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301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作物施肥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包括:液肥罐;位于所述液肥罐上方的行程定量机构,所述行程定量机构包括圆形座,所述圆形座同轴支撑固定在所述液肥罐的上方,所述圆形座内上同轴设置有多个支撑环块,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的顶端均具有导轨平槽,多个导轨平槽之间的高度各不相同,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对应具有一个环形槽,所述圆形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施肥管;量取机构,所述量取机构用于向所述环形槽内加入定量的液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机构沿铺设在大棚内的支撑导轨移动,使得在移动过程中,利用与移动机构联动的量取机构进行液肥的量取和施放,实现移动的同时,对作物幼苗进行定量液肥的灌溉。的灌溉。的灌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作物施肥
,尤其涉及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棚种植是作为农业种植的一种形式,尤其对于壮苗培育的过程中,需要以大棚为载体,在大棚内进行农业的壮苗培育。
[0003]目前,对于大棚中的种植施肥过程中,传统方式一般采用的是对肥料与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将混匀后的液肥在指定的种植培育区进行人工浇灌,以实现灌溉施肥。然而,采用人工浇灌施肥方式一方面会导致人工劳动强度高,另一方面,对于液肥的施肥量也无法进行较为精确地控制,液肥过多则会导致浪费,液肥施用过少则无法满足幼苗的生长需求。
[0004]经检索,如公开号为CN112753455A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大棚节水施肥灌溉装置,该施肥灌溉装置包括推车和喷料机构,其中,在喷料结构中,通过调节喷头角度,使得喷头对准幼苗根部进行施肥以及通过调节两个相邻喷头之间的距离,上述两种方式相结合来实现节水灌溉,但是,该种灌溉施肥方式中,并不能对肥料的供给量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控制,本质上还是会导致施肥过程中液肥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施用过多的液肥则会导致浪费,液肥施用量过少则无法满足作物幼苗的生长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旨在解决传统种灌溉施肥方式中,并不能对肥料的供给量进行较为精确的定量控制,导致施肥过程中液肥过多或者过少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包括:液肥罐,所述液肥罐内加入有肥料和水,肥料和水在液肥罐内混匀形成液肥;位于所述液肥罐上方的行程定量机构,所述行程定量机构包括圆形座,圆形座同轴支撑固定在所述液肥罐的上方,所述圆形座内上同轴设置有多个支撑环块,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的顶端均具有导轨平槽,多个导轨平槽之间的高度各不相同,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对应具有一个环形槽,所述圆形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施肥管,所述施肥管通过连通支管与每一个所述环形槽之间连通,使得环形槽内的液肥通过对应的连通支管进入到施肥管内之后排出;量取机构,所述量取机构用于向所述环形槽内加入定量的液肥。
[0008]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量取机构包括量筒,所述量筒沿水平方向上所处的位置通过位移件进行调整,所述位移件设置在中空杆上,在所述中空杆的旋转时,带动量筒进行圆周运动,其中,量筒所做的圆周运动与所述支撑环块的中轴线处于共线状态,
所述中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在支撑顶盘上,所述支撑顶盘通过支架支撑安装在支撑环座上,支撑环座固定安装在所述液肥罐的顶端;所述量取机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量筒内注入液肥的补液组件;所述量筒的侧边与送液管的一端连接,当所述活塞块在量筒内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送液管的连接处时,所述量筒内的液肥通过送液管排出;所述送液管的另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杆上,在所述导柱对准导轨平槽时,所述送液管的出液口位于对应的环形槽上方。
[0009]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均朝同一个方向上具有一个缺口台阶,每一个所述缺口台阶所处的水平高度相等。
[0010]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支撑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杆上;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框的一端,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丝杆之间驱动连接,支撑丝杆支撑转动设于所述支撑框上;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所述量筒的顶端敞口之间固定连接;支撑滑块,所述支撑滑块的底端与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块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撑丝杆上。
[0011]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位移件位于所述行程定量机构的上方;所述量筒内支撑密封滑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导柱之间连接,所述导柱与所述导轨平槽相配合,在所述导柱位于缺口台阶的区域内时,可以通过位移件调整导柱在缺口台阶内的位置,使得导柱与其中一组的支撑环块相对应,用于在中空杆旋转时,带动量筒做圆周运动,以使得导柱抵在导轨平槽内,并沿导轨平槽内进行移动。
[0012]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柱固定安装在支杆的底端,所述支杆固定安装在活塞杆的底端,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伸入到量筒内,且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所述活塞块之间固定连接,这样一来,使得导柱沿不同的导轨平槽内移动时,由于不同的导轨平槽所处水平高度的不同,这样可以在量筒进行圆周运动,使导柱沿不同的导轨平槽内移动的过程中,调整活塞块在量筒内所处的高度,使得位于活塞块上方的量筒内腔的容腔体积产生相应的变化。
[0013]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补液组件包括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固定盘连接,抽液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中空杆内,且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液肥罐内,且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具有液泵,所述液泵安装在所述中空杆的底端,通过控制液泵的开启或者关闭,利用抽液管向量筒内注入液肥;所述补液组件还包括余水管,所述余水管的一端与所述量筒的敞口处连接,所述余水管的另一端伸入到所述中空杆内,当位于活塞块上方的量筒内腔的液肥加满时,多余的液肥通过余水管回流进入到中空杆内,并最终回流到液肥罐内。
[0014]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圆形座的中轴线在所述圆形座的底板上开设有贯穿通道,所述中空杆同轴贯穿于所述贯穿通道,位于所述液肥罐内的所述中空杆上安装有搅拌杆,使得中空杆在旋转时带动搅拌杆对液肥罐内的肥料和水进行混合。
[0015]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还包括移动机构;其中,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支撑轨道,所述支撑轨道铺设在大棚内的地面上,用于该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沿支撑轨道上进行移动;
所述移动机构还包括移动座,所述移动座沿所述支撑轨道进行移动,所述液肥罐支撑固定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移动座上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移动齿轮;所述支撑轨道上具有与所述移动齿轮相啮合的轨道齿条,使得双轴电机驱动移动齿轮旋转时,带动移动座沿支撑轨道进行移动。
[0016]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空杆与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联动,使得移动座沿支撑轨道进行移动时,同步带动中空杆旋转,这样可以实现节水灌溉施肥装置沿支撑轨道进行移动的同时,进行定量施肥的过程;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驱动锥齿轮,所述液肥罐上支撑转动设置有与所述驱动锥齿轮相啮合的从动锥齿轮,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中空杆之间通过齿轮啮合方式传动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通过移动机构沿铺设在大棚内的支撑导轨移动,且移动过程中,利用与移动机构联动的量取机构,实现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在大棚内移动的同时,对作物幼苗进行定量液肥的灌溉;其中,在量取机构对液肥进行定量量取的过程中,利用位移件调整量筒所处位置,使得导柱与当前所选择的导轨平槽相对应,然后利用中空杆的旋转,带动量筒进行圆周运动,使得导柱从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液肥罐;位于所述液肥罐上方的行程定量机构,所述行程定量机构包括圆形座,圆形座同轴支撑固定在所述液肥罐的上方,所述圆形座内上同轴设置有多个支撑环块,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的顶端均具有导轨平槽,多个导轨平槽之间的高度各不相同,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对应具有一个环形槽,所述圆形座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施肥管,所述施肥管通过连通支管与每一个所述环形槽之间连通,环形槽内的液肥通过对应的连通支管进入到施肥管内之后排出;量取机构,所述量取机构用于向所述环形槽内加入定量的液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取机构包括量筒,所述量筒沿水平方向上所处的位置通过位移件进行调整,所述位移件设置在中空杆上,在所述中空杆的旋转时,带动量筒进行圆周运动;所述位移件位于所述行程定量机构的上方;所述量筒内支撑密封滑动设置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与导柱之间连接,所述导柱与所述导轨平槽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取机构还包括用于向所述量筒内注入液肥的补液组件;所述量筒的侧边与送液管的一端连接,当所述活塞块在量筒内的高度位置低于所述送液管的连接处时,所述量筒内的液肥通过送液管排出;在所述导柱对准导轨平槽时,所述送液管的出液口位于对应的环形槽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支撑环块均朝同一个方向上具有一个缺口台阶,每一个所述缺口台阶所处的水平高度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液位自动控制的节水灌溉施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件包括:支撑框,所述支撑框支撑固定安装在所述中空杆上;正反转电机,所述正反转电机支撑安装在所述支撑框的一端,所述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撑丝杆之间驱动连接,支撑丝杆支撑转动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奕丹刘晓丽韩睿张俊卓刘延浩王振懿张芸溪金大唐朱梅王振龙杨智良吴照学陈龙鲁清元武青松蔡广铠汪世卓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