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497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涉及模温机领域。该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包括隔温仓,隔温仓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板,隔温仓内侧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内侧固定连接有放置仓,放置仓与出气板固定连接,隔温仓外侧固定连接有通风仓,降温机构外表面连接并贯通有集热管。该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启动水泵将储蓄池内侧冷却液从吸水盘吸入,通过供给管进入主管道,冷却液通过连通管进入降温机构,经过降温机构时能够将放置仓热量带走进入集热管,启动通风电机带动通风扇叶旋转对集热管进行降温,集热管内的冷却液经过导液管再次进入储蓄池,达到了冷却液循环降温的效果,解决了冷却液循环后持续升温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模温机
,具体为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模温机又叫模具温度控制机,最初应用在注塑模具的控温行业。后来随着机械行业的发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在模温机一般分水温机、油温机,控温精度可以达到
±
0.1℃,模温机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压铸、橡胶轮胎、辊筒、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各行各业。
[0003]现有的模温机在冷却过程中能够使模具进行降温,但是在长时间工作使用后就无法对模具有效的降温,为此设计了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解决了冷却液循环后持续升温和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散热较慢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包括隔温仓,隔温仓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板,隔温仓内侧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内侧固定连接有放置仓,放置仓与出气板固定连接,隔温仓外侧固定连接有通风仓,降温机构外表面连接并贯通有集热管,集热管在通风仓内侧,集热管远离降温机构的一端连接并贯通有导液管,通风仓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电机,通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扇叶,通风扇叶在通风仓内侧,隔温仓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壳,放置仓下端固定连接有控温仓,外壳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蓄池,储蓄池与到导液管连接并贯通,储蓄池内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盘,吸水盘上端固定连接并贯通有水泵,水泵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给管,供给管上端连接并贯通喷水管,喷水管贯穿控温仓,喷水管与控温仓固定连接,喷水管上端连接并贯通有连通管,连通管与降温机构连接并贯通,控温仓内侧固定连接有鼓风电机,鼓风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鼓风齿,鼓风齿外表面啮合有推动套,推动套与控温仓转动连接,推动套在供给管外侧,推动套下端固定连接有鼓风轮,鼓风轮在控温仓下方。
[0008]优选的,所述降温机构外形为“S”形缠绕的管道,管道围绕在放置仓外侧,管道一端与集热管连接并贯通,管道另一端与导液管连接并贯通。
[0009]优选的,所述通风仓外形为方筒形空壳,空壳一端固定连接有网孔板,通风电机固定在网孔板表面。
[0010]优选的,所述集热管外形为螺旋形管道,集热管固定在通风仓内侧,通风扇叶在集热管侧面。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上端为四棱锥下端为方块,外壳整体为空壳,外壳下端开设有通孔,通孔阵列在外壳四周。
[0012]优选的,所述喷水管中心为主管道,主管道与供给管连接并贯通,主管道与连通管
连接并贯通,主管道外侧连接并贯通有喷头,喷头贯穿控温仓,喷头输出端在控温仓和外壳之间。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启动水泵将储蓄池内侧冷却液从吸水盘吸入,通过供给管进入主管道,冷却液通过连通管进入降温机构,经过降温机构时能够将放置仓热量带走进入集热管,启动通风电机带动通风扇叶旋转对集热管进行降温,集热管内的冷却液经过导液管再次进入储蓄池,达到了冷却液循环降温的效果,解决了冷却液循环后持续升温的问题。
[0016]2、该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通过启动鼓风电机利用鼓风齿带动推动套旋转,使鼓风轮旋转对喷头喷出的冷却液进行降温,冷却液下落再次进入储蓄池,鼓风轮产生的气流经过控温仓和外壳之间再次进入放置仓与隔温仓之间,使降温机构受到气流吹动降温,气流从出气板排出,达到了对降温系统进行降温的效果,解决了冷却系统中冷却液散热较慢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降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集热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喷水管结构示意图。
[0021]其中,隔温仓

1、出气板

2、降温机构

3、放置仓

4、通风仓

5、网孔板

501、集热管

6、通风电机

7、通风扇叶

8、外壳

9、通孔

901、控温仓

10、吸水盘

11、水泵

12、供给管

13、喷水管

14、主管道

141、喷头

142、连通管

15、导液管

16、鼓风电机

17、鼓风齿

18、推动套

19、鼓风轮

20、储蓄池

21。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如图1

4所示,包括隔温仓1,隔温仓1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板2,隔温仓1内侧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3,降温机构3内侧固定连接有放置仓4,放置仓4与出气板2固定连接,隔温仓1外侧固定连接有通风仓5,降温机构3外表面连接并贯通有集热管6,集热管6在通风仓5内侧,集热管6远离降温机构3的一端连接并贯通有导液管16,降温机构3外形为“S”形缠绕的管道,管道围绕在放置仓4外侧,管道一端与集热管6连接并贯通,管道另一端与导液管16连接并贯通,降温机构3能够让冷却液在放置仓4外侧流通带走热量。
[0024]通风仓5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电机7,通风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扇叶8,通风仓5外形为方筒形空壳,空壳一端固定连接有网孔板501,通风电机7固定在网孔板501
表面,通风仓5能够将通风扇叶8产生的气流集中作用在集热管6表面。
[0025]通风扇叶8在通风仓5内侧,集热管6外形为螺旋形管道,集热管6固定在通风仓5内侧,通风扇叶8在集热管6侧面,集热管6能够使冷却液经过较长的冷却管道。
[0026]隔温仓1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壳9,外壳9上端为四棱锥下端为方块,外壳9整体为空壳,外壳9下端开设有通孔901,通孔901阵列在外壳9四周,外壳9能够将外侧的空气吸入,并将向上的气流集中。
[0027]放置仓4下端固定连接有控温仓10,外壳9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蓄池21,储蓄池21与到导液管16连接并贯通,储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温机降温冷却循环装置,包括隔温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温仓(1)上端固定连接有出气板(2),隔温仓(1)内侧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3),降温机构(3)内侧固定连接有放置仓(4),放置仓(4)与出气板(2)固定连接,隔温仓(1)外侧固定连接有通风仓(5),降温机构(3)外表面连接并贯通有集热管(6),集热管(6)在通风仓(5)内侧,集热管(6)远离降温机构(3)的一端连接并贯通有导液管(16),通风仓(5)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通风电机(7),通风电机(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通风扇叶(8),通风扇叶(8)在通风仓(5)内侧,隔温仓(1)下端固定连接有外壳(9),放置仓(4)下端固定连接有控温仓(10);所述外壳(9)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蓄池(21),储蓄池(21)与到导液管(16)连接并贯通,储蓄池(21)内侧固定连接有吸水盘(11),吸水盘(11)上端固定连接并贯通有水泵(12),水泵(12)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供给管(13),供给管(13)上端连接并贯通喷水管(14),喷水管(14)贯穿控温仓(10),喷水管(14)与控温仓(10)固定连接,喷水管(14)上端连接并贯通有连通管(15),连通管(15)与降温机构(3)连接并贯通,控温仓(10)内侧固定连接有鼓风电机(17),鼓风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鼓风齿(18),鼓风齿(18)外表面啮合有推动套(19),推动套(19)与控温仓(10)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风武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精驰达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