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式炉炉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671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罩式炉炉罩,其包括罩体和吊杆,所述罩体顶部设有相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吊杆、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用于穿钩的空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罩式炉炉罩吊装困难且效率低下的不足,利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来限制起吊钩的运动,使起吊钩可顺着第一导向槽的方向快速定位至吊杆,提高了吊杆上钩的概率,从而提高了吊装效率,无需高空作业,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劳动强度。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罩式炉炉罩


[0001]本技术涉及金属热处理加工设备
,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罩式炉炉罩。

技术介绍

[0002]热处理是机械电子工业生产中极其重要的工艺,指材料在固态下通过加热、保温和冷却的手段,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该工艺所用的主要加热设备就是热处理炉,热处理炉按照结构分为滚筒底炉、步进炉、手推车炉、链条炉、回转炉和罩式炉等,这些热处理炉都是通过对炉内的金属材料进行加热来改变金属材料机械性能。
[0003]在现有技术公开的一种芯式钟罩炉中,其包括外罩、底座和中心加热棒,外罩上设有便于外罩起吊的吊耳,中心加热棒固定在底座中心位置。车间生产使用的这种钟罩炉体积较大,在热处理前后都需要使用起重机来吊装罩式炉的外罩。由于外罩顶端的吊耳处于较高的位置,并且起重机起吊钩在移动过程处于游离状态而很难钩住吊耳,需要作业人员攀高将起重机的起吊钩精准勾住吊耳,整个过程不仅消耗大量人力,还影响了生产效率,而且高空作业也存在较多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罩式炉炉罩吊装困难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罩式炉炉罩,方便了起重机起吊钩的定位,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罩式炉炉罩,包括罩体和吊杆,所述罩体顶部设有相对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所述吊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吊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吊杆、所述第一导轨、所述第二导轨和所述罩体之间形成用于穿钩的空腔。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先将起重机起吊钩定位至第一导向槽内,随后使起吊钩沿着第一导向槽移动,直到起吊钩钩住吊杆,再将罩体吊起。起吊钩在移动的过程中活动范围受限,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导向下可直线移动到吊杆所在之处,提高了罩体上钩的效率,并且无需作业人员高空作业。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导轨端部和所述第二导轨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所述第一斜轨和所述第二斜轨之间形成渐窄槽,所述渐窄槽的宽度沿所述吊杆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起吊钩先定位至渐窄槽后,再沿着渐窄槽进入第一导向槽。渐窄槽的平均宽度大于第一导向槽的宽度,相较于第一导向槽更容易定位,可方便起吊钩定位至第一导向槽,从而提高作业效率。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斜轨和所述第二斜轨均凸出于所述罩体侧面。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凸出罩体侧面后,在地面上操纵起重机的作业人员可看到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凸出罩体侧面的部分,再根据第一斜轨和第二斜轨所凸出来的部分将起吊钩快速定位至渐窄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罩体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内设有相对的第三导轨和第四导轨,所述第三导轨和所述第四导轨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宽度沿所述吊杆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吊杆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上方。第二导向槽进一步缩小了起吊钩的活动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吊杆上钩的概率。
[0011]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封闭起吊钩钩口的闭锁板,所述闭锁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连接,所述闭锁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连接。当起吊钩钩住吊杆并将罩体吊起时,闭锁板上靠近吊杆的的一端与起吊钩抵接,并将起吊钩钩口封闭,避免起吊钩顺着脱钩的方向转动,从而使起吊钩在吊装罩体的过程中保持稳定。
[0012]优选的,所述吊杆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导轨转动连接,所述吊杆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导轨转动连接;所述闭锁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转动连接,所述闭锁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转动连接;所述吊杆或所述闭锁板上连接有吊绳,所述吊绳一端连接有垂块;所述罩体的侧壁上设有用于遮挡所述垂块的遮挡件,所述遮挡件上设有供所述垂块穿过的容纳腔,当所述吊杆向上转动时所述闭锁板向上转动并且所述垂块可上升至所述容纳腔内。吊杆未被吊起时,垂块位于遮挡件下方;而在起吊钩钩住吊杆并将罩体吊起的过程中,吊杆向上运动,并推动闭锁板向上转动,同时吊绳带动垂块一起向上运动,直到垂块进入容纳腔内被遮挡件挡住,地面上的作业人员看不到垂块即说明起吊钩已经顺利钩住吊杆,此时才可以继续向上吊起罩体。利用垂块提示地面上的作业人员此时吊杆的状态,避免起吊钩吊空后因需重新定位起吊钩而降低了作业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罩体侧壁上位于所述遮挡件下方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垂块的支承板。在不起吊罩体时,垂块落在支承板上,支承板可支撑垂块使得吊绳处于松弛状态,避免吊绳长期处于拉紧状态,从而延长吊绳的使用寿命。
[0014]优选的,所述闭锁板靠近所述第二导轨的一侧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呈“L”形,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闭锁板的一端与所述吊绳连接。当闭锁板向上转动时会带动吊绳和垂块一齐向上运动,当闭锁板向下转动时吊绳和垂块也向下运动。将吊绳连接在闭锁板上,防止因吊绳距离吊杆太近被起吊钩钩住而影响了垂块的位置精度。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上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设有防护腔,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防护腔内。防护罩可防止起吊钩误钩住连接部而损坏连接部。
[0016]优选的,所述吊杆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增重板和第二增重板,所述第一增重板和所述第二增重板均呈“L”形,所述第一增重板和所述第二增重板上分别设有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当所述吊杆向下运动时,所述第一抵接部和所述第二抵接部可与所述闭锁板抵接。吊杆在运动至最高点时会受到第一增重板和第二增重板的拉力,当起吊钩脱钩后吊杆会因受到第一增重板和第二增重板的拉力而向下运动复位,从而方便下一次上钩;并且,在吊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第一抵接部和第二抵接部也会向上运动至与闭锁板抵接,防止闭锁板继续向下转动,使得每次吊杆在被吊起时闭锁板都能随着吊杆的运动而运动。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来限制起吊钩的运动,使起吊钩可顺着第一导向槽的方向快速定位至吊杆,提高了吊杆上钩的概率,无需高空作业,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利用闭锁板抵住起吊钩并封闭起吊钩钩口,防止起吊钩顺着脱钩的方向转动,提高起吊钩的稳定性和起吊的安全性;使用可随着吊杆运动而运动的垂块来提示作业人员吊杆是否已上钩,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为罩体的吊装工作带来了便利。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一种罩式炉炉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空腔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4是闭锁板和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垂块与遮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第一增重件和第二增重件与吊杆的连接示意图;
[0024]图7是第一增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8是第二增重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中:1

罩体;2

吊杆;201

空腔;202

第一连接件;203

第二连接件;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包括罩体(1)和吊杆(2),所述罩体(1)顶部设有相对的第一导轨(3)和第二导轨(4),所述第一导轨(3)和所述第二导轨(4)之间形成第一导向槽(301),所述吊杆(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3)连接,所述吊杆(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4)连接;所述吊杆(2)、所述第一导轨(3)、所述第二导轨(4)和所述罩体(1)之间形成用于穿钩的空腔(2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轨(3)端部和所述第二导轨(4)端部分别设有第一斜轨(5)和第二斜轨(6),所述第一斜轨(5)和所述第二斜轨(6)之间形成渐窄槽(501),所述渐窄槽(501)的宽度沿所述吊杆(2)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轨(5)和所述第二斜轨(6)均凸出于所述罩体(1)侧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1)顶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301)内设有相对的第三导轨(7)和第四导轨(8),所述第三导轨(7)和所述第四导轨(8)之间形成第二导向槽(701),所述第二导向槽(701)的宽度沿所述吊杆(2)所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吊杆(2)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701)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封闭起吊钩钩口的闭锁板(9),所述闭锁板(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轨(3)连接,所述闭锁板(9)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轨(4)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罩式炉炉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件(202)与所述第一导轨(3)转动连接,所述吊杆(2)另一端通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根荣林素吴佳丽赵柏成李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乳源东阳光优艾希杰精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