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防汛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6435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42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防汛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预测降雨量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参数,根据预测降雨量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其中,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小于预设积水深度阈值,以及若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中有积水深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则进行预警。通过未来的预测降雨量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然后判断未来降雨周期中是否有积水深度超过了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若有积水深度超过了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则进行预警以警示作业人员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较高,当前应及时作出防护措施。措施。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变电站防汛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变电站防汛
,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防汛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变电站在电网中起着连结和转换的作用,其对温度以及湿度的要求都特别高。近年来,随着恶性自然灾害频发,特别是大暴雨对变电站产生了严峻的考验。当变电站的积水量高于一定值的时候,就会使得变电站内的带电设备和水接触,不仅导致变电站内的带电设备发生事故,还会迫使变电站停电,对居民的用电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现有技术中,变电站多为无人值守变电站,突降暴雨时只能通过远程视频监控进行判断,缺乏判断变电站积水量的准确性;汛期通过人工24h值班的方式,进行低洼变电站的积水量监测、预告警分析,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不管是远程视频还是24h值班的方式均完全依赖员工的经验判断积水深度是否会对变电站设备造成威胁,准确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了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防汛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解决了变电站积水深度判断不准确的问题。
[0004]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防汛方法,包括:
[0005]获取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
[0006]根据所述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其中,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小于预设积水深度阈值;以及
[0007]若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中有积水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则进行预警。
[000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包括:
[0009]获取单个排水孔的流量;
[0010]获取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
[0011]根据所述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中的面积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积水深度;其中,所述面积参数包括所述变电站的水泥地面的面积以及所述变电站的面积;
[0012]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中的排水孔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排水深度;其中,所述排水孔参数包括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宽度以及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数量;
[0013]根据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积水深度、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排水深度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包括:
[0015]获取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以及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
[0016]获取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
[0017]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包括:
[0019]若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高于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则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以及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计算得到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
[00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还包括:
[0021]若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低于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则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
[00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包括:
[0023]通过水位计检测得到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包括:
[0025]获取所述当前降雨周期在所述变电站的目标位置处的积水深度。
[0026]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变电站防汛装置,包括
[0027]参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
[0028]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其中,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小于预设积水深度阈值;以及
[0029]报警模块,用于若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中有积水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则进行预警。
[0030]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变电站防汛方法。
[0031]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变电站防汛方法。
[003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变电站防汛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预测降雨量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参数,根据预测降雨量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其中,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小于预设积水深度阈值,以及若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中有积水深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则进行预警。通过未来的预测降雨量以及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从而可以准确的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数值。然后设定预设积水深度阈值以此判断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是否容易导致变电站内的带电设备和水接触。那么可以理解的是,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中有积水深度超过了积水深度阈值或者临近该预设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时,应该立即进行预警以警示作业人员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较高,产生的危险较大,当前应及时作出
防护措施。
附图说明
[0033]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0034]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防汛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5]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积水深度的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6]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单个排水孔的流量的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7]图4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防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变电站防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下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电站防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根据所述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其中,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小于预设积水深度阈值;以及若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中有积水深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预设积水深度阈值的周期,则进行预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防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计算得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包括:获取单个排水孔的流量;获取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根据所述预测降雨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中的面积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积水深度;其中,所述面积参数包括所述变电站的水泥地面的面积以及所述变电站的面积;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以及所述变电站的排水参数中的排水孔参数,计算得到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排水深度;其中,所述排水孔参数包括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宽度以及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数量;根据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积水深度、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新增排水深度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未来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电站防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个排水孔的流量包括:获取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以及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获取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深度,计算得到所述单个排水孔的流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电站防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单个排水孔的孔口面积、所述单个排水孔的高度以及所述当前降雨周期的积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泽龙岳国良刘海峰路艳巧何瑞东郝自为吴冀鹏贾萌张东坡秦承贤杨治张圳张霆王绍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