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贞赟专利>正文

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891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涉及农业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施肥器本体,放置于外接触面;增设使用机构,连接于施肥器本体内部位置;所述增设使用机构包括操作杆、连接于操作杆上端面的固定板一、放置于操作杆外表面上的弹簧、连接于操作杆上的固定板二、连接于操作杆底端部的出液柱和开设于出液柱上的空心圆槽一;以及;增设辅助机构,连接于施肥器本体内部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增设使用机构和增设辅助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液态化肥施肥机在使用时,将施肥管插入到土壤时,部分土壤会进入施肥管,和液态化肥一起将施肥管道堵塞,使用不便,并且在施肥时,不能明确的了解剩余肥料情况,造成机器运转但是肥料却没有施出的问题。施出的问题。施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肥机,施放肥料的机械。由肥料箱、排肥器等组成,有的还有输肥、开沟、覆盖装置。按施用肥料性状,分固态化肥施肥机、液态化肥施肥机、厩肥撒施机、厩液施洒机等。而液态化肥施肥机通常使用管道和桶进行施肥;但它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现有的液态化肥施肥机在使用时,需要将施肥管口插入到土壤里,然后再将液态化肥排出,但是在将施肥管插入到土壤时,部分土壤会进入施肥管道,和液态化肥一起将施肥管道堵塞,使用不便,并且在施肥时,不能明确的了解施肥机内的剩余肥料情况,造成机器运转但是肥料却没有施出。
[0003]因此,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通过设置增设使用机构和增设辅助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液态化肥施肥机在使用时,需要将施肥管口插入到土壤里,然后再将液态化肥排出,但是在将施肥管插入到土壤时,部分土壤会进入施肥管道,和液态化肥一起将施肥管道堵塞,使用不便,并且在施肥时,不能明确的了解施肥机内的剩余肥料情况,造成机器运转但是肥料却没有施出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器本体,放置于外接触面,用于对液体肥料进行排出使用;增设使用机构,连接于施肥器本体内部位置;所述增设使用机构包括操作杆、连接于操作杆上端面的固定板一、放置于操作杆外表面上的弹簧、连接于操作杆上的固定板二、连接于操作杆底端部的出液柱和开设于出液柱上的空心圆槽一;以及;增设辅助机构,连接于施肥器本体内部位置,用于对施肥器本体内的肥料进行监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施肥器本体包括施肥桶、连接于施肥桶顶端面上的施肥桶盖板、连接于施肥桶下端部的施肥管、开设于施肥桶盖板中央位置的空心圆槽二和开设于施肥管上的空心圆槽三;具体的,施肥桶用于盛放液体化肥,施肥桶盖板用于放置液体化肥的溢出,施肥管用于将液体化肥排出。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施肥桶盖板底端面上,且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板二顶端面上;所述操作杆通过空心圆槽二放置于施肥桶内,且操作杆下端部放置于施肥管内;具体的,操作杆可以在施肥桶内上下移动,且向下移动时,会对弹簧进行压缩,停止移动后,弹簧会通过固定板二将操作杆回弹至原位。
[0009]进一步地,所述空心圆槽一和空心圆槽三相对应,出液柱外壁和施肥管内壁相贴合,且出液柱内部为空心槽结构;
[0010]具体的,当空心圆槽一和空心圆槽三相重合时,液体化肥即可向外排出,出液柱可以阻止泥土进入施肥管上端,且出液柱向下移动时,可以将施肥管下端的泥土向外排出。
[0011]进一步地,所述增设辅助机构包括液位感应器和连接于施肥桶盖板上端面的显示面板;
[0012]具体的,液位感应器位球浮式,漂浮于液体化肥表面,根据液位感应器的位置,将液体化肥剩余量显示在显示面板上。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液位感应器放置于施肥桶内部,且液位感应器体积大于操作杆与出液柱的空隙口体积;具体的,液位感应器不会流入到出液柱内,且液位感应器最低位置为出液柱顶端面。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通过增设出液柱和操作杆,在进行施肥时,操作杆带动出液柱向下移动,可以将泥土从施肥管内向外排出,从而对施肥器进行防堵塞;同时,增设液位感应器和显示面板,可以对施肥器内的液体化肥进行实时监控,防止出现进行施肥时却没有肥料排出。
[0016]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施肥桶本体结构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增设使用机构结构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的增设辅助机构结构图。
[0022]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3]100、施肥器本体;110、施肥桶;120、施肥桶盖板;130、施肥管;140、空心圆槽二;150、空心圆槽三;200、增设使用机构;210、操作杆;220、固定板一;230、弹簧;240、固定板二;250、出液柱;260、空心圆槽一;300、增设辅助机构;310、液位感应器;320、显示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请参阅图1

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包括施肥器本体100,放置于外接触面,用于对液体肥料进行排出使用;增设使用机构200,连接于施肥器本体100内部位置;增设使用机构200包括操作杆210、连接于操作杆210上端面的固定板一220、放置于操作杆210外表面上的弹簧230、连接于操作杆210上的固定板二240、连接于操作杆210底端部的出液柱250和开设于出液柱250上的空心圆槽一260;施肥器本体100包括施肥桶110、连接
于施肥桶110顶端面上的施肥桶盖板120、连接于施肥桶110下端部的施肥管130、开设于施肥桶盖板120中央位置的空心圆槽二140和开设于施肥管130上的空心圆槽三150;弹簧230一端固定于施肥桶盖板120底端面上,且另一端固定于固定板二240顶端面上;操作杆210通过空心圆槽二140放置于施肥桶110内,且操作杆210下端部放置于施肥管130内;空心圆槽一260和空心圆槽三150相对应,出液柱250外壁和施肥管130内壁相贴合,且出液柱250内部为空心槽结构;进行增设使用机构200的使用;对施肥器本体100进行防堵塞时,将操作杆210通过空心圆槽二140放置于施肥桶110内,将弹簧230两端分别固定在施肥桶盖板120和固定板二240上,再将出液柱250固定于操作杆210内;此时,将施肥管130插入到泥土内,对固定板一220施加向下的压力,将操作杆210向下移动,带动出液柱250相下移动,施肥管130内的泥土排出,同时,空心圆槽一260和空心圆槽三150相对应,液体化肥即可排出,松开固定板一220,弹簧230带动固定板二240时操作杆210向上移动,同时,出液柱250向上移动,重复上述步骤,即可防止泥土对施肥器本体100造成堵塞。
[0027]实施例2
[0028]其中如图4所示,以及;增设辅助机构300,连接于施肥器本体100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施肥器本体(100),放置于外接触面,用于对液体肥料进行排出使用;增设使用机构(200),连接于施肥器本体(100)内部位置;所述增设使用机构(200)包括操作杆(210)、连接于操作杆(210)上端面的固定板一(220)、放置于操作杆(210)外表面上的弹簧(230)、连接于操作杆(210)上的固定板二(240)、连接于操作杆(210)底端部的出液柱(250)和开设于出液柱(250)上的空心圆槽一(260);以及;增设辅助机构(300),连接于施肥器本体(100)内部位置,用于对施肥器本体(100)内的肥料进行监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堵塞的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器本体(100)包括施肥桶(110)、连接于施肥桶(110)顶端面上的施肥桶盖板(120)、连接于施肥桶(110)下端部的施肥管(130)、开设于施肥桶盖板(120)中央位置的空心圆槽二(140)和开设于施肥管(130)上的空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贞赟赵冬
申请(专利权)人:李贞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