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16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石墨烯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板,所述下支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所述第二圆环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杆。该石墨烯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通过设计涂抹装置与干燥装置,实现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并通过限位装置,实现对两侧进行涂抹并进行干燥,便于加工的进行,通过设计可以升降的第一转轴、两个挤压装置与测量装置,实现在挤压后可以快速进行测量,便于加工,若出现不合格可以再次挤压,或者将铝膜向左进行拉动再次进行处理,增加处理的有效性。有效性。有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墨烯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极片加工
,具体为一种石墨烯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极片制造一般工艺流程为:活性物质,粘结剂和导电剂等混合制备成浆料,然后涂敷在铜或铝集流体两面,经干燥后去除溶剂形成极片,极片颗粒涂层经过压实致密化,再裁切或分条。辊压是锂电池极片最常用的压实工艺,相对于其他工艺过程,辊压对极片孔洞结构的改变巨大,而且也会影响导电剂的分布状态,从而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为了获得最优化的孔洞结构,充分认识和理解辊压压实工艺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0003]申请人在申请本专利技术时,经过检索,发现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锂电池用的石墨烯极片加工装置”,其申请号为“CN202210568844.0”,该专利主要通过将加工模具以及支撑架之间相互分开,操作人员可以简单将加工模具以及支撑架进行分离以及安装,可以选择与极片相配合的滑动架,从而使得负压风机可以对极片吸附的效果更好,降低负压风机的电能效果,提高吸附的稳定性,但是该装置仅可以针对面积较小的电极生产,难以对较大的电极片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锂电池极片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下支板(2),所述下支板(2)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4),所述第一伸缩杆(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圆环(33),所述第二圆环(33)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5),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立杆(13);涂料装置,所述涂料装置包括柱塞泵(6)、液体箱(7)、喷嘴(8),所述柱塞泵(6)的输入端与液体箱(7)连通,所述柱塞泵(6)的输出端与喷嘴(8)固定连接;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背板(9)、风机(10)与风嘴(11),所述背板(9)的后表面与风机(10)固定连接,所述风机(10)的输出端与风嘴(11)连通;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支撑杆(12)、第二转轴(34),所述支撑杆(12)与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2)的侧表面与第二转轴(34)转动连接;挤压装置(26),所述挤压装置(26)包括第一电机(17)、第二伸缩杆(18)、第一圆环(20)、转动轴(15)、从动轮(14)与主动轮(16),所述第一电机(17)的输出端与主动轮(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7)的上表面与第二伸缩杆(18)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18)的输出端与第一圆环(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圆环(20)的内表面与转动轴(1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轴(15)的后表面与从动轮(14)固定连接;测量装置(25),所述测量装置(25)包括支架(21)、第三转轴(22)、顶板(23)与距离传感器(24),所述支架(21)的下表面与底板(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1)的侧表面与顶板(23)固定连接,所述顶板(23)的外表面与距离传感器(2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杆(27),所述支杆(27)的后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29),所述第二电机(2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四转轴(28),所述第四转轴(28)的外表面设置有铝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明虎李伟于忠波
申请(专利权)人:隆电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