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明道专利>正文

荧光管电子光效镇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509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荧光管电子光效镇流器,包括光效镇流元件如白炽灯泡,整流倍压电路,延时控制电路。所述整流倍压电路在电源接通时,给荧光灯管提供直流倍压,使灯管起辉,经过若干秒时间后,延时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触点使灯管脱离与整流倍压电路的连接而与交流电源直接连接从而进入稳态。本装置具有起辉成功率高,能在各种恶劣情况下保证起辉,延长灯管使用寿命等优点。(*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荧光管照明的一种经改进的镇流器,尤其是通过用特定的电子线路以白炽灯光效镇流取代一般荧光管的电感镇流或电子型的电容镇流器。目前现有的荧光管的电感或电容镇流器,在荧光管的照明电路里,对其承担镇流时自身产生的纯功电能损耗(电感镇流器的铜换、铁损、电容镇流器的介质损耗等)及由感抗或者容抗在镇流中占有电网的无功电能均不能转化成光效。因此,使荧光管的照明电能利用率(功率因数)一般都较低(在0.5左右)。特别是通常使用的电感镇流器,当电源电压不足及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存在着使灯管启辉困难甚至不能启辉的缺点,由此往往使灯管因反复受大于常态工作电流的启动电流的冲击而加速光效寿命的衰减。在已有的非一般荧光灯中一如带白炽灯泡镇流的荧光灯,由于采用了白炽灯泡镇流,虽扩大了荧光灯的光效,提高了照明电能的利用率,但由于所应用电路的方式工作原理与通常电感镇流的荧光灯原则类同,且因灯管在启辉工作过种中,当启辉器双金属片触点分离时,白炽灯泡不能产生与电源电压相迭加的自感电动势,相比于采用电感或电容镇流器的荧光灯增加启辉难度,特别是对于使用了一段时间后的灯管或者当电源电压不足及环境温度低的情况下,其启辉难度更大,在实际应用上明显受到局限。有的电子型的电容镇流器,虽有较明显的在低电压情况下使灯管启辉的特点,但它们中有的由于配合灯管工作时使灯管的启动工作电流明显增大,且灯管的常态工作电流为非正弦的脉冲直流,或含有较高电率的单向脉冲电流,从而会导致灯管光效寿命加速衰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用特定的电子线路使白炽光效镇流器能在以荧光管照明的领域内可通用实施的电子光效镇器,它可作为专用器件适用于一般在使用中必须镇流的照明荧光管。本技术所述的电子光效镇流器包括光效镇流元件如白炽灯泡,与被触发的荧光灯管两端相连的以给该灯管提供暂态直流起辉电压的整流倍压电路,以及在整流倍压电路与荧光管相连接一段时间后,通过继电器触点使荧光管、白炽灯泡脱离与整流倍压电路的连接而与交流电源直接相连而进入稳态工作状态的延时控制电路。本技术所述的光效镇流器以直流倍压启辉灯管,进入由整流电路供电,以白炽灯泡为镇流元件的暂态,经过预定时间后通过延时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触点使荧光管与白炽灯泡与交流电源接通进入稳态工作。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能使荧光管在电源电压不足及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可靠启辉,而其启辉电流相比于常态工作电流无显著增加,延长灯管的相对光效寿命。下面参见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构成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构成图。参见附图1。图1中un表示交流电源;D1,D4为整流二极管,C2,C1为倍压充电电容,Z表示继电器,Z11,Z12为控制继电器Z的触点,L1表示荧光灯管,L2表示白炽灯,(4D-1)表示整流桥,(4D-2)表示提供继电器和开关电路工作的整流电源,标号40表示脉冲延时发生器,其输出控制开关电路。当电源开关S合上时,若此时A端un为正半周时,即A点为正,B点为负时,电流经两极管D4通过电容C2至B端,电容C2被充电,其极性为上正下负,其充电电压,在L1启辉前可达电源电压正弦波峰值,即1.414×un;当B端为un正半周时,即B点为正,A点为负时,电流经电容C1通过两极管D1至A端,C1被充电,其极性为下正上负,它的充电电压在L1启辉前同样可达电源电压正弦波峰值,也即1.414×un,由于C1与C2在电路上形成串联关系,即有相当于两倍电源电压峰值的直流高压通过1,4两端输出,该电压输出施加于荧光管L1的两端,促使灯管启辉,L1一经启辉,其内阻骤然下降,即能使在(4D-1)整流桥电压的作用下产生向L1供给维持灯管启辉后继续工作的直流电流。在电路上位于整流桥交流侧的白炽灯泡L2,当荧光管L1启辉后,随着(4D-1)整流桥向L1供电,所述白炽灯泡L2起着镇定L1工作电流的作用。在灯管L1起辉稳定工作若干秒后,脉冲延时发生器40发生脉冲,触发可控硅KG(也可用晶体管)导通,从而驱动继电器Z吸合,使触点1-2,4-5接点断开,1-3,4-6,接点接通,这样使(4D-1)整流桥的直流桥臂切断,灯管L1即由此时脱离整流桥的直流供电状态,使直流触发状态变成交流稳态运行。此时L1与L2变为在un作用下的直接串联的负载。为了进一步保证可靠起辉,在电源输入端和整流电路端分别并接上电容C3,C4。上述脉冲延时发生器宜在开关S合上二秒钟以上时间发生脉冲触发可控硅KG导通,以保证灯管由暂态工作输入常态工作的稳定性。参见附图2,图2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在本实例中,与图1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在白炽灯泡整流器件与其他电路装置之间设置了开关转换装置,该开关转换装置包括电容C,电阻R及两组单刀双掷开关。下面说明其工作过程。当控制开关中的连接片A与触点11,12,13连接,连接片B与触点a,b连接时,此状态电容C,电阻R全部被短路,其使用状态与实施例1所述的相同。当开关S合上后,电路进入常态工作,当使控制开关中的连接片A与11,14连接时,L2被短路,电阻R,电容C接入电路,并成为L1的镇流元件,此时,L1工作,L2不工作。当开关S合上后,电路进入常态工作。当使控制开关中的连接片B与a,c连接时,(4D-1),(4D-2)等全部被短路,只有电容C与L2接入电路,电容C成为L2的扼流电容,此时L2工作,L1不工作。这样,就实现了各种状态的控制。权利要求1.一种荧光管电子光效镇流器,包括光效镇流元件,如白炽灯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荧光管两端相连的以给该灯管提供暂态直流起辉电压和整流倍压电路,以及在所述整流倍压电路与荧光管相连接一段预定时间后,通过继电器触点使荧光管、白炽灯泡脱离与整流倍压电路的连接而与交流电源直接相连进入稳态工作的延时控制电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光效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延时控制电路包括脉冲延时发生器,整流桥,受脉冲延时发生器控制的开关器件和继电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光效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器件是可控硅器件或晶体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光效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整流倍压电路由二极管和电容构成。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电子光效镇流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白炽灯泡两端并联有一组能分别使白炽灯泡短路,荧光灯管电路短路以及白炽灯泡与荧光灯电路均工作的开关转换装置。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光效镇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开关转换装置包括电阻,电容,以及两组单刀双掷开关。专利摘要一种荧光管电子光效镇流器,包括光效镇流元件如白炽灯泡,整流倍压电路,延时控制电路。所述整流倍压电路在电源接通时,给荧光灯管提供直流倍压,使灯管起辉,经过若干秒时间后,延时控制电路控制继电器触点使灯管脱离与整流倍压电路的连接而与交流电源直接连接从而进入稳态。本装置具有起辉成功率高,能在各种恶劣情况下保证起辉,延长灯管使用寿命等优点。文档编号H05B41/16GK2069192SQ8920869公开日1991年1月9日 申请日期1989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1989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潘明道, 黄伟生 申请人:潘明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荧光管电子光效镇流器,包括光效镇流元件,如白炽灯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荧光管两端相连的以给该灯管提供暂态直流起辉电压和整流倍压电路,以及在所述整流倍压电路与荧光管相连接一段预定时间后,通过继电器触点使荧光管、白炽灯泡脱离与整流倍压电路的连接而与交流电源直接相连进入稳态工作的延时控制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明道黄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潘明道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