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评估当地植被变化风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学、生态学、气象气候学、地理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等
,特别涉及基于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评估当地植被变化风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被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植被变化风险往往是由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等危害植被组成、结构、功能的不利影响造成的,既包括不确定性的人为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也包括人类活动和渐进性环境变化造成的风险。早期生态风险评价的风险源以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析为主,更多地强调化学污染,没有明确的风险受体、暴露评价和风险表征,整个评价过程以简单的定性分析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风险因子扩展到可能造成生态风险的事件,由最初的单因子单风险评价逐步向多因子多风险评价演化。风险受体也从人体发展到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传统的生态风险评价包括危害评价、暴露评价、受体分析、风险表征、风险综合评价等,但生态风险评价强调风险源识别、生态风险的描述。USEPA1998年正式颁布了《生态风险评价指南》,提出生态风险分析包括生态暴露分析、生态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评估当地植被变化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选择研究区当地植被变化风险的风险受体、风险因子及暴露度指标,构建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模型;S2、对不同来源,不同格式指标数据按照统一的研究区范围,进行数据格式、数据坐标系、分辨率的统一预处理;S3、将预处理后的数据,按照不同指数计算公式利用空间数据处理软件进行栅格运算,得到不同风险评估指数;所述不同的指数包括:风险受体指数、风险因子指数及暴露度的空间信息;S4、将所述不同的指数代入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模型,根据所述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模型的输出结果,对研究区当地植被变化风险进行等级划分;S5、根据等级划分结果,按照单元格等级划分与植被面积关系,确定所述研究区的植被变化风险规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评估当地植被变化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构建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模型:R=B
×
C
×
F;式中,R为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B为风险受体指数;C为植被覆盖度,作为暴露度的空间信息;F为风险因子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评估当地植被变化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S21、根据研究区的空间范围,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中生成1000m
×
1000m大小的单元格渔网;S22、对关键因子所对应的各评估指标,按照所述渔网的范围进行空间裁剪、栅格化、坐标系转换、重采样操作;实现所述各评估指标的数据空间范围、格式、坐标系、空间分辨率保持一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评估当地植被变化风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将预处理后的各指标数据,分别按照风险受体指数公式、风险因子指数公式、暴露度的空间信息公式及植被稳定性风险指数模型进行运算,获得对应的输出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植被稳定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霞,蔡明勇,申文明,张新胜,邰文飞,李静,陈绪慧,史雪威,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