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282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所述大电流导流板设置在随动压接线装置上,大电流导流板的一端与一次导线连接,另一端通过随动压接线装置与高压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连接,且所述大电流导流板包括大电流导流板本体和气流槽盖板,大电流导流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盖板槽,气流槽盖板通过盖板安装孔固定连接在大电流导流板本体上表面的矩形盖板槽上,所述矩形盖板槽内还开设有U型的冷却气体过流槽,冷却气体过流槽内输入有高压冷却气体,高压冷却气体在经过冷却气体过流槽后带走高压电流互感器流过大电流时大电流导流板上产生的热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输入冷却气体来实现对于大电流导流板的散热,从而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从而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从而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


[0001]本技术涉及高压电流互感器
,尤其是指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导流板上存在有两个接触点,分别与高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接线端以及一次导线接触,接触点上对应的接触电阻会在大电流的作用下产生热量。一般会在高压电流互感器的一次接线端与导流板之间还设置有金属软垫,金属软垫起到了填缝剂的作用,能够通过增加接触面积来实现减小接触电阻的目的,但也因为金属软垫的存在,使得导流板上因接触电阻所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去。如不对导流板上产生的热量进行有效散热,导流板的温度会在长时间连续工作中不断升高,使得导流板接触面的氧化速度加快,从而影响到导流板以及一次导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能够通过输入冷却气体来实现对于大电流导流板的散热,并通过增设冷却气体过流槽来提高冷却气体的散热效果,能够解决大电流导流板运行过程中易受压接电阻影响而升温,导致其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问题,使得大电流导流板在运行过程中能够有效散热,从而有效提高其使用寿命。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设置在随动压接线装置上,大电流导流板的一端与一次导线连接,另一端通过随动压接线装置与高压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连接,所述大电流导流板包括大电流导流板本体和气流槽盖板,大电流导流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盖板槽,气流槽盖板通过盖板安装孔固定连接在大电流导流板本体上表面的矩形盖板槽上,所述矩形盖板槽内还开设有U型的冷却气体过流槽,冷却气体过流槽内输入有高压冷却气体,高压冷却气体在经过冷却气体过流槽后带走高压电流互感器流过大电流时大电流导流板上产生的热量。
[0006]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气体过流槽的侧边开有若干个尺寸不同的凹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矩形盖板槽的深度为3mm,且矩形盖板槽和气流槽盖板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气体过流槽底部还设置有等间距的若干个散热透气孔。
[0009]进一步的,所述高压冷却气体的进气口设置在大电流导流板本体的侧边,进气口上连接有气管快速接头,气管快速接头输出不同气压的高压冷却气体,高压冷却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冷却气体过流槽。
[0010]进一步的,高压冷却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冷却气体过流槽后,从冷却气体过流槽底部的散热透气孔排出。
[0011]进一步的,冷却气体过流槽的侧边还开设有若干个金属软垫安装孔,大电流导流板通过金属软垫安装孔与金属软垫连接,金属软垫设置在高压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与导流板之间,大电流导流板上流经的大电流通过金属软垫进入互感器一次接线端。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开设U型的冷却气体导流槽来实现高压冷却气体在大电流导流板内的流动,从而通过高压冷却气体来达到对大电流导流板降温的目的。且在冷却气体导流槽侧边开有不同尺寸的凹槽,来进一步增加冷却气体与导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达到提高降温效果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流导流板与一次导线、随动压接线装置以及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连接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压接气缸,2、随动弹簧,3、热敏传感器,4、一次导线,5、大电流导流板,51、大电流导流板本体,52、气流槽盖板,53、矩形盖板槽,54、盖板安装孔,55、冷却气体过流槽,56、连接固定孔,57、散热透气孔,58、进气口,59、金属软垫安装孔,510、随动弹簧通过孔,6、高压电流互感器,7、金属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
[0018]实施例:
[0019]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设置在随动压接线装置上,大电流导流板5的一端与一次导线4连接,另一端通过随动压接线装置与高压电流互感器6一次接线端连接,具体的,大电流导流板与一次导线、随动压接线装置以及高压电流互感器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随动压接线装置包括压接气缸1、随动弹簧2以及热敏传感器3,一次导线具体连接在大电流导流板的上表面右侧,高压电流互感器设置在大电流导流板底部,通过金属软垫与大电流导流板连接。
[0020]具体的,金属软垫由多股紫铜编制而成,能够在大电流导流板以及高压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之间起到填缝剂的作用。
[0021]如图2所示,所述大电流导流板包括大电流导流板本体51和气流槽盖板52,大电流导流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盖板槽53,气流槽盖板通过盖板安装孔54固定连接在大电流导流板本体上表面的矩形盖板槽上,所述矩形盖板槽内还开设有U型的冷却气体过流槽55,冷却气体过流槽内输入有高压冷却气体,高压冷却气体在经过冷却气体过流槽后带走高压电流互感器流过大电流时大电流导流板上产生的热量。
[0022]大电流导流板在通过随动压接线装置与高压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侧连接时,通过随动弹簧通过孔510实现与随动压接线装置的连接。
[0023]气流槽盖板通过盖板安装孔连接在矩形盖板槽上时,具体通过螺丝等连接件实现固定连接。
[0024]大电流导流体本体的上表面右侧还开有一个连接固定孔56,一次导线通过连接固
定孔与大电流导流体连接。
[0025]所述冷却气体过流槽的侧边开有若干个尺寸不同的凹槽。
[0026]通过开设不同尺寸的凹槽能够增加高压冷却气体与大电流导流板之间的接触面积,高压冷却气体在冷却气体导流槽内流动可以带走更多大电流导流板上产生的热量,其降温散热的效果更好。
[0027]所述矩形盖板槽的深度为3mm,且矩形盖板槽和气流槽盖板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
[0028]通过设置密封圈以及矩形盖板槽能够避免高压冷却气体向上反方向漏气,从而更好地保障高压冷却气体的降温效果。
[0029]所述冷却气体过流槽底部还设置有等间距的若干个散热透气孔57。
[0030]所述高压冷却气体的进气口58设置在大电流导流板本体的侧边,进气口上连接有气管快速接头,气管快速接头输出不同气压的高压冷却气体,高压冷却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冷却气体过流槽。
[0031]通过调节高压冷却气体的气压能够增加气流量,从而起到加快冷却速度的作用,因此能够根据电流情况来设置高压冷却气体的气压,从而更好地进行大电流导流板的降温。
[0032]高压冷却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冷却气体过流槽后,从冷却气体过流槽底部的散热透气孔排出。
[0033]散热透气孔与金属软垫7接触,高压冷却气体在通过散热透气孔排出时,能够经过金属软垫缝隙,从而带走金属软垫上因接触电阻而产生的热量。
[0034]冷却气体过流槽的侧边还开设有若干个金属软垫安装孔59,大电流导流板通过金属软垫安装孔与金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设置在随动压接线装置上,大电流导流板的一端与一次导线连接,另一端通过随动压接线装置与高压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大电流导流板本体和气流槽盖板,大电流导流板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盖板槽,气流槽盖板通过盖板安装孔固定连接在大电流导流板本体上表面的矩形盖板槽上,所述矩形盖板槽内还开设有U型的冷却气体过流槽,冷却气体过流槽内输入有高压冷却气体,高压冷却气体在经过冷却气体过流槽后带走高压电流互感器流过大电流时大电流导流板上产生的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气体过流槽的侧边开有若干个尺寸不同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控制的大电流导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盖板槽的深度为3mm,且矩形盖板槽和气流槽盖板之间还设置有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度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飞卢晓雄张洁陈凯华张吟妹郭大琦程一鸣程宇吴庚尧陈佳马笛钟超李青雪万亦如吴觅旎胡三影金晨余小梦吴昊陈超芳李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杭州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