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坑防塌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0003]在公开号为CN216586587U的专利中便公开了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包括左支护板、右支护板、调节支撑结构和第一固定螺栓;具有支撑稳定、安装操作方便的优点。
[0004]但是如“CN216586587U”中的支护装置在使用时无法进行有效排水的缺点,在阴雨天气容易导致基坑内部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出现,不利于后续的施工进行,其次,相邻的两个支护装置之间没有设置加固装置,容易导致支护装置之间出现缝隙,容易导致基坑的侧壁因压力而导致无法对齐的情况出现,进而引起基坑侧壁不平的情况发生,并且“CN216586587U”中的支护装置无法对支护的相关组件进行收纳,导致在回收转运时占用大量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包括两个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端均升降安装有第一支护组件,板体(1)的底部转动安装有第二支护组件,板体(1)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收纳盒(2),收纳盒(2)内设置有用于挡雨的气囊帘布(15),两个板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置有用于吸水的棉板(7),板体(1)的底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5),固定柱(5)的底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孔(17),漏水孔(17)与棉板(7)适配,板体(1)的顶部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8),两个固定块(8)均位于两个第一支护组件的内侧,固定块(8)上转动安装有用于测量基坑深度的转杆(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L”字形的第一卡板(3)与颠倒的“L”字形的第二卡板(4),第一卡板(3)固定连接在两个板体(1)端部相互靠近的一侧,第二卡板(4)固定连接在两个板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第一卡板(3)与第二卡板(4)活动卡接,两个板体(1)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矩形槽(38),板体(1)的两端顶部均开设有收纳槽(27),矩形槽(38)的两端均设置有安装槽(39),安装槽(39)与收纳槽(27)连通,且安装槽(39)位于收纳槽(27)的中心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柱(5)的中心处开设有通槽,通槽贯穿固定柱(5)的顶部壁板并延伸至收纳槽(27)内,固定柱(5)远离板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体(6),漏水孔(17)位于锥体(6)的顶部,漏水孔(17)与通槽连通,棉板(7)固定连接在矩形槽(38)内,棉板(7)靠近板体(1)的一侧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棉条(26),棉条(26)固定连接在安装槽(39)内,棉条(26)的底部延伸至通槽的内底部,且棉条(26)的底部与漏水孔(17)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收纳槽(27)内的转动柱(22),收纳槽(27)的顶部两侧壁板上均开设有条形槽(36),转动柱(2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台(42),圆台(42)滑动连接在条形槽(36)内,转动柱(22)的侧边中心处壁板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丝套(23),第一丝套(23)远离转动柱(22)的一端螺纹套接有双头丝杆(25),双头丝杆(25)远离第一丝套(23)的一端螺纹套接有第二丝套(24),双头丝杆(25)的中段处设置也有多个立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土木施工基坑防塌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丝套(24)远离双头丝杆(2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台(19),其中一个板体(1)上设置的固定台(19)顶部开设有卡槽(20),另一个板体(1)上设置的固定台(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卡台(21),卡槽(20)与卡台(21)活动卡接,两个固定块(8)固定连接在两个收纳槽(27)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固定块(8)相互远离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转动槽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轴,转杆(9)转动套接在该连接轴上,转杆(9)远离连接轴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有压制台(40),压制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木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京建设工程广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