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0425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该方法包括:利用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箱梁的底部数据;以不同角度和站点获取箱梁的外形数据,并根据外形数据和底部数据得到箱梁的三维数据;对三维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场景渲染,以得到三维场景模型;根据三维场景模型计算出箱梁的各参数数据,并将各参数数据输出至模板文件中,以生成箱梁的全尺寸数据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维场景模型实现箱梁的全尺寸检测;通过三维场景模型的方式,节约人力成本、降低人工安全系数,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据测量
,特别涉及一种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BIM设计自上世纪90年代末被引入替代2D

CAD设计至今已经10多年,过去通常我们称之为钢结构三维实体建模,其作用也通常停留在建模和出图过程中,设计人员常常关注的是建模和出图过程的效率,但随着建筑业BIM概念越来越被推广、研究和应用,钢结构BIM软件商也越来越注重输出信息接口的标准化,一方面足以支撑对建筑BIM的协同,另一方面BIM模型本身包含的信息在后续钢结构制作厂家内的管理和制作流程中的完整应用也正被充分重视、研究、应用和拓展中。
[0003]目前还缺乏对梁架大构件尺寸检测系统成熟的应用,但总体可以划分为三种方法:1、人工测量:传统测量手法如钢卷尺、L尺、角尺等;2、基于单点测量的传统光学测绘设备:全站仪、水准仪等;3、基于三维扫描光学测量方法:三维激光扫描仪。
[0004]采用三维扫描的技术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全站仪方式获取数据困难的弊端,但是目前的采用的三维扫描技术存在扫描距离和精度上的限制。对于一些要求精度高或者构件尺寸大的项目,三维扫描的方式就不能作为一个可选的手段。其次,目前的梁架大构件检测技术都缺乏一个专业的检测平台软件,检测技术需要根据经验,缺乏科学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以至少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0006]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包括:
[0007]利用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底部数据;
[0008]以不同角度和站点获取所述箱梁的外形数据,并根据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
[0009]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场景渲染,以得到对应的三维场景模型;
[0010]根据所述三维场景模型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各参数数据,并将各所述参数数据输出至模板文件中,以生成所述箱梁的全尺寸数据表。
[0011]进一步的,利用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底部数据的步骤包括:
[0012]将支座板放置于所述箱梁的底部支座,并通过所述工装架设方法在所述箱梁的底部放置标准球;
[0013]根据所述标准球对所述箱梁进行球心拟合,以得到所述箱梁的跨度、底板宽度以及底板厚度。
[0014]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的步骤包
括:
[0015]通过匹配算法将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进行点云匹配以及点云配准,以得到对齐点云数据;
[0016]将所述对齐点云数据进行整体变换,以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
[0017]进一步的,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的步骤包括:
[0018]利用KNN算法对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进行分析,并清除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中的异常点,以实现噪声去除;
[0019]设置抽稀参数,并利用所述抽稀参数对噪声去除后的三维数据进行抽稀,以得到抽稀处理后的三维数据。
[002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箱梁全尺寸检测系统,包括:
[0021]底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利用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底部数据;
[0022]数据拼接模块,用于以不同角度和站点获取所述箱梁的外形数据,并根据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
[0023]场景渲染模块,用于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场景渲染,以得到对应的三维场景模型;
[0024]数据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三维场景模型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各参数数据,并将各所述参数数据输出至模板文件中,以生成所述箱梁的全尺寸数据表。
[0025]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数据获取模块包括:
[0026]工装架设单元,用于将支座板放置于所述箱梁的底部支座,并通过所述工装架设方法在所述箱梁的底部放置标准球;
[0027]底部数据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标准球对所述箱梁进行球心拟合,以得到所述箱梁的跨度、底板宽度以及底板厚度。
[0028]进一步的,所述数据拼接模块包括:
[0029]点云对齐单元,用于通过匹配算法将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进行点云匹配以及点云配准,以得到对齐点云数据;
[0030]数据拼接单元,用于将所述对齐点云数据进行整体变换,以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
[0031]进一步的,所述场景渲染模块包括:
[0032]噪声去除单元,用于利用KNN算法对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进行分析,并清除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中的异常点,以实现噪声去除;
[0033]数据抽稀单元,用于设置抽稀参数,并利用所述抽稀参数对噪声去除后的三维数据进行抽稀,以得到抽稀处理后的三维数据。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
[0035]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的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
[003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箱梁的底部数据,并将该底部数据和不同角度和站点获取的外形数据进行数据拼接,以得到箱梁的三维
数据,对三维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并对精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三维场景渲染,以得到三维场景模型,通过三维场景模型实现箱梁的全尺寸检测;通过三维场景模型的方式,节约人力成本、降低人工安全系数,提升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2为图1中步骤S101的详细流程图;
[0039]图3为图1中步骤S102的详细流程图;
[0040]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箱梁的外形数据的扫描位置图;
[0041]图5为图1中步骤S103的详细流程图;
[0042]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箱梁全尺寸检测系统的结构框图;
[0043]图7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中计算机的结构框图。
[004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4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利用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底部数据;以不同角度和站点获取所述箱梁的外形数据,并根据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并根据处理后的点云数据进行三维场景渲染,以得到对应的三维场景模型;根据所述三维场景模型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各参数数据,并将各所述参数数据输出至模板文件中,以生成所述箱梁的全尺寸数据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底部数据的步骤包括:将支座板放置于所述箱梁的底部支座,并通过所述工装架设方法在所述箱梁的底部放置标准球;根据所述标准球对所述箱梁进行球心拟合,以得到所述箱梁的跨度、底板宽度以及底板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匹配算法将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进行点云匹配以及点云配准,以得到对齐点云数据;将所述对齐点云数据进行整体变换,以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梁全尺寸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三维数据进行精细化处理的步骤包括:利用KNN算法对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进行分析,并清除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中的异常点,以实现噪声去除;设置抽稀参数,并利用所述抽稀参数对噪声去除后的三维数据进行抽稀,以得到抽稀处理后的三维数据。5.一种箱梁全尺寸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利用工装架设方法计算出所述箱梁的底部数据;数据拼接模块,用于以不同角度和站点获取所述箱梁的外形数据,并根据所述外形数据和所述底部数据得到所述箱梁的三维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郴章新生曹少华李强王明刚黄敏彭涛孙永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江西悦途工程测绘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