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691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养殖池塘内部设置有一道隔水墙将其划分为瘦身鱼预处理区和池塘养殖区,隔水墙另一端与养殖池塘内壁之间形成缺口,隔水墙远离缺口的一端其顶部设置有多个槽口,缺口和槽口处均设置有卡槽,缺口的卡槽中卡接有拦鱼隔网,槽口的卡槽中卡接有隔水插板或拦鱼隔网,瘦身鱼预处理区还设置有进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隔水墙将池塘分割为池塘养殖区和瘦身鱼预处理区,缺口用于将池塘养殖区养殖的鱼类赶至瘦身鱼预处理区,通过拦鱼隔网避免2个区域的鱼类相互乱窜,但是2个区域的水是相互流通的,从而避免将鱼类从池塘养殖区到瘦身鱼预处理区后出现不适宜环境变化的剧烈应激反应,降低了鱼类因环境不适应而操作的死亡。因环境不适应而操作的死亡。因环境不适应而操作的死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池塘结构,特别是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鲜食鱼类的要求越来越高,一种集营养美味和健康食品于一体的鲜食鱼新类型——瘦身鱼应运而生,且大受市场青睐。鱼类瘦身一般是将池塘或者湖泊水库的养殖成品鱼,移入水泥池或铺膜池进行流水瘦身的过程,实现鱼类自然瘦身,经过长时间的瘦身养殖过程,不但消耗鱼类多余的脂肪,还有助于减少鱼体的腥味,提高养殖鱼类的品质。现目前常用的方法就是将养殖成品鱼从原来的土塘移入水泥池进行处理,当养殖成品鱼从原来的土塘移入水泥池后,很容易出现不适宜环境变化的剧烈应激反应,造成鱼类大量伤亡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通过在池塘中隔离出预处理区域,对计划瘦身的成品鱼进行预处理,解决瘦身初始阶段应激反应剧烈,死亡率高的问题,可以将瘦身死亡率降到很低的水平。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包括有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内部设置有一道隔水墙将其划分为瘦身鱼预处理区和池塘养殖区,隔水墙一端与养殖池塘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养殖池塘内壁之间形成缺口,隔水墙远离缺口的一端其顶部设置有多个槽口,缺口和槽口处均设置有卡槽,缺口的卡槽中卡接有拦鱼隔网,槽口的卡槽中卡接有隔水插板或拦鱼隔网,瘦身鱼预处理区还设置有进水口。
[0005]前述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中,所述瘦身鱼预处理区距池底25~30cm处设置多个微孔曝气盘,布设密度为每15m2~25m2设置一个微孔曝气盘。
[0006]前述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中,所述瘦身鱼预处理区的宽度为4~5m。
[0007]前述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中,所述缺口宽度为2~3m,其高度与养殖池塘等高。
[0008]前述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中,所述槽口的宽度为60~80cm。
[0009]前述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中,所述池塘养殖区内设置有水泵或推水装置,水泵或推水装置的出水口朝向槽口。
[0010]前述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中,所述瘦身鱼预处理区内部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中卡接有拦鱼隔网。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养殖池塘中设置有隔水墙将其分割为池塘养殖区和瘦身鱼预处理区,两区之间通过缺口和槽口进行连通,缺口用于将池塘养殖区养殖的鱼类赶至瘦身鱼预处理区,通过拦鱼隔网避免2个区域的鱼类相互乱窜,但是2个区域的水是相互流通的,从而避免将鱼类从池塘养殖区到瘦身鱼预处理区后出现不适宜环境变化的剧烈应激反应,降低了鱼类因环境不适应而操作的死亡。鱼类
到瘦身鱼预处理区后, 是在既不离水,又不明显改变原有环境条件下,能够最大程度无损逐渐适应从小到大的水体流速,完成流水瘦身预处理。
附图说明
[0012]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

池塘养殖区,2

瘦身鱼预处理区,3

隔水墙,4

缺口,5

槽口,6

拦鱼隔网,7

进水口,8

微孔曝气盘,9

水泵或推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15]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有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内部设置有一道隔水墙3将其划分为瘦身鱼预处理区2和池塘养殖区1,隔水墙3一端与养殖池塘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养殖池塘内壁之间形成缺口4,隔水墙3远离缺口4的一端其顶部设置有多个槽口5,缺口4和槽口5处均设置有卡槽,缺口4的卡槽中卡接有拦鱼隔网6,槽口5的卡槽中卡接有隔水插板或拦鱼隔网6,瘦身鱼预处理区2还设置有进水口7。
[0016]所述瘦身鱼预处理区2距池底25~30cm处设置多个微孔曝气盘8,布设密度为每15m2~25m2设置一个微孔曝气盘8。瘦身鱼预处理区2的鱼类有缺氧可能的情况下,启动鼓风机,通过微孔曝气盘8进行曝气增氧。保证瘦身鱼预处理区2的养殖过程水质溶解氧含量大于5mg/L。所述增氧设备可通过任一现有技术实现。
[0017]所述瘦身鱼预处理区2的宽度为4~5m,其宽度远小于池塘养殖区1的宽度。瘦身鱼预处理区2主要用于鱼类的瘦身预处理,故宽度不需要太宽。
[0018]所述缺口4宽度为2~3m,其高度与养殖池塘等高,方便将池塘养殖区1中养殖的鱼群赶至瘦身鱼预处理区2中。
[0019]所述槽口5的宽度为60~80cm,深度为40-80cm,槽口5并不用于过鱼使用,故宽度和深度不需要太大,能够实现水体流通即可。
[0020]所述池塘养殖区1内设置有水泵或推水装置9,水泵或推水装置9的出水口朝向槽口5。通过水泵或推水装置9,将池塘养殖区的水体通过槽口5处推入瘦身鱼预处理区2中,形成整个养殖池塘的内部水循环流动。此时槽口5中应设置拦鱼隔网6,保证水体能够通过。
[0021]所述瘦身鱼预处理区2内部设置有卡槽,该卡槽中卡接有拦鱼隔网6。可以在瘦身鱼预处理区2增加设置凹槽及拦鱼隔网6,通过拦鱼隔网6分隔瘦身鱼预处理区2的方式来提高或减少集鱼密度。
[0022]本技术通过把一口常规养殖池塘改造为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包括池塘养殖区1和瘦身鱼预处理区2。两区通过一道有缺口4的隔水墙3(或堤坝)分开。瘦身鱼预处理区2设置有进水口4;隔水墙3上设置有多个槽口5,槽口5处设置有相对的卡槽,该卡槽可以插入相应的隔水插板或拦鱼隔网6。隔水插板为塑料、金属或者木材质,可以阻断水体的流动。拦鱼隔网6可以阻断鱼类通过,但不阻断水体的流动;缺口4处设置有相对的卡槽 ,卡槽可以插入相应的拦鱼隔网6。拦鱼隔网6为金属框架,敷设塑料或者金属网片,可以阻断鱼类通过,但不阻断水体的流动。
[0023]使用本技术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对鱼类进行养殖时,包括以下步骤:
[0024](1)构建瘦身鱼预处理区2: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养殖池塘,在养殖池塘内建设一道有缺口4的隔水墙3,将养殖池塘构建为池塘养殖区1和瘦身鱼预处理区2。
[0025](2)鱼类在池塘养殖区1完成正常养殖或暂养恢复后,拉网把鱼类通过缺口4赶到瘦身鱼预处理区2,在缺口4中插入拦鱼隔网6让鱼类集中在瘦身鱼预处理区2进行养殖。在鱼类进入瘦身鱼预处理区2前,提前15分钟在瘦身鱼预处理区2泼洒葡萄糖溶液或维生素C溶液,以降低鱼类应激反应;在鱼类进入瘦身鱼预处理区2后,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蛋氨酸碘溶液,以进行杀菌消毒。
[0026]下一步,根据池塘水源的进水量充分与否有两种养殖方式。
[0027](3.1)进水量充分的情况:在槽口5中插入隔水插板。每间隔2~3小时打开进水口7进水5~10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养殖池塘,养殖池塘内部设置有一道隔水墙(3)将其划分为瘦身鱼预处理区(2)和池塘养殖区(1),隔水墙(3)一端与养殖池塘内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养殖池塘内壁之间形成缺口(4),隔水墙(3)远离缺口(4)的一端其顶部设置有多个槽口(5),缺口(4)和槽口(5)处均设置有卡槽,缺口(4)的卡槽中卡接有拦鱼隔网(6),槽口(5)的卡槽中卡接有隔水插板或拦鱼隔网(6),瘦身鱼预处理区(2)还设置有进水口(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瘦身鱼预处理池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瘦身鱼预处理区(2)距池底25~30cm处设置多个微孔曝气盘(8),布设密度为每15m2~25m2设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光田应平周其椿张显波陈飞雄李世凯王金乐闵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省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