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663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过滤单元;废气进气管,设置于过滤单元的一端,以及与废气进气管连接的第一风机;燃烧单元,设置于过滤单元的另一端,过滤单元与燃烧单元之间设置第一管道;燃烧单元一侧设置可燃气进气管;净化单元,设置于燃烧单元远离过滤单元的一端,燃烧单元与净化单元之间设置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延伸至净化单元内,净化单元远离燃烧单元一侧设置排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过滤单元过滤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设置燃烧单元内的混合组件使得燃烧更加充分,设置净化单元最后去除燃烧后的废气中不可燃烧的有害物质,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燃烧效率,提高了废气净化效果。废气净化效果。废气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
,特别是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废气是指在化工生产中由化工厂排出的有毒有害的气体,化工废气往往含有污染物的种类很多,物理和化学性质复杂,毒性也不尽相同,严重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不同化工生产行业产生的化工废气成分差别很大,化工废气中含有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包括尘粒、粉尘、烟尘、雾尘、煤尘等;气态污染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
[0003]目前来说针对不同的化工废气内的成分会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于直接燃烧法来说,燃烧废气过程中需要注入可燃气体,现实中采用的方式是废气与可燃气体自然混合,没有进行充分混合,然而势必会造成废气燃烧不充分,会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市面上一般是直接燃烧,没有事先滤掉一些不可燃烧的大颗粒物质,还有就是燃烧之后的废气中还是会存在少量不可燃烧的有害物质,因此还需要进行净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可以在燃烧之前过滤出大颗粒物质,并使废气与可燃气体成分混合,提高了燃烧效率,最后去除燃烧后的废气中不可燃烧的有害物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包括过滤单元;用于过滤废气中的颗粒;过滤单元;用于过滤废气中的颗粒;废气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所述废气进气管上设置第一风机;燃烧单元,设置于所述过滤单元远离所述废气进气管的一侧,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燃烧单元之间设置第一管道;所述燃烧单元上还连接有可燃气进气管;净化单元,设置于所述燃烧单元远离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所述燃烧单元与所述净化单元之间设置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第二风机,所述第二管道延伸至净化单元内,所述净化单元远离所述燃烧单元一侧设置排气管,所述净化单元内设有吸收液。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单元内侧壁上垂直设置若干个隔板,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相互错开形成气体通道,所述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可拆卸的设置过滤组件。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滑
动设置于相邻所述隔板之间的框体,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框体内并延框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圆弧曲面板,所述圆弧曲面板上设置活性炭。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管道包括上管道以及下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燃烧单元,所述上管道设置第三风机,所述下管道设置第四风机。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燃烧单元包括延其轴线设置的电加热棒,以及设置于所述电加热棒两侧的第一混合组件与第二混合组件;所述电加热棒、所述第一混合组件以及第二混合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燃烧单元的两个端面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混合组件与所述上管道对应,所述第二混合组件与所述下管道对应。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混合组件与所述第二混合组件包括中心柱、设置于中心柱靠近所述过滤单元一端的锥形导风件、倾斜设置于所述锥形导风件周侧壁导风板、套设于所述中心柱的旋转管、径向倾斜设置于所述旋转管上的旋转浆,以及设置于所述旋转浆一端的迎风板;所述中心柱与所述旋转管转动连接,所述中心柱与所述燃烧单元的两个端面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混合件与所述第二混合组件上的所述旋转浆倾斜方向相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净化单元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驱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输出端的固定杆、设置于所述固定杆末端的多孔搅拌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多孔搅拌件上的第一挡板。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净化单元包括与所述内侧壁连接的锥形引流板、以及与所述第二管道连接的倒锥形引流板;所述锥形引流板与第二管道预留间隙,所述倒锥形引流板与所述净化单元内侧壁预留间隙;所述锥形引流板内壁与所述第二管道之间设置数个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延第二管道周向排列。
[0016]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其中:步骤一、废气从废气进气管由第一风机进入到过滤单元中;步骤二、废气进入到隔板在隔板的作用下形成湍流效应使废气混合均匀,气体再通过圆弧曲面板去除大颗粒异物以及吸附小颗粒异物;步骤三、废气过滤后通过第三风机与第四风机进入到上管道与下管道从而排入至燃烧单元内,使得旋转浆摆动,此时燃烧单元内注入可燃气体,在旋转浆的作用下废气与可燃气体充分混合;步骤四、废气与可燃气体混合后,在电加热棒的作用下使废气进行燃烧;步骤五、燃烧过后的气体通过第二风机进入到净化单元,驱动件使气体与吸收液混合并造成大量小气泡,从而去除废气中未充分燃烧的产生的二次污染气体和无法燃烧的气体,经过锥形引流板与倒锥形引流板将净化过后的气体排出。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单元过滤废气中的大颗粒物质,设置燃烧单元内的混合组件使得燃烧更加充分,设置净化单元最后去除燃烧后的废气中不可燃烧的有害物质,达到了提高燃烧效率,进一步提升废气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图1为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过滤组件示意图。
[0019]图4为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第一、第二混合组件示意图。
[0020]图5为化工废气处理装置的净化单元内部结构图。
[0021]图中各标注为:过滤单元100、废气进气管200、第一风机201、燃烧单元300、第一管道301、可燃气进气管302、净化单元400、第二管道401、第二风机402、排气管403、隔板101、过滤组件102、框体102a、圆弧曲面板102b、上管道301a、下管道301b、第三风机500、第四风机600、电加热棒303、第一混合组件304、第二混合组件305、中心柱306、锥形导风件307、旋转管308、旋转浆309、迎风板310、驱动件404、固定杆405、多孔搅拌件406、第一挡板407、锥形引流板408、倒锥形引流板409、第二挡板410。
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单元;用于过滤废气中的颗粒;废气进气管,设置于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所述废气进气管上设置第一风机;燃烧单元,设置于所述过滤单元远离所述废气进气管的一侧,所述过滤单元与所述燃烧单元之间设置第一管道;所述燃烧单元上还连接有可燃气进气管;净化单元,设置于所述燃烧单元远离所述过滤单元的一侧,所述燃烧单元与所述净化单元之间设置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上设置第二风机,所述第二管道延伸至净化单元内,所述净化单元远离所述燃烧单元一侧设置排气管,所述净化单元内设有吸收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内侧壁上垂直设置若干个隔板,相邻两个所述隔板之间相互错开形成气体通道,所述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可拆卸的设置过滤组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包括滑动设置于相邻所述隔板之间的框体,以及多个设置于所述框体内并延框体长度方向依次排列的圆弧曲面板,所述圆弧曲面板上设置活性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包括上管道以及下管道分别连接于所述燃烧单元,所述上管道设置第三风机,所述下管道设置第四风机。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单元包括延其轴线设置的电加热棒,以及设置于所述电加热棒两侧的第一混合组件与第二混合组件;所述电加热棒、所述第一混合组件以及第二混合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燃烧单元的两个端面内侧壁上;所述第一混合组件与所述上管道对应,所述第二混合组件与所述下管道对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化工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混合组件与所述第二混合组件包括中心柱、设置于中心柱靠近所述过滤单元一端的锥形导风件、套设于所述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亮袁振
申请(专利权)人:万汇环保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