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57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接地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包括挂钩、支座、活动夹块、驱动手柄和检测组件,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手柄从所述安装孔内伸出与所述活动夹块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活动夹块相对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电极、检测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检测电极安装在所述活动夹块上,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驱动手柄上,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接地线易被虚挂和错挂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监控接地线的挂接状态,提高作业规范性与安全性,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接地线
,尤其涉及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

技术介绍

[0002]接地线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安全工具,接地线的悬挂及拆除均有作业人员人工操作,但由于现场检修环境复杂,作业人员为快速作业完成检修,常常随意将接地线挂接在导线上,未检查悬挂是否到位,接触是否良好,往往造成使用中的接地线存在虚挂或错挂,不仅存在违规操作,而且存在安全风险,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接地线易被虚挂和错挂的缺陷,提供了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可以有效地监控接地线的挂接状态,提高作业规范性与安全性,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包括挂钩、支座、活动夹块、驱动手柄和检测组件,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手柄从所述安装孔内伸出与所述活动夹块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活动夹块相对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电极、检测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检测电极安装在所述活动夹块上,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驱动手柄上,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夹块设有夹持凹面,所述夹持凹面与所述挂钩的凹面相对,所述检测电极设置在所述夹持凹面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夹块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底面与所述驱动手柄连接,所述夹持凹面设置在所述梯形结构的顶面。
[0007]进一步地,所述挂钩的开口宽度与所述夹持凹面的开口宽度相同。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夹持凹面内设有电极压簧。
[000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电极上设有保护套。
[0010]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手柄包括外壳、移动部和转动部,所述移动部滑动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活动夹块安装在所述移动部上,所述转动部与所述移动部螺纹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移动部与所述活动夹块之间设有空心导管。
[0012]进一步地,所述挂钩和所述支座组成C形结构。
[0013]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的无线射频模块、远程网络模块和卫星定位模块。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在使用时,作业人员利用驱动手柄带动活动夹块移动,使得活动夹块逐渐靠近挂钩,将挂接导线夹持在挂钩与活动夹块之间,此时,活动夹块上的检测电极与挂接导线接触,使得检测电极、挂接导线、检测模块和挂钩构
成闭合环路,利用检测模块检测闭合环路内是否形成电流,判断是否漏电,从而检测接地线是否挂接到位,检测模块利用显示屏将检测结果显示给作业人员,作业人员能够直观地判断接地线的挂接状况,从而避免虚挂和错挂,保证作业安全,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接地线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接地线通讯转发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

挂钩;2

支座;3

活动夹块;4

检测电极;5

显示屏;6

电极压簧;7

空心导管;8

转动部;9

移动部;10

相位灯;11

充放电检测提示灯;12

数据导入二维码;13

语音提示话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包括挂钩1、支座2、活动夹块3、驱动手柄和检测组件,挂钩1安装在支座2上,支座2上设有安装孔,驱动手柄从安装孔内伸出与活动夹块3连接,挂钩1与活动夹块3相对设置,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电极4、检测模块和显示屏5,检测电极4安装在活动夹块3上,显示屏5安装在驱动手柄上,检测电极4与显示屏5分别与检测模块电连接。
[0021]需要说明的是,支座2用于分别支撑挂钩1和活动夹块3,其中,驱动手柄能够驱动活动夹块3靠近或远离挂钩1,使得挂钩1和活动夹块3能够灵活夹持挂接导线,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接地线是否悬挂到位,避免需挂和错挂,其中,检测组件的工作远离与验电笔类似,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电极4、挂接导线、检测模块和挂钩1能够构成闭合环路,根据闭合环路内是否形成电流判断是否漏电,从而检测接地线是否挂接到位,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显示屏5展示给作业人员,便于作业人员检查接地线挂接状况,从而避免虚挂和错挂,保证作业安全,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0022]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在使用时,作业人员利用驱动手柄带动活动夹块3移动,使得活动夹块3逐渐靠近挂钩1,将挂接导线夹持在挂钩1与活动夹块3之间,此时,活动夹块3上的检测电极4与挂接导线接触,使得检测电极4、挂接导线、检测模块和挂钩1构成闭合环路,利用检测模块检测闭合环路内是否形成电流,判断是否漏电,从而检测接地线是否挂接到位,检测模块利用显示屏5将检测结果显示给作业人员,作业人员能够直观地判断接地线的挂接状况,从而避免虚挂和错挂,保证作业安全,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00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对挂接导线的夹持稳定性,本实施例中,活动夹块3设有夹持凹面,夹持凹面与挂钩1的凹面相对,检测电极4设置在夹持凹面内。
[00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挂钩1和支座2组成C形结构,其中,挂钩1为弧形结构,挂钩1的弧形弯部形成了凹面,活动夹块3朝向挂钩1的一面也相应地设置夹持凹面,使得活动夹块3靠近挂钩1后,二者之间形成容纳挂接导线的夹持空间,既能够对挂接导线进行限位,避免挂接导线脱离,而且能够贴合挂接导线的结构形状,避免对挂接导线造成过度挤压,损伤挂接导线,并且优选将挂钩1的开口宽度与夹持凹面的开口宽度相同,使得夹持空间能够形成闭合空间,进一步提高对导线的夹持稳定性,避免导线偏移。同时,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活动夹块3的结构强度,优选将活动夹块3设计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的底面与驱动手柄连接,夹持凹面设置在梯形结构的顶面。
[00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检测电极4与挂接导线接触良好,从而使得形成的闭合环路连接稳定,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其特征在于,包括挂钩、支座、活动夹块、驱动手柄和检测组件,所述挂钩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驱动手柄从所述安装孔内伸出与所述活动夹块连接,所述挂钩与所述活动夹块相对设置,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电极、检测模块和显示屏,所述检测电极安装在所述活动夹块上,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驱动手柄上,所述检测电极与所述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检测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块设有夹持凹面,所述夹持凹面与所述挂钩的凹面相对,所述检测电极设置在所述夹持凹面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夹块为梯形结构,所述梯形结构的底面与所述驱动手柄连接,所述夹持凹面设置在所述梯形结构的顶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10KV智能监控接地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的开口宽度与所述夹持凹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梁永勇陈欣怡刘腾宇丁鹏池莲庆杨建勇温煜冯浩梁金喜何海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茂名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