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522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包括:建立与接收方的通信连接;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至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返回;生成待加密的数据流明文和实时动态参数;根据获取的所述公钥对所述数据流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流密文;将所述实时动态参数代入预设的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混沌序列,将所述混沌序列作为密钥与所述数据流密文进行异或加密操作,得到数据流混沌密文;将附带有所述实时动态参数的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发送给所述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对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解密得到所述数据流明文。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解密得到所述数据流明文。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解密得到所述数据流明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传输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网络化和信息化。客户端往往需要服务端提供大量的数据信息,也需要向服务端发送相关的数据。
[0003]目前,现有的数据传输技术中,一般采用将数据加密后再进行传输,即服务端利用某一个公钥发送到客户端,客户端通过对公钥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加密数据并传输给服务端;服务端接收到加密数据后,采用相同的公钥对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还原出数据。由此可见,现有数据传输技术中在对数据进行传输时,密钥被破解,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较低,导致数据泄密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应用于发送方,包括:建立与接收方的通信连接;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至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返回;生成待加密的数据流明文和实时动态参数;根据获取的所述公钥对所述数据流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流密文;将所述实时动态参数代入预设的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混沌序列,将所述混沌序列作为密钥与所述数据流密文进行异或加密操作,得到数据流混沌密文;将附带有所述实时动态参数的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发送给所述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对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解密得到所述数据流明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通过公钥对数据流明文进行初次加密得到数据流密文,然后用实时动态参数代入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的混沌序列作为密钥对数据流密文进行二次加密,得到数据流混沌密文,以使接收方需要对数据流混沌密文进行二次解密,才能得到数据流明文,有效提高了数据被破解的难度,并且,在每次数据传输时都会产生新的实时动态参数,使得每次数据传输得到的混沌序列均不相同,进一步提高了混沌序列作为密钥的复杂度,使发送方与接收方之间的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可靠。
[0006]进一步的,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的构建步骤为:构建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构建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其中,和分别映射x和映射y的状态变量,为的下一状态量,为
的下一状态量,k为增益系数,a和b分别是映射x和映射y的控制参数,3.6≤a,b≤4;在所述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其中,为函数,序列为混沌序列。
[0007]进一步的,将所述实时动态参数代入预设的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所述混沌序列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发送方发起数据传输请求时生成的时间戳以及所述发送方的IP地址作为所述实时动态参数;将所述时间戳及所述IP地址进行量化,并将其分别作为所述映射x和所述映射y的初始状态变量代入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混沌序列。
[0008]进一步的,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公钥对所述数据流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流密文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数据流明文按照数据流文件后缀进行分类,得到多种类型的数据组;通过所述公钥对各个所述数据组进行逐一加密,得到多个数据组密文,由各个所述数据组密文组合拼接成所述数据流密文。
[0009]进一步的,所述建立与接收方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具体为:向所述接收方发送TCP连接请求,以使所述接收方响应于TCP连接请求并完成通信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安全传输系统,应用于发送方,包括:建立模块,用于建立与接收方的通信连接;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至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返回;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待加密的数据流明文和实时动态参数;第一加密模块,用于将获取的所述公钥对所述数据流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流密文;第二加密模块,用于将所述实时动态参数代入预设的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混沌序列,将所述混沌序列作为密钥与所述数据流密文进行异或加密操作,得到数据流混沌密文;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附带有所述实时动态参数的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发送给所述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对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解密得到数据流明文。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密模块具体用于:构建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构建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其中,和分别映射x和映射y的状态变量,为的下一状态量,为
的下一状态量,k为增益系数,a和b分别是映射x和映射y的控制参数,3.6≤a,b≤4;在所述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其中,为函数,序列为混沌序列。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密模块具体还用于:将所述发送方发起数据传输请求时生成的时间戳以及所述发送方的IP地址作为所述实时动态参数;将所述时间戳及所述IP地址进行量化,并将其分别作为所述映射x和所述映射y的初始状态变量代入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混沌序列。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密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数据流明文按照数据流文件后缀进行分类,得到多种类型的数据组;通过所述公钥对各个所述数据组进行逐一加密,得到多个数据组密文,由各个所述数据组密文组合拼接成所述数据流密文。
[0014]进一步的,所述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所述接收方发送TCP连接请求,以使所述接收方响应于TCP连接请求并完成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数据安全传输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8]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9]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发送方,包括:建立与接收方的通信连接;发送数据传输请求至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生成公钥和私钥并将所述公钥返回;生成待加密的数据流明文和实时动态参数;根据获取的所述公钥对所述数据流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流密文;将所述实时动态参数代入预设的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混沌序列,将所述混沌序列作为密钥与所述数据流密文进行异或加密操作,得到数据流混沌密文;将附带有所述实时动态参数的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发送给所述接收方,以使所述接收方对所述数据流混沌密文解密得到所述数据流明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的构建步骤为:构建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构建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其中,和分别映射x和映射y的状态变量,为的下一状态量,为的下一状态量,k为增益系数,a和b分别是映射x和映射y的控制参数,3.6≤a,b≤4;在所述相互耦合的Logistic映射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得到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其中,为函数,序列为混沌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实时动态参数代入预设的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所述混沌序列的步骤具体包括:将所述发送方发起数据传输请求时生成的时间戳以及所述发送方的IP地址作为所述实时动态参数;将所述时间戳及所述IP地址进行量化,并将其分别作为所述映射x和所述映射y的初始状态变量代入所述二维互偶混沌映射方程,得到混沌序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获取的所述公钥对所述数据流明文进行加密得到数据流密文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数据流明文按照数据流文件后缀进行分类,得到多种类型的数据组;通过所述公钥对各个所述数据组进行逐一加密,得到多个数据组密文,由各个所述数据组密文组合拼接成所述数据流密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接收方的通信连接的步骤具体为:向所述接收方发送TCP连接请求,以使所述接收方响应于TCP连接请求并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习科黄轩甘宇王君汪剑平彭新亮李振刚张雷曾文忠季敩民刘斯凡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汉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