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国玲专利>正文

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63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涉及施工现场除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包括:手推车;蓄水箱,安装在手推车上,蓄水箱的顶部设置为开口,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蓄水箱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过滤网;装置箱,设置在蓄水箱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的上方,装置箱两侧与蓄水箱两侧内壁连接,装置箱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扇,装置箱的底部开设有开口,装置箱与蓄水箱的内壁之间形成进风道,装置箱的顶部连接有出风管;水泵,设置在手推车上,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贯穿至蓄水箱内部的抽水管,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对两个进风道进行喷水的喷洒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尘效率高,能够对灰尘进行有效的收集,实现了水的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节约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现场除尘
,具体涉及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施工现场是指进行工业和民用项目的房屋建筑,土木工程,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施工活动,经批准占用的施工场地及人类进行安全生产、文明工作、建设的场所,包括陆地,海上以及空中的一切能够进行施工工作的地域。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施工过程的现场管理,应根据工程规模,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并组织实施。
[0003]在施工现场,各项施工工序的进行,难免会产生大量的扬尘,污染城市空气环境,因此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降尘,目前常使用洒水车或者在施工现场周边围挡上设置喷水管的方式进行降尘,虽然能够达到降尘的效果,但是在地面干燥之后,依旧会产生大量的灰尘,不能对灰尘进行收集,本领域技术人员检索到公开(公告)号为CN212369824U的中国公开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除尘装置,包括装置箱体,所述装置箱体顶部设置有除尘机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环形管道、喷管、防水电机、电机轴和抽风扇叶,所述装置箱体顶部左右两侧均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顶部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顶部连通有第二水管的一端,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环形管道。本技术通过在环形管道内侧一圈设置喷管以及装置箱体上的电机和抽风扇叶,使水在环形管道内侧一圈喷出,形成水面层,利用抽风扇叶将顶部的灰尘抽入时,会穿过水面层从而进行除尘,比起传统实用环形喷头喷洒到空中的方式,更具有区域针对性,而且除尘效果较好。/>[0004]上述公开专利虽然实现了除尘的效果,但是除尘效率不高,并且水会淋在电机上,安全性较差,并且不能够对水循环利用,浪费资源,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设计了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
[0006]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包括:
[0008]手推车;
[0009]蓄水箱,所述蓄水箱安装在所述手推车的顶部,所述蓄水箱的顶部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蓄水箱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过滤网;
[0010]装置箱,所述装置箱设置在所述蓄水箱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上方,所述装置箱竖直向且相背的两侧与所述蓄水箱相对的两侧内壁连接,所述装置箱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扇,所述装置箱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装置箱另外一个竖直向且相对的两侧与所述蓄水箱另外两个竖直向的内壁之间形成进风道,所述装置箱的顶部连接有出风管;
[0011]水泵,设置在所述手推车上,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接有贯穿至所述蓄水箱内部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位于所述过滤网的下方,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对两个所述进风道进行喷水的喷洒组件。
[0012]优选的,所述喷洒组件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在两个所述进风道内壁上的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头,所述蓄水箱的外周侧上安装有总管,所述总管的一端与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若干个所述喷水管均与所述总管相连通。
[0013]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端部螺纹套设有封堵盖。
[0014]优选的,所述装置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所述抽风扇的电机上的防水外壳。
[0015]优选的,所述蓄水箱竖直向的一侧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上活动插设有矩形框架,所述过滤网固定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底部,所述矩形框架位于所述蓄水箱外部的一侧上安装有拉把。
[0016]优选的,所述矩形框架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蓄水箱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插槽相连通的活动槽,所述蓄水箱的一侧安装有开设有与所述活动槽相连通的滑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插设有与所述固定槽对应的固定块,所述滑动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与所述固定块固定的控制板。
[0017]优选的,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滑动槽的内壁之间连接有弹簧。
[0018]优选的,所述控制板背向所述固定块的一侧安装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装置箱的内部,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0019]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在使用时,启动抽风扇,外界的空气被吸入进风道的内部,同时启动水泵,水泵将蓄水箱内部的水抽入至喷洒组件,喷洒组件喷水,对进风道内部的灰尘吸收降解,除去灰尘的空气从出风管排出,携带有灰尘的水落在过滤网上,过滤网对灰尘进行过滤,水流入蓄水箱的底部,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降尘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图1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图2的立体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图2又一方向的立体剖视图;
[0026]图5为本技术图2中部分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1

图5中:
[0028]1、手推车;2、蓄水箱;3、装置箱;4、水泵;21、出水管;22、过滤网;23、封堵盖;24、插槽;25、矩形框架;26、拉把;27、活动槽;28、滑动槽;29、弹簧;251、固定槽;271、固定块;281、控制板;282、导向杆;31、抽风扇;32、进风道;33、出风管;41、抽水管;42、喷洒组件;421、喷
水管;422、喷头;423、总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0]本具体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请参阅图1

图5;主要包括:手推车1;蓄水箱2,蓄水箱2安装在手推车1的顶部,蓄水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蓄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21,出水管21的端部螺纹套设有封堵盖23,便于放水,蓄水箱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过滤网22;装置箱3,装置箱3设置在蓄水箱2的内部且位于过滤网22的上方,装置箱3竖直向且相背的两侧与蓄水箱2相对的两侧内壁连接,装置箱3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扇31,装置箱3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套设在抽风扇31的电机上的防水外壳,能够保护与抽风扇31连接的电机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手推车1上设置有可充放电的蓄电池,在本说明书附图中未展示,装置箱3的底部开设有开口,装置箱3另外一个竖直向且相对的两侧与蓄水箱2另外两个竖直向的内壁之间形成进风道32,装置箱3的顶部连接有出风管33;水泵4,设置在手推车1上,水泵4的输入端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推车(1);蓄水箱(2),所述蓄水箱(2)安装在所述手推车(1)的顶部,所述蓄水箱(2)的顶部开设有与外界相连通的开口,所述蓄水箱(2)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21),所述蓄水箱(2)的内壁之间安装有过滤网(22);装置箱(3),所述装置箱(3)设置在所述蓄水箱(2)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过滤网(22)的上方,所述装置箱(3)竖直向且相背的两侧与所述蓄水箱(2)相对的两侧内壁连接,所述装置箱(3)的内部安装有抽风扇(31),所述装置箱(3)的底部开设有开口,所述装置箱(3)另外一个竖直向且相对的两侧与所述蓄水箱(2)另外两个竖直向的内壁之间形成进风道(32),所述装置箱(3)的顶部连接有出风管(33);水泵(4),设置在所述手推车(1)上,所述水泵(4)的输入端连接有贯穿至所述蓄水箱(2)内部的抽水管(41),所述抽水管(41)位于所述过滤网(22)的下方,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有对两个所述进风道(32)进行喷水的喷洒组件(4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洒组件(42)包括若干个均匀分布在两个所述进风道(32)内壁上的喷水管(421),所述喷水管(421)上连接有若干个喷头(422),所述蓄水箱(2)的外周侧上安装有总管(423),所述总管(423)的一端与所述水泵(4)的输出端连接,若干个所述喷水管(421)均与所述总管(423)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施工现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国玲
申请(专利权)人:杨国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