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5113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及方法,该绝缘子测试系统包括大电流发生装置、取能互感器、绝缘支架、高频电能变换装置、交流电源、接地金属支架、负载、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该绝缘子测试系统能够同时提供耐压试验所需的高电压和无线传能所需大电流;控制高压和大电流激励加载顺序进行绝缘子各类指标测量;控制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触发顺序实现大电流发生和效率测试的同步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交流电源提供高电压可以实现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耐压测试,控制高电压和大电流的触发顺序能在大电流短时发生期间测试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传输效率。圈高压绝缘子的传输效率。圈高压绝缘子的传输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高压
,具体涉及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线监测装置是保障输电线路安全、可靠运行的有效措施,然而输电线路分布广、距离远,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问题难以有效解决。光伏供电是现有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设备供电方式中的主流,但光伏供电的效果严重受制于当地的气候条件,此外还存在着装置体积大、电池更换频繁、维护成本高以及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易损坏等问题。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数据显示,每年有大量的光伏供电设备因为恶劣天气而损坏。
[0003]针对上述问题,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众多的新型供电方式,其中磁谐振耦合式无线传能是目前最为成熟、实用的供电方式。尤其是在多线圈无线电能传输已经有一定研究基础的条件下,基于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无线传能供电方式优势更加明显。该方式下供给用电设备的电能直接来源于输电线路;同时由于采用多级磁谐振耦合的无线方式供电,避免了高压输电线路和低压用电设备之间的绝缘问题。
[0004]对于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应用,首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电流发生装置、取能互感器、绝缘支架、高频电能变换装置、交流电源、接地金属支架、负载、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绝缘支架支撑取能互感器,取能互感器安装于大电流发生装置的串联回路中,取能互感器输出端直接与高频电能变换装置的输入端相连;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高压端设有均压环,高频电能变换装置的输出端与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高压端相连;大电流发生装置用于通过取能互感器、高频电能变换装置向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施加大电流;交流电源的一端接地,交流电源的另一端与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高压端相连;负载和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低压端相连,负载布置于接地金属支架的横担上;接地金属支架与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低压端相连,接地金属支架的底端接地;交流电源用于向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施加电压;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与交流电源的分压电容连接,数据采集和处理装置用于在测试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时分别与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高压端、低压端相连,与大电流发生装置通信连接,并采集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数据并进行处理,将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大电流发生装置,以便大电流发生装置根据收到的数据调节大电流的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高频电能变换装置输出端和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高压端间的连线到高压侧的均压环之间的距离d1大于等于高频电能变换装置输出端和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的高压端间的绝缘距离:d1≥U1/((E*K
T
)*f1(d1));f1(d1)= 0.9*(1+ d1/r1), r1=min(r
a
,r
b
)其中,U1为均压环电压,E为许用电场,K
T
为大气修正系数,f1(d1)为第一电场不均匀系数的函数,r
a
为绝缘支架曲率半径,r
b 为均压环等效曲率半径。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绝缘支架与均压环之间的距离d2≥U1/((E*K
T
)*f2(d2) );f2(d2) =0.9*(1+d2/r2), r=min(r
a
,r
b
);其中,f2(d2)为第二电场不均匀系数的函数。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接地金属支架与均压环之间的距离d3≥U1/((E*K
T
)* f3(d3));f3(d3)=0.9*(1+d3/r3), r3=min(r
c
,r
b
)其中,f3(d3)为第三电场不均匀系数的函数,r
c
为接地金属支架曲率半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同步模拟高压大电流的绝缘子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被测多级线圈高压绝缘子引出线水平段和均压环顶部之间的距离l1为:l1≥U1/((E*K
T
)*f
4 (l1));f4(l1)=0.9*(1+l1/r4), r4=min(r
d
,r
e
);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俊杰李春龙黄辉赵海森熊健豪吴康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