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电机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434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领域,公开了一种燃气电机阀,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外壳、阀门机构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盖体、棘轮部、轴体以及传动部,通过一个棘轮与棘爪的结构方式和传动,实现齿条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阀封对燃气口的开闭,结构简单,相比于两个棘轮与棘爪的配合方式,减少了零部件的设置,节省了成本,并且减小了连接齿轮的外径大小,减少了占用空间,使得整体外壳的结构减小。使得整体外壳的结构减小。使得整体外壳的结构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电机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燃气电机阀。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电机阀应用于燃气表上,以对燃气表起到开启与关闭的控制,其通过阀封对燃气口的开闭控制,来实现燃气电机阀的开闭;
[0003]例如专利号为:CN216200995U中的燃气表用电机阀,其使用到了棘轮传动机构,其中,该棘轮传动机构使用到了第一棘轮箱、双棘爪以及第二棘轮箱,其通过两套棘轮与棘爪的方式进行传动,使得零部件较多,成本增加,也增加了占用空间,使得会增加整体电机阀的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电机阀,用于通过一套棘轮与棘爪的方式进行传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电机阀,包括外壳、阀门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内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盖体、棘轮部、轴体以及传动部,所述棘轮部包括棘轮以及与所述棘轮对应的棘爪,所述轴体穿过所述棘轮与所述棘爪固定连接,所述棘轮上转动连接有连接齿轮,所述轴体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连接齿轮啮合,所述盖体上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
[0006]所述阀门机构包括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0007]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轴体以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轴体以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脱离啮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门机构还包括壳体以及阀封,所述阀封与所述齿条固定连接,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燃气口,所述壳体与所述齿条之间设置有复位件。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复位件为压缩弹簧,所述复位件的一端与所述齿条相抵,所述复位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抵。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齿条与所述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波纹管。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体上固定连接有定簧片以及动簧片,所述动簧片位于所述定簧片与所述齿条之间,所述动簧片与所述齿条相抵,所述齿条朝向所述动簧片的一侧形成有弧形部。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动簧片以及所述定簧片上均设置有第一铜端子,所述第一铜端子延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卡接有与所述第一铜端子对应的第一灌胶盖,所述第一灌胶盖上开设有第一注胶孔。
[0013]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部包括电机以及齿轮组,所述电机通过所述齿轮组与所述轴体传动连接。
[00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所述齿轮组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盖体上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以及第四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五齿轮以及第六齿轮,所述轴体上固定连接有输入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
[0015]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机上引出有两个第二铜端子,所述第二铜端子延伸出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卡接有于所述第二铜端子对应的第二灌胶盖,所述第二灌胶盖上开设有第二注胶孔。
[001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与所述外壳之间可拆卸连接,并且所述外壳与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中通过一个棘轮与棘爪的结构方式和传动,实现齿条的往复运动,从而实现阀封对燃气口的开闭,结构简单,相比于两个棘轮与棘爪的配合方式,减少了零部件的设置,节省了成本,并且减小了连接齿轮的外径大小,减少了占用空间,使得整体外壳的结构减小。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朝向第一灌胶盖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朝向第二灌胶盖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中棘轮部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朝向第三转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朝向第一转轴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7是本技术中从动齿轮与齿条啮合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1、外壳;2、阀门机构;21、齿条;211、弧形部;22、壳体;221、燃气口;23、阀封;24、复位件;25、波纹管;31、盖体;311、定簧片;312、动簧片;32、棘轮部;321、棘轮、322、棘爪;33、轴体;341、电机;342、齿轮组;3421、第一转轴;3422、第二转轴;3423、第三转轴;3424、第一齿轮;3425、第二齿轮;3426、第三齿轮;3427、第四齿轮;3428、第五齿轮;3429、第六齿轮;35、连接齿轮;36、传动齿轮;37、从动齿轮;38、主动齿轮;39、输入齿轮;4、第一铜端子;5、第一灌胶盖;51、第一注胶孔;6、第二铜端子;7、第二灌胶盖;71、第二注胶孔;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27]参照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燃气电机阀,包括外壳1、阀门机构2以及设置于外壳1内的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盖体31、棘轮部32、轴体33以及传动部,棘轮部32包括
棘轮321以及与棘轮321对应的棘爪322,轴体33穿过棘轮321与棘爪322固定连接,棘轮32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齿轮35,轴体33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6,传动齿轮36与连接齿轮35啮合,盖体31上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37;
[0028]阀门机构2包括齿条21,齿条21与从动齿轮37啮合;
[0029]传动机构带动轴体33以第一方向转动,以使传动齿轮36与从动齿轮37啮合,传动机构带动轴体33以第二方向转动,以使传动齿轮36与从动齿轮37脱离啮合,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0030]第一方向可以为逆时针,第二方向可以为顺时针,当轴体33以逆时针方向转动时,会带动棘爪322逆时针转动,因棘爪322发生弹性形变能力需要一定的外力作用,一开始,棘爪322会带动棘轮321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连接齿轮35绕着轴体33逆时针公转,并且连接齿轮35会与传动齿轮36啮合,当连接齿轮35与从动齿轮37啮合时,棘轮321会受到连接齿轮35与从动齿轮37啮合产生的阻挡力,使得棘轮321停止传动,从而棘爪322发生弹性形变,棘爪322的逆时针转动不会带动棘轮321转动,但因轴体33逆时针转动会带动传动齿轮36同时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电机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阀门机构(2)以及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的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盖体(31)、棘轮部(32)、轴体(33)以及传动部,所述棘轮部(32)包括棘轮(321)以及与所述棘轮(321)对应的棘爪(322),所述轴体(33)穿过所述棘轮(321)与所述棘爪(322)固定连接,所述棘轮(321)上转动连接有连接齿轮(35),所述轴体(33)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36),所述传动齿轮(36)与所述连接齿轮(35)啮合,所述盖体(31)上转动连接有从动齿轮(37);所述阀门机构(2)包括齿条(21),所述齿条(21)与所述从动齿轮(37)啮合;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轴体(33)以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36)与所述从动齿轮(37)啮合,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轴体(33)以第二方向转动,以使所述传动齿轮(36)与所述从动齿轮(37)脱离啮合,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电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机构(2)还包括壳体(22)以及阀封(23),所述阀封(23)与所述齿条(21)固定连接,所述壳体(22)上开设有燃气口(221),所述壳体(22)与所述齿条(21)之间设置有复位件(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电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24)为压缩弹簧,所述复位件(24)的一端与所述齿条(21)相抵,所述复位件(24)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22)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气电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21)与所述壳体(22)之间可拆卸连接有波纹管(2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电机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1)上固定连接有定簧片(311)以及动簧片(312),所述动簧片(312)位于所述定簧片(311)与所述齿条(21)之间,所述动簧片(312)与所述齿条(21)相抵,所述齿条(21)朝向所述动簧片(312)的一侧形成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益阳吴建平陈征徐存毅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三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