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4355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包括:工作台,用于支撑待制膜基板;涂布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涂布辊为椭圆形涂布辊,且在涂布辊的长轴与待制膜基板垂直时,涂布辊与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在所述涂布辊的短轴与待制膜基板垂直时,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涂布辊刮涂系统,可令涂布辊的长轴与待制膜基板垂直作为初始位置,此时涂布辊与待制膜基板的距离最小,随着涂布辊向前涂布,驱动涂布辊转动,其与待制膜基板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待制膜基板前端的膜厚较薄,以在溶液量不足时,不会因为待制膜基板前端的用量过大,而导致待制膜基板后端的膜厚明显变薄的情况,保持膜厚的均匀性。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涂布辊刮涂是一种常见的溶液制膜方法,有着装备结构简单的特点,广泛应用于溶液法成膜研究领域,例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工艺中,核心吸收层钙钛矿薄膜、电子传输层、空穴传输层以及钝化层等都可以采用涂布辊刮涂的方法制备。
[0003]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涂布辊刮涂的主要装置是一根表面光滑的不锈钢材质的涂布辊101,该涂布辊101为圆柱体结构,涂布辊101的底部和待制膜基板102的上表面间隙控制在20~500μm之间。如图2所示,通过在涂布辊101的侧表面滴一定量的溶液103,溶液103流至涂布辊101和待制膜基板102的缝隙中,通过电机驱动涂布辊101向前移动,带动溶液103向前涂布,最终形成薄膜,如图3所示。
[0004]由于初始溶液量较大,若溶液量不足时,随着刮涂,溶液量减少,导致后面溶液用尽,使得薄膜前端厚度远大于后端,即膜层均匀性较差。
[0005]因此,如何在溶液量不足时,提高涂膜均匀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以在溶液量不足时,避免后端膜厚明显变薄的问题。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包括:
[0009]工作台,用于支撑待制膜基板;
[0010]涂布辊,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所述涂布辊为椭圆形涂布辊,且在所述涂布辊的长轴与所述待制膜基板垂直时,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在所述涂布辊的短轴与所述待制膜基板垂直时,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0011]涂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涂布辊沿所述工作台移动,以实现膜层的涂布;
[0012]间距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涂布辊转动,以调节涂布辊与所述待制膜基板的间距。
[0013]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涂布辊受所述涂布驱动装置的驱动由涂布始点位置移动至涂布终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涂布辊受间距驱动装置的驱动,转动范围不大于90
°

[0014]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不大于待制膜厚度的公差。
[0015]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第一间距d1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小于
50微米。
[0016]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第一间距d1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在5微米

15微米之间。
[0017]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涂布辊处于涂布始点位置时,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所述涂布辊处于涂布终点位置时,所述涂布辊与所述待制膜基板的间距为终点间距d2,所述终点间距d2大于所述第一间距d1,且小于所述第二间距。
[0018]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第一间距d1、所述终点间距d2和所述第二间距均介于20微米~500微米之间。
[0019]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导向轨道,所述涂布辊的旋转轴支撑于所述导向轨道上。
[0020]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涂布驱动装置为直线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涂布辊沿所述导向轨道移动;
[0021]所述间距驱动装置为与所述涂布辊的旋转轴传动连接的旋转驱动电机,以带动所述涂布辊转动。
[0022]可选地,在上述涂布辊刮涂系统中,所述涂布辊为不锈钢涂布辊。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涂布辊刮涂系统,在工作台上设置有涂布辊,在需要制膜时,需要将待制膜基板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将涂布辊的侧表面滴一定量的溶液,溶液流至涂布辊和待制膜基板的缝隙中,然后通过涂布驱动装置驱动涂布辊由待制膜基板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转动移动,继而将溶液摊平在待制膜基板的上表面,在涂布辊移动过程中,间距驱动装置驱动涂布辊转动,以调节涂布辊与待制膜基板的间距。由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涂布辊为椭圆形涂布辊,因此在涂布辊转动时,其与待制膜基板的间距是变化的。可令涂布辊的长轴与待制膜基板垂直作为初始位置,此时涂布辊与待制膜基板的距离最小,随着涂布辊转动,其与待制膜基板的距离逐渐增大,使得待制膜基板前端的膜厚较薄,以在溶液量不足时,不会因为待制膜基板前端的用量过大,而导致待制膜基板后端的膜厚明显变薄甚至为0的情况,保持膜厚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涂布辊涂布前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涂布辊涂布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涂布辊涂布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辊刮涂系统的俯视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辊刮涂系统的主视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辊涂布前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涂布辊涂布后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的各项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0033]101为涂布辊;
[0034]102为待制膜基板;
[0035]103为溶液;
[0036]104为导向轨道;
[0037]105为旋转轴;
[0038]106为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39]本专利技术的核心在于提供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以在溶液量不足时,避免后端膜厚明显变薄的问题。
[004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1]如图4

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包括工作台106、涂布辊101、涂布驱动装置和间距驱动装置。
[0042]其中,工作台106用于支撑待制膜基板102,具体的可在工作台106上设置相应的定位装置,以对待制膜基板102进行定位固定,防止在制膜过程中,待制膜基板102发生移动。
[0043]涂布辊101可转动的设置于工作台106,即涂布辊101可受间距驱动装置的驱动,在工作台106上转动。涂布辊101为椭圆形涂布辊,即涂布辊101的外表面为椭圆形。
[0044]涂布辊101在涂布时,受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辊刮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106),用于支撑待制膜基板(102);涂布辊(101),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106),所述涂布辊(101)为椭圆形涂布辊,且在所述涂布辊(101)的长轴与所述待制膜基板(102)垂直时,所述涂布辊(101)与所述待制膜基板(102)的间距为第一间距d1,在所述涂布辊(101)的短轴与所述待制膜基板(102)垂直时,所述涂布辊(101)与所述待制膜基板(102)的间距为第二间距,所述第一间距d1小于所述第二间距;涂布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涂布辊(101)沿所述工作台(106)移动,以实现膜层的涂布;间距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涂布辊(101)转动,以调节涂布辊(101)与所述待制膜基板(102)的间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辊刮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布辊(101)受所述涂布驱动装置的驱动由涂布始点位置移动至涂布终点位置的过程中,所述涂布辊(101)受间距驱动装置的驱动,转动范围不大于90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辊刮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不大于待制膜厚度的公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布辊刮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间距d1和所述第二间距的差值小于50微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布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伏李新连杨永军肖平赵东明赵志国叶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华能青海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