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536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滑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依次包括制动模块、牵引模块、控制调节模块和滑移模块,所述制动模块和所述滑移模块下方滑动连接有轨道,所述牵引模块位于所述制动模块和所述滑移模块中间,所述牵引模块与所述制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模块与所述滑移模块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轴向设置在所述牵引模块两侧,所述控制调节模块与所述滑移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可用来调节所述牵引模块的角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可以通过调节液压缸与轨道之间的角度来适配不同坡度的斜面轨道,可以节省动力来源以及降低液压缸的磨损。可以节省动力来源以及降低液压缸的磨损。可以节省动力来源以及降低液压缸的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设备滑移
,具体涉及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建设工程日益增多,一些大型构件的安装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靠传统施工技术与装备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工程施工中技术难度高、工程量大、建设周期短的要求,液压同步滑移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主要用于大型构件的水平移位,它集成了机械电子计算机通信和控制理论,能实现精确的同步水平滑移。
[0003]液压同步滑移系统主要由液压爬行器(包括液压缸组及楔形自锁机构)液压动力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和传感器件等组成,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为:液压爬行器的自锁装置夹持于地面轨道,在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指合下,两组推进液压缸相互交替伸缩,使大型构件沿轨道向前连续同步推进,该技术具有设备体积小、自重轻、承载能力大、安全可靠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灵活等优点。
[0004]现有工作环境中运输轨道有可能会有一小段为斜坡轨道,但现有的多数液压同步滑移系统的液压缸的角度是固定不变的,当在直线轨道上牵引时,液压缸与轨道之间无论处于平行还是不平行状态,此时对牵引力的要求较低,通过作用力的分析得知,液压缸可以利用较小的牵引力即可推动大型构件到达预设位置,如果遇到斜坡轨道,此时如若不改变液压缸与轨道之间的角度,想要推动同重量的物件,需要液压缸提供更大的推动力,既浪费了动力输出来源又会对液压缸造成一定的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如何在同程度动力输出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液压缸与轨道的角度来适配不同坡度的轨道。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依次包括制动模块、牵引模块、控制调节模块和滑移模块,所述制动模块和所述滑移模块下方滑动连接有轨道,所述牵引模块位于所述制动模块和所述滑移模块中间,所述牵引模块与所述制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模块与所述滑移模块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轴向设置在所述牵引模块两侧,所述控制调节模块与所述滑移模块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可用来调节所述牵引模块的角度。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牵引模块包括液压缸,所述制动模块靠近所述滑移模块一侧外壁轴向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液压缸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滑移模块靠近所述制动模块一侧轴向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制动模块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壳体底部轴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轨道包括内轨和外轨,所述第一滑动块与所述外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远离所述轨道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内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位于所述内轨上方;所述夹紧块远离所述内轨一侧开设有挤压槽,所述挤压槽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远离所述挤压槽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压块,所述下压块轴向对称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两根所述第一固定柱远离所述下压块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固定柱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所述第二固定柱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柱,所述第二固定柱与所述第三固定柱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连接,所述夹紧块轴向对称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三固定柱与所述第二卡槽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开设有下压槽,所述下压块可在所述下压槽内移动,所述下压块上方固定连接有下压圆柱,所述支撑架底部轴向对称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支撑架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开设有下压孔,所述下压圆柱与所述下压孔活动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杆靠近所述控制调节模块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筒,所述挤压筒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复位弹簧远离所述挤压筒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挤压杆与所述挤压筒的尺寸相匹配,所述挤压杆远离所述第二复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卡盘,所述第一卡盘远离所述挤压杆一侧设置有第二卡盘,所述第二卡盘可与所述第一卡盘啮合卡接,所述第二卡盘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二卡盘一侧与所述制动模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卡盘中心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柱,所述第一活动柱贯穿所述第二卡盘,所述第一活动柱与所述第二卡盘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滑移模块之间设置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内活动套设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侧壁通过第二支撑杆与所述滑移模块固定连接,所述升降筒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升降筒两侧轴向对称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通孔相匹配的第三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贯穿所述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三转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槽远离所述第三转动杆一端设置有限位板,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三转动杆一端位于所述限位板下方,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所述第三转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第一转动杆与所述限位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三复位弹簧,所述定位筒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底部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尺寸与所述限位块相匹配。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移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固定板,所述第三固定板远离所述滑移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固定板,所述第四固定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活动套设有第二活动柱,所述第二活动柱远离所述第四固定板一侧设置有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推杆为可伸缩设计,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活动柱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活动柱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移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底部轴向对称设置有第二滑动块,所述第二滑动块与所述外轨滑动连接,所述外壳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一侧固定连接有载物板,所述载物板设置有载物柱。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轨与所述第一滑动块和所述第二滑动块接触面均为平滑设计。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初始状态下,夹紧块与内轨相贴合且处于挤压状态,此时,制动模块无法移动,第一复位弹簧处于正常伸缩状态,当想要解除卡紧状态时,向下压动下压圆柱,下压圆柱沿着支撑板开设的下压孔向下移动,支撑柱为支撑板提供支撑作用,下压圆柱的移动带动下压块在下压槽内向下移动,下压块的移动带动第一卡槽下移,第一卡槽的下移带动第一固定柱向下移动,第一固定柱的移动通过第一连接片的作用带动第二固定柱发生转动,第二固定柱的转动通过第二连接片的作用带动第三固定柱向上移动,第三固定柱向上移动通过第二卡槽的作用带动夹紧块向上移动从而与内轨之间解除卡紧状态,夹紧块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制动模块(1)、牵引模块(2)、控制调节模块(3)和滑移模块(4),所述制动模块(1)和所述滑移模块(4)下方滑动连接有轨道(5),所述牵引模块(2)位于所述制动模块(1)和所述滑移模块(4)中间,所述牵引模块(2)与所述制动模块(1)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模块(2)与所述滑移模块(4)活动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3)轴向设置在所述牵引模块(2)两侧,所述控制调节模块(3)与所述滑移模块(4)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调节模块(3)可用来调节所述牵引模块(2)的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模块(2)包括液压缸(6),所述制动模块(1)靠近所述滑移模块(4)一侧外壁轴向对称设置有第一固定板(7),两块所述第一固定板(7)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8),所述第一转动杆(8)与所述液压缸(6)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缸(6)远离所述第一转动杆(8)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9),所述滑移模块(4)靠近所述制动模块(1)一侧轴向对称设置有第二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杆(9)贯穿所述第二固定板(10)且与所述第二固定板(10)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模块(1)包括壳体(11),所述壳体(11)与所述第一固定板(7)固定连接,所述壳体(11)底部轴向对称设置有第一滑动块(12),所述轨道(5)包括内轨(51)和外轨(52),所述第一滑动块(12)与所述外轨(52)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12)远离所述轨道(5)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所述支撑架(13)开设有第一通槽(131),所述第一通槽(131)内设置有夹紧块(14),所述夹紧块(14)位于所述内轨(51)上方;所述夹紧块(14)远离所述内轨(51)一侧开设有挤压槽(141),所述挤压槽(141)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5),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5)远离所述挤压槽(141)一侧固定连接有下压块(16),所述下压块(16)轴向对称开设有第一卡槽(161),所述第一卡槽(161)内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柱(17),两根所述第一固定柱(17)远离所述下压块(16)一侧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柱(18),所述第一固定柱(17)与所述第二固定柱(18)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片(19),所述第二固定柱(18)远离所述第一固定柱(17)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柱(20),所述第二固定柱(18)与所述第三固定柱(20)之间通过第二连接片(21)连接,所述夹紧块(14)轴向对称开设有第二卡槽(142),所述第三固定柱(20)与所述第二卡槽(14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13)开设有下压槽(132),所述下压块(16)可在所述下压槽(132)内移动,所述下压块(16)上方固定连接有下压圆柱(22),所述支撑架(13)底部轴向对称设置有支撑柱(23),所述支撑柱(23)远离所述支撑架(13)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4),所述支撑板(24)开设有下压孔(241),所述下压圆柱(22)与所述下压孔(241)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压同步滑移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8)靠近所述控制调节模块(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挤压筒(25),所述挤压筒(25)内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26),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化袁青李光辉高春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