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5152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衬板折弯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衬板基台,所述衬板基台包括与支撑台滑动连接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支撑台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位置衬板基台移动的双向丝杠二。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气缸带着纵向压块下移将衬板逐渐折弯,转动柱向衬板的方向同步略微转动,使衬板背面与衬板基台柔性接触折弯,防止衬板折弯时背面出现压痕,电机二带着双向丝杠一转动使两个横向压板相互靠近移动,相互靠近移动的横向压板从衬板两个翘起的端部居中挤压衬板,使衬板二次大角度折弯。板二次大角度折弯。板二次大角度折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衬板折弯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复合耐磨衬板是指通过各种材料复合加工而成的防护基板,其中,在运动木地板安装过程中一般用到衬板,衬板在运动木地板中主要起到增加强度和分散重力的作用,根据衬板安装位置的不同,需要将衬板折弯加工成不同的弯曲角度,例如,地面与墙面之间的衬板一般需要折弯成直角,用于包覆面层板棱边的衬板有时需要折弯更大的角度;
[0003]在对衬板进行折弯的时候,需要使用折弯设备,现有的折弯设备在对衬板进行折弯时,往往都是工作人员将衬板放入折弯模腔内后利用冲压的方式使得衬板发生弯折形变,衬板折弯过程中还需要工作人员手持衬板辅助折弯,人力投入加大,并且用于支撑衬板的基台位置在衬板折弯过程中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导致衬板在折弯过程中会在基台上刚性接触并弯曲,容易使衬板的折弯位置出现压痕,影响衬板的折弯工艺需求,此外,当需要大角度折弯衬板时,用于纵向下移冲压衬板的压块会一直处于衬板折弯后的中间位置,导致压块自身占据的空间阻碍衬板进行大范围折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通过将衬板放置到两个转动柱顶面,气缸带着纵向压块下移将衬板逐渐折弯,同时转动柱向衬板的方向同步略微转动,使衬板背面与衬板基台柔性接触折弯,有效防止衬板折弯时背面出现压痕裂纹,通过电机二带着双向丝杠一转动使两个横向压板相互靠近移动,同时横向压板通过传动杆和定位轴带着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向背离衬板方向移动,使气缸带着纵向压块离开衬板,相互靠近移动的横向压板从衬板两个翘起的端部居中挤压衬板,使衬板二次大角度折弯,纵向压块横向移动便于衬板大角度折弯顺利进行;
[0005]通过电机一带着对应位置双向丝杠二转动,在带轮与皮带的传动作用下使两个双向丝杠二同步转动,与双向丝杠二旋合连接的传动套带着连接座移动时支撑台上的衬板基台能够移动,电机一驱动双向丝杠二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使衬板基台能够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即两个衬板基台可以相互靠近移动缩小两个转动柱之间的间隙,该过程便于在衬板进行大角度折弯时实施,两个转动柱起到支撑衬板的同时防止衬板折弯后未达到折弯需求从两个转动柱之间位置掉落,两个衬板基台向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增大两个转动柱之间的间隙,此时便于衬板在初始状态下进行小角度范围折弯,为衬板底面折弯位置预留充足的折弯空间。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顶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衬板基台,所述衬板基台包括与支撑台滑动连接的移动座,所述移动座的
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两个所述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支撑台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位置衬板基台移动的双向丝杠二,所述支撑台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匚型板,两个所述匚型板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两个所述匚型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定位柱,所述横梁的底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横向压板,两个所述横向压板之间旋合连接有双向丝杠一,相邻两个所述L型定位柱之间设置有纵向折弯件,所述纵向折弯件与两个横向压板之间设置有联动回收件。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纵向折弯件包括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所述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纵向压块,所述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二者均与对应位置联动回收件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联动回收件包括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底端与对应位置连接杆二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轴顶端贯穿对应位置连接杆一且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背离定位轴的一端与对应位置横向压板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在于:相邻两个所述L型定位柱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夹块,所述连接杆一与连接杆二分别与对应位置夹块滑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纵向压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销轴,另一个所述纵向压块的一端开设有与销轴活动插接的插孔。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横梁的底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横向压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与对应位置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双向丝杠一的两端分别与对应位置匚型板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匚型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输出端与双向丝杠一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在于:所述转动柱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对应位置连接座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连接座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与对应位置双向丝杠二旋合连接。
[0013]进一步在于:所述双向丝杠二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与支撑台固定连接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台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的输出端与对应位置双向丝杠二固定连接,所述双向丝杠二的一端套接固定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之间传动连接有皮带。
[0014]进一步在于:所述支撑台顶面的中部开设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位于两个衬板基台之间位置。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通过在两个移动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将衬板放置到两个转动柱的顶面,气缸带着纵向压块下移,纵向压块将衬板向两个转动柱之间位置下压,从而使衬板逐渐被折弯,在衬板折弯的同时,两个转动柱带着衬板向衬板的方向转动,辅助衬板进行折弯,有效防止衬板在折弯时其底面与外界基台刚性接触并弯曲,防止衬板在折弯使出现压痕,有利于保证衬板折弯的工艺需求,其中,衬板折弯角度可以通过纵向压块下移距离进行调节,即纵向压块下移的距离越大衬板折弯程度越大,折弯过程省去人工手持衬板,节省人力,提高衬板折弯的效率;
[0017]2、在衬板折弯结束后,气缸输出端带着纵向压块逐渐上移回到初始位置,此时转动柱在固定块与连接座之间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逐渐回转到初始位置,此时两个转动柱也便于将折弯后的衬板向上托起,使折弯后的托板依然能够稳定放置在两个转动柱和纵向下压块之间位置,电机二带着双向丝杠一转动使两个横向压板相互靠近移动,从而使两个
横向压板从初步折弯衬板翘起的两端挤压衬板,便于衬板进行大角度折弯,在两个横向压板相互靠近移动过程中,横向压板带着传动杆移动,相邻两个传动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小,使定位轴带着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向背离衬板的方向移动,进而使气缸与纵向压块从衬板折弯位置移出,防止纵向压块自身占据的空间影响衬板大角度折弯,便于衬板大角度折弯工艺顺利进行;
[0018]3、通过电机一带着对应位置双向丝杠二转动,在带轮与皮带的传动作用下使两个双向丝杠二同步转动,与双向丝杠二旋合连接的传动套带着连接座移动时支撑台上的衬板基台能够移动,电机一驱动双向丝杠二向不同的方向转动使衬板基台能够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即两个衬板基台可以相互靠近移动缩小两个转动柱之间的间隙,该过程便于在衬板进行大角度折弯时实施,两个转动柱起到支撑衬板的同时防止衬板折弯后未达到折弯需求从两个转动柱之间位置掉落,两个衬板基台向相互背离的方向移动增大两个转动柱之间的间隙,此时便于衬板在初始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包括支撑台(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00)的顶面滑动连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衬板基台(200),所述衬板基台(200)包括与支撑台(100)滑动连接的移动座(210),所述移动座(2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座(220),两个所述连接座(220)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柱(230),所述支撑台(100)顶面转动连接有两个分别用于驱动对应位置衬板基台(200)移动的双向丝杠二(300),所述支撑台(10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架(400),所述支撑架(400)包括两个匚型板(410),两个所述匚型板(410)的中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梁(420),两个所述匚型板(410)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L型定位柱(430),所述横梁(420)的底面滑动连接有两个横向压板(500),两个所述横向压板(500)之间旋合连接有双向丝杠一(510),相邻两个所述L型定位柱(430)之间设置有纵向折弯件(600),所述纵向折弯件(600)与两个横向压板(500)之间设置有联动回收件(7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折弯件(600)包括连接杆一(610)和连接杆二(620),所述连接杆一(610)与连接杆二(620)之间固定连接有气缸(630),所述气缸(6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纵向压块(640),所述连接杆一(610)与连接杆二(620)二者均与对应位置联动回收件(700)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复合耐磨衬板的折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回收件(700)包括定位轴(710),所述定位轴(710)的底端与对应位置连接杆二(620)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轴(710)顶端贯穿对应位置连接杆一(610)且转动连接有两个传动杆(720),所述传动杆(720)背离定位轴(710)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富强特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