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4037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沉淀池的边沿设置有安置环,安置环上设置有支撑环,支撑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转子轴贯穿支撑环并连接有丝杠,支撑环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且移动板螺接丝杠,移动板的底部通过连接柱连接有汇集盒,汇集盒的底部前后均匀连通有排液框且排液框上均匀设有排液孔。当混凝液加压设备运行时,通过连接软管将液体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排至汇集盒内,排液框呈与沉淀池内壁前后面度倾斜设置,因此排液框左右移动过程中,排液框宽面实质对水源具有冲抵的效果,而水源经过排液框之间后,经过排液框的斜向分流,使得排液框左右移动覆盖区域的水源呈交叉流体融合,从而加速液体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与水源混均。分子混凝剂与水源混均。分子混凝剂与水源混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


[0001]本技术属于城乡供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城乡供水工程,依托就近水域和地下水,经过去杂和杀菌工艺后,通过加压输送设备输送至各个用户,而由于原水中存在一定的微粒杂质,杀菌工艺执行前还需要抽入沉淀池中进行混凝作业,即向沉淀池中加入液体无机高分子混凝剂,通过液体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快速对微粒杂质凝结,加速沉淀,处理后的上层水源即可进行杀菌工艺中进行杀菌。而实际向沉淀池投放液体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时,多采用混凝液加压设备从存储罐中抽取,并通过沉淀池边围定点位置喷至沉淀池中,造成液体无机高分子混凝剂未能有效混均在沉淀池的水源中,混凝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凝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的边沿设置有安置环,所述安置环上设置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子轴贯穿支撑环并连接有丝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1),所述沉淀池(1)的边沿设置有安置环(2),所述安置环(2)上设置有支撑环(3),所述支撑环(3)的一侧设置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转子轴贯穿支撑环(3)并连接有丝杠(6),所述支撑环(3)内滑动设置有移动板(8)且移动板(8)螺接丝杠(6),所述移动板(8)的底部通过连接柱(9)连接有汇集盒(10),所述汇集盒(10)的底部前后均匀连通有排液框(11)且排液框(11)上均匀设有排液孔(12),所述汇集盒(10)的两侧连通有通液管(13)且通液管(13)连通有通入筒(14),所述通入筒(14)的一侧连通有进液管(15)且进液管(15)的一端连接有连接软管(16),所述连接软管(16)与外设混凝液加压设备排液管连接,所述电机(5)通过控制机构而控制其转子轴正反转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置环(2)的底部环向均匀设置有插柱(4)且插柱(4)插入地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3)的一侧设有轴承孔,所述轴承孔内设置有轴承(7),所述丝杠(6)的一端中心位置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过盈插入轴承(7)的内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3)内连接有滑杆(141),所述滑杆(141)贯穿移动板(8)内设有的滑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的一侧连接有排液管(101),所述排液管(101)穿出地面并与污水泵的吸入端连接,所述污水泵的排出端连接有排污管且排污管插入充渣池,所述支撑环(3)上设置有排水管(301),所述排水管(301)的一端连接有蝶阀(302),所述蝶阀(302)的进水端连接有通水管(303),所述通水管(303) 连接水泵的排出端,所述水泵的吸入端连接有吸污管,所述吸污管插入水源蓄积池。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乡供水高效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安置环(2)的底部两侧均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行程开关(17),所述安置环(2)的一侧位置设置有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潘宁熊伟刘芳芳
申请(专利权)人:汉中汇鑫祥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