易造成丸油喷射,污染操作台面,胶皮清洗时多采用有机溶剂,挥发性强,味道刺鼻,会对实验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5]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胶皮清洗装置原理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下模具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图2所示的P

P处的剖切图;
[0018]图4是本技术上模具与下模具合模后的剖切图;
[0019]图5是图4所示的I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
[0022]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包括上模具7、下模具8、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下模具8上端设有若干依次连通的下半膜腔81,上模具7与下模具8为相向合模,下端设有若干依次连通的上半膜腔71,下
模具8和上模具7组装后,中间会存在一定的缝隙,该缝隙供刀片伸入并切开软胶囊胶丸;组装后下半膜腔81和上半膜腔71会配合构成完整的膜腔2,用于放置软胶囊胶丸。同时若干完整的膜腔2与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均相连通,使得整个操作过程均在装置中进行,因此减少丸油溅出、有机清洗溶剂挥发带来的污染环境的问题。
[0023]进一步地,下模具8上的下半膜腔81水平直线排列有十个,一共设有两行,下模具8和上模具7组装后,下半膜腔81和上半膜腔71会配合构成完整的膜腔2总共有20个,能够放置20个胶丸。膜腔2的数量也可以为10个、30个等,本技术不做具体限制。完整的膜腔2形状与胶丸相似,尺寸比胶丸大,便于容置胶丸。
[0024]进一步地,回收液体组件包括排液口9、第一膜腔排液通道3、第二膜腔排液通道4、总排液口5、排液管路15及回收液体储存装置13,每个完整的膜腔2内均设有排液口9,第一膜腔排液通道3、第二膜腔排液通道4和总排液口5均设置在下模具8上,第一膜腔排液通道3与每个排液口9均连通,第二膜腔排液通道4水平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具、下模具、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所述下模具上端设有若干依次连通的下半膜腔,所述上模具与所述下模具为相向合模,下端设有若干依次连通的上半膜腔,所述下模具和上模具配置为:在组装后,中间会存在缝隙,并使所述下半膜腔和上半膜腔配合构成完整的膜腔;若干完整的所述膜腔与所述进液清洗组件、进气清洗组件及回收液体组件均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上的下半膜腔水平直线排列有十个,一共设有两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胶囊胶皮清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液体组件包括排液口、第一膜腔排液通道、第二膜腔排液通道、总排液口、排液管路及回收液体储存装置,每个完整的所述膜腔内均设有排液口,所述第一膜腔排液通道、第二膜腔排液通道和总排液口均设置在所述下模具上,第一膜腔排液通道与每个所述排液口均连通,第二膜腔排液通道水平贯穿每个完整的膜腔,并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喜华黄文超徐启华邱晓峰方晓丹蔡小玲苏志伟张娟曾利腾马仪荣杨东琪
申请(专利权)人:国药控股星鲨制药厦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