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693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方法包括: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将所述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将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将所述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将所述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应用在抗复杂干扰的跳频通信系统中,能有效对抗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保证接收端能够解调到正确的用户数据,并且与射频前端设备匹配友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较大的实用价值。较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通信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为了使得通信设备在各种复杂多样的干扰环境中能够维持正常通信,跳频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技术手段。
[0003]传统的跳频通信方案是将通信波形在射频前端实现一次工作频点的随机或按预设规则的切换跳变,抗干扰能力有限,特别是面对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干扰时性能迅速下降,甚至无法正常通信。另外,由于现在的跳频通信设备对射频前端跳速和频点切换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硬件设计指标十分苛刻甚至无法实现,阻碍了跳频通信向更高跳速和更高抗干扰性能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有限、对射频前端设计指标要求过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0006]S101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
[0007]S102将所述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
[0008]S103将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
[0009]S104将所述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
[0010]S105将所述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0011]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S101具体包括:
[0012]对用户数据依次进行外码编码、重发处理以及以子帧为单位的内码编码,得到编码数据。
[0013]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S102具体包括:
[0014]在基带产生多个频点的本振,并从所述多个频点中选择各个子载波对应的目标频点;
[0015]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所述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对应的目标频点上,得到基带跳频信号。
[0016]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0017]S2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所述工作波形是所述发送端对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得到的;所述基带跳频信号是所述发送端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得到的;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并携带有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是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
[0018]S202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并获得用户数据。
[0019]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S202具体包括:
[0020]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和基带解跳并获得解跳数据;
[0021]对解跳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对重复发送的各个子帧进行误码校验,并对校验通过的子帧进行外码译码。
[0022]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发送端,所述系统包括:
[0023]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
[0024]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
[0025]基带跳频模块,用于将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
[0026]射频跳频模块,用于将所述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
[0027]波形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0028]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数据编码模块具体用于对用户数据依次进行外码编码、重发处理以及以子帧为单位的内码编码,得到编码数据。
[0029]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基带跳频模块包括:
[0030]频点选择单元,用于在基带产生多个频点的本振,并从所述多个频点中选择各个子载波对应的目标频点;
[0031]频点切换单元,用于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所述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对应的目标频点上,得到基带跳频信号。
[003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接收端,所述系统包括:
[0033]波形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所述工作波形是所述发送端对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得到的;所述基带跳频信号是所述发送端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得到的;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并携带有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是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
[0034]波形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并获得用户数据。
[0035]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波形处理模块包括:
[0036]波形解跳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和基带解跳,得到解跳数据;
[0037]数据译码单元,用于对解跳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对重复发送的各个子帧进行误码校验,并对校验通过的子帧进行外码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0038]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通过发送端将编码后的用户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利用多个子载波独立并行传输,在基带和射频完成两级跳频,可以应用在抗复杂干扰的跳频通信系统中,能有效对抗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保证接收端能够解调到正确的用户数据,并且与射频前端设备匹配友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40]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0041]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0043]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架构图之一;
[0044]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架构图之二;
[0045]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47]传统的跳频通信方案是将通信波形作为一个整体在射频前端进行频点切换跳变,存在抗干扰能力有限、对射频前端设计指标要求过高的问题。对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S101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S102将所述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S103将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S104将所述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S105将所述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S101具体包括:对用户数据依次进行外码编码、重发处理以及以子帧为单位的内码编码,得到编码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S102具体包括:在基带产生多个频点的本振,并从所述多个频点中选择各个子载波对应的目标频点;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所述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对应的目标频点上,得到基带跳频信号。4.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S2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所述工作波形是所述发送端对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得到的;所述基带跳频信号是所述发送端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得到的;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并携带有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是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S202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并获得用户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跳频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S202具体包括: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和基带解跳并获得解跳数据;对解跳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对重复发送的各个子帧进行误码校验,并对校验通过的子帧进行外码译码。6.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应用于发送端,所述系统包括:数据编码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晨辉方卫谢俊胡刚周金荣李朝阳余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船舶通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