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703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损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包括包括箱体,箱体内部上方固定有相机滑杆,相机滑块下方安装有相机,箱体左侧安装有输入带,输入带右侧设置有转换带,转换带右侧分别设置有成品输出带和次品输出带,转换带轴下方固定有连接杆,箱体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滑块与电机螺杆螺纹连接。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驱动盘,驱动盘上的驱动杆带动U型杆,U型杆下方与相机滑块铰链连接,从使相机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进行检测;第二电机与相机电连接,当检测到次品时,相机发送信号给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滑块,直到转换带右端与次品传送带对齐,实现无需机械臂的柔和分拣。现无需机械臂的柔和分拣。现无需机械臂的柔和分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无损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视觉是人工智能正在快速发展的一个分支。简单说来,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机器视觉在工业在线检测的各个应用领域十分活跃,如:印刷电路板的视觉检查、钢板表面的自动探伤、大型工件平行度和垂直度测量、容器容积或杂质检测、机械零件的自动识别分类和几何尺寸测量等。
[0003]目前在工业中,应用机器视觉做测量或检测时,流水线为启停式,工件静止于相机下方,检测完之后传送带再运行,效率较低;分拣时,一种是将次品工件推出传送带,对传送带磨损较大,另一种需要用到机械臂夹取分拣,成本较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上方固定有相机滑杆,相机滑杆上安装有相机滑块,相机滑块与相机滑杆滑动连接,所述相机滑块下方安装有相机,相机滑块上方安装有U型杆,所述箱体左侧安装有输入带,输入带右端固定于箱体内,所述输入带右侧设置有转换带,转换带左端与箱体活动连接,所述转换带右侧分别设置有成品输出带和次品输出带,次品输出带位于成品输出带的下方,输入带、转换带、成品输出带和次品输出带上分别放置有工件,所述转换带右端安装有转换带轴,转换带轴下方固定有连接杆,所述箱体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上固定有电机螺杆,所述电机螺杆上安装有滑块,滑块与电机螺杆螺纹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U型杆与相机滑块铰链连接,U型杆上设置有U型槽,所述U型槽内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固定于箱体内。
[0007]优选的,所述箱体内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电机轴端固定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上固定有驱动杆,驱动杆位于U型槽内。
[0008]优选的,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箱体滑槽,所述滑块底部设置有导向块,导向块位于箱体滑槽内,所述连接杆底部与滑块顶部铰链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0]1.通过第一电机带动驱动盘,驱动盘上的驱动杆带动U型杆,U型杆下方与相机滑块铰链连接,从而实现相机左右移动,限位杆使相机移动时具有急回特性,从使相机与工件保持相对静止,进行检测,而不需要停止传送带;
[0011]2.第二电机与相机电连接,当检测到次品时,相机发送信号给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滑块,通过连接杆和转换带轴使转换带绕转换带左端逆时针旋转,直到转换带右端与次品传送带对齐,实现无需机械臂的柔和分拣,分拣后转换带顺时针旋转,直到右端与成品输出带对齐。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检测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检测部分侧视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分拣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箱体1;箱体滑槽101;相机滑杆2;相机滑块201;相机202;U型杆3;U型槽301;限位杆302;驱动盘4;驱动杆401;第一电机402;输入带501;转换带502;转换带轴5021;连接杆5022;成品输出带503;次品输出带504;第二电机6;电机螺杆601;滑块7;导向块701;吊耳702;工件8。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部上方固定有相机滑杆2,相机滑杆2上安装有相机滑块201,相机滑块201与相机滑杆2滑动连接,相机滑块201下方安装有相机202,相机滑块201上方安装有U型杆3,箱体1左侧安装有输入带501,输入带501右端固定于箱体1内,输入带501右侧设置有转换带502,输入带501右端与转换带502左端对齐,转换带502左端与箱体1活动连接,转换带502可绕左端旋转,转换带502右侧分别设置有成品输出带503和次品输出带504,次品输出带504位于成品输出带503的下方,输入带501、转换带502、成品输出带503和次品输出带504上分别放置有工件8,转换带502右端安装有转换带轴5021,转换带轴5021与转换带502之间可转动,转换带轴5021下方固定有连接杆5022,箱体1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上固定有电机螺杆601,电机螺杆601上安装有滑块7,滑块7与电机螺杆601螺纹连接。
[0019]进一步地,U型杆3与相机滑块201铰链连接,U型杆3上设置有U型槽301,U型槽301内设置有限位杆302,限位杆302固定于箱体1内。
[0020]进一步地,箱体1内安装有第一电机402,第一电机402电机轴端固定有驱动盘4,驱动盘4上固定有驱动杆401,驱动杆401位于U型槽301内,第一电机402带动驱动盘4,从而通过驱动杆401带动U型杆3转动,在限位杆302的作用下,U型杆3带动相机滑块201左右移动,而第一电机402只需提供单一方向的输入,且相机滑块201具有急回特性,即检测时与工件8保持相对静止,检测完相机滑块201快速回到相机滑杆2最左端。
[0021]进一步地,箱体1底部设置有箱体滑槽101,滑块7底部设置有导向块701,导向块
701位于箱体滑槽101内,使得滑块7可以在箱体1底部作左右移动,连接杆5022底部与滑块7顶部铰链连接,从而通过连接杆5022和转换带轴5021,带动转换带502转动,使得转换带502右端与次品输出带504左端对齐,工件8可平稳过渡到次品输出带504,再通过以上结构,使转换带502重新回到水平状态,与成品输出带503对齐。
[0022]工作原理:使用时,工件8通过输入带501运动至箱体1内,相机202处于工件8正上方,通过相机滑块201、U型杆3、驱动盘4、第一电机402,使相机202与工件8一起向右运动,保持相对静止,工件8运动到输入带501右端,平稳过渡到转换带502上,若经过相机202检测,工件8没有缺陷,则工件8会运动至成品输出带503,若工件8有缺陷,相机202会发送信号给第二电机6,从而带动滑块7运动,使转换带502旋转至次品输出带504处,工件8平稳过渡到次品传送带504,再通过第二电机6使次品输出带504回到最初水平位置。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工件检测与分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部上方固定有相机滑杆(2),相机滑杆(2)上安装有相机滑块(201),相机滑块(201)与相机滑杆(2)滑动连接,所述相机滑块(201)下方安装有相机(202),相机滑块(201)上方安装有U型杆(3),所述箱体(1)左侧安装有输入带(501),输入带(501)右端固定于箱体(1)内,所述输入带(501)右侧设置有转换带(502),转换带(502)左端与箱体(1)活动连接,所述转换带(502)右侧分别设置有成品输出带(503)和次品输出带(504),次品输出带(504)位于成品输出带(503)的下方,输入带(501)、转换带(502)、成品输出带(503)和次品输出带(504)上分别放置有工件(8),所述转换带(502)右端安装有转换带轴(5021),转换带轴(5021)下方固定有连接杆(5022),所述箱体(1)底部固定有第二电机(6),第二电机(6)上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梁马天兵孙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