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975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包括筒体、过滤组件、第一多孔管和第二多孔管,筒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通有出气管与进气管,过滤组件设置在进气管上,过滤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过滤棉层,第一多孔管与第二多孔管的顶部均为密封端,第一多孔管固定连接在筒体内的底部并位于进气管的正上方,第二多孔管固定连接在筒体内的底部并套设在第一多孔管的外侧,筒体内的顶部与侧壁设有第一吸音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壳体与过滤棉层,便于将气体中含有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以防止颗粒杂质将多孔管上的通孔进行堵塞,进而避免降低装置对气体降噪的效果。进而避免降低装置对气体降噪的效果。进而避免降低装置对气体降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降噪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体在管路中流动,不可避免的会发出噪声,消声器是能够阻止声波的传播,而允许气流通过的一种器件,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根据消声原理的不同,消声器大致可以分为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和阻抗复合型消声器。
[0003]如公开号为CN213361495U的专利一种气体降噪装置,包括进气管、降噪管、多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降噪管一端相接,所述多孔管设置于所述降噪管内,所述多孔管的长度与所述降噪管的长度对应,所述进气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多孔管的内径,所述多孔管与所述降噪管之间形成吸音腔,多孔管上设置有多个通孔以连通所述吸音腔与多孔管内部空间,所述出气管连接于所述降噪管另一端,所述出气管的内径小于所述多孔管的内径。本技术结构简单、消声效果好、安装方便。
[0004]该降噪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气体中含有的颗粒杂质易将多孔管上的通孔进行堵塞,进而易降低该装置对气体降噪的效果。
[0005]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0007]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包括筒体、过滤组件、第一多孔管和第二多孔管,所述筒体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通有出气管与进气管,所述过滤组件设置在进气管上,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的过滤棉层,所述壳体固定连通在进气管上,且壳体的前侧设有密封板,所述第一多孔管与第二多孔管的顶部均为密封端,所述第一多孔管固定连接在筒体内的底部并位于进气管的正上方,且第一多孔管的外侧壁上密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多孔管固定连接在筒体内的底部并套设在第一多孔管的外侧,且第二多孔管的外侧壁上密布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筒体内的顶部与侧壁设有第一吸音棉。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的孔径。
[0009]优选的,所述筒体内的底部位于第一多孔管与第二多孔管之间固接有降噪筒,所述降噪筒的顶部密布设有连接孔,且降噪筒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吸音棉。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多孔管的内径尺寸大于进气管的内径尺寸,所述出气管的内径尺寸小于进气管的内径尺寸。
[0011]优选的,所述密封板靠近过滤棉层的一侧设有密封垫,且密封垫的另一侧与过滤棉层抵接。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两侧对称固接有固定耳板,且固定耳板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密封板的两侧对称固接有连接耳板,且连接耳板上固接有与对应固定孔插接的螺杆,所述
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气体排放降噪装置,通过设置的壳体与过滤棉层,便于将气体中含有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以防止颗粒杂质将多孔管上的通孔进行堵塞,进而避免降低装置对气体降噪的效果,同时可拆卸式连接的密封板便于对过滤棉层进行更换,清理起来较为方便。
[0015](2)本气体排放降噪装置,通过设置的第一多孔管和第二多孔管与第一吸音棉、降噪筒和第二吸音棉的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可进一步的加强气体排放时的降噪效果,使用起来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本技术所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本技术所述整体的右侧剖视图;
[0020]图4:本技术所述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本技术所述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附图标记如下:
[0023]1、筒体;11、出气管;12、进气管;13、第一吸音棉;14、降噪筒;15、连接孔;16、第二吸音棉;
[0024]2、过滤组件;21、壳体;22、过滤棉层;23、密封板;24、密封垫;25、固定耳板;26、固定孔;27、连接耳板;28、螺杆;29、螺母;
[0025]3、第一多孔管;31、第一通孔;
[0026]4、第二多孔管;41、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如图2

5所示,本技术提供以下实施例:
[0029]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包括筒体1、过滤组件2、第一多孔管3和第二多孔管4,筒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1与进气管12,过滤组件2设置在进气管12上,过滤组件2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壳体21内部的过滤棉层22,壳体21固定连通在进气管12上,且壳体21的前侧设有密封板23,第一多孔管3与第二多孔管4的顶部均为密封端,第一多孔管3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的底部并位于进气管12的正上方,且第一多孔管3的外侧壁上密布设有第一通孔31,第二多孔管4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的底部并套设在第一多孔管3的外侧,且
第二多孔管4的外侧壁上密布设有第二通孔41,筒体1内的顶部与侧壁设有第一吸音棉13。通过设置的壳体21与过滤棉层22,便于将气体中含有的颗粒杂质进行过滤,以防止颗粒杂质将多孔管上的通孔进行堵塞,进而避免降低装置对气体降噪的效果;通过设置的第一多孔管3和第二多孔管4与第一吸音棉13的配合,相比于现有技术可进一步的加强气体排放时的降噪效果。
[0030]进一步的,第一通孔31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41的孔径。
[0031]进一步的,筒体1内的底部位于第一多孔管3与第二多孔管4之间固接有降噪筒14,降噪筒14的顶部密布设有连接孔15,且降噪筒14的内侧壁设有第二吸音棉16。通过设置的降噪筒14和第二吸音棉16的配合,进一步的加强气体排放时的降噪效果,使用起来效果更佳。
[0032]进一步的,第一多孔管3的内径尺寸大于进气管12的内径尺寸,出气管11的内径尺寸小于进气管12的内径尺寸。可增加气体在筒体1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加强降噪的效果。
[0033]进一步的,密封板23靠近过滤棉层22的一侧设有密封垫24,且密封垫24的另一侧与过滤棉层22抵接。设置的密封垫24可避免气体从密封板23与壳体21之间发生泄露。
[0034]进一步的,壳体21的两侧对称固接有固定耳板25,且固定耳板25上开设有固定孔26,密封板23的两侧对称固接有连接耳板27,且连接耳板27上固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过滤组件(2)、第一多孔管(3)和第二多孔管(4),所述筒体(1)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固定连通有出气管(11)与进气管(12),所述过滤组件(2)设置在进气管(12)上,所述过滤组件(2)包括壳体(21)以及设置在壳体(21)内部的过滤棉层(22),所述壳体(21)固定连通在进气管(12)上,且壳体(21)的前侧设有密封板(23),所述第一多孔管(3)与第二多孔管(4)的顶部均为密封端,所述第一多孔管(3)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的底部并位于进气管(12)的正上方,且第一多孔管(3)的外侧壁上密布设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二多孔管(4)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的底部并套设在第一多孔管(3)的外侧,且第二多孔管(4)的外侧壁上密布设有第二通孔(41),所述筒体(1)内的顶部与侧壁设有第一吸音棉(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气体排放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31)的孔径小于第二通孔(41)的孔径。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琦博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