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逸专利>正文

静电除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0381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9 19:17
一种静电除污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电源供应模块及一静电吸附模块,所述壳体包含一本体及一第一盖板,所述本体内部具有一第一空间及一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盖板枢设于所述本体并能封闭或开启所述侧开口;所述电源供应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所述静电吸附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中,与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电性连接,用以净化空气;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由包含比重小于金属的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由包含金属的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由包含金属的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由包含金属的材料制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除污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与空气过滤的设备有关;特别是指一种静电除污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已知近年来,空气污染日渐严重,除了造成环境上伤害之外,空气中的细微粒容易影响人们的健康。为了维护环境以及人们的健康,业者陆续于气体排放管道中增设空气净化装置以使排放气体符合空气排放的标准。
[0003]以一种应用于锅炉排放管道中的静电除污装置为例,所述静电除污装置系用以过滤空气中的油烟微粒,所述静电除污装置包含有一静电电极板组合设置于一壳体当中,空气经由壳体的一入风口进入壳体内,当空气中的油烟微粒经过静电电极板组合的高电压区时,形成带电粒子,这些带电粒子往低电压区移动并吸附于静电电极板组合的集尘区,进而使得不具油烟微粒的空气通过集尘区后自壳体的一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达到净化空气的效果。
[0004]然而,多数静电除污装置的机壳是以重量较重的金属材质制成,不仅加工程序繁杂,也不利于搬运或是安装,因此,现有的静电除污装置仍有待改善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除污装置能利于搬运或是安装。
[0006]缘以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静电除污装置,包含一壳体、一电源供应模块及一静电吸附模块,所述壳体包含一本体及一第一盖板,所述本体内部具有一第一空间及一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盖板枢设于所述本体并能封闭或开启所述侧开口;所述电源供应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所述静电吸附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中,与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电性连接,用以净化空气;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由包含比重小于金属的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由包含金属的材料制成。
[0007]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当空气经所述静电吸附模块后,灰尘或是油烟微粒能吸附于所述静电吸附模块上进而达到利于清除灰尘或是油烟微粒及消除异味的功效,除此之外,通过所述第一盖板由包含比重小于金属的材料制成能大幅降低静电除污装置整体重量以利于搬运或是安装。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的正视图。
[000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的立体图。
[001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的立体图。
[0011]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的部分构件分解示意图。
[0012]图5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的侧视图。
[0013]图6为图1的A

A方向剖视示意图。
[0014]图7为图1的B

B方向剖视示意图。
[001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叠放至另一静电除污装置的示意图。
[0016]图9为另一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能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兹举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请参图1至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静电除污装置1,包含一壳体10、一收集盘20、一电源供应模块30以及一静电吸附模块40。
[0018]请配合图1至图6,所述壳体10包含一隔板,所述隔板12将所述壳体10的内部空间上下分隔为一第一空间R1及一第二空间R2,所述静电吸附模块40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R1中,所述电源供应模块30设置于所述壳体10上且与所述静电吸附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供应模块30包括一高电压产生器及一低电压产生器,所述静电吸附模块40包含一高电压组42及一低电压组44,所述高电压产生器与所述低电压产生器彼此绝缘,所述高电压产生器电性连接所述高电压组42,所述低电压产生器电性连接所述低电压组44,所述壳体10于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一入风口101及一出风口102,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出风口连接一抽气装置,所述静电除污装置1包含一第一滤网50及一第二滤网60,所述第一滤网50位于所述入风口101及所述高电压组42之间,所述第二滤网60位于所述出风口102及所述低电压组44之间。
[0019]借此,空气受所述抽气装置的抽取自所述壳体10的所述入风口101进入所述第一空间R1后,先经过所述第一滤网50进行初步过滤,而过滤后的细微粒再通过高电压组42并受高电压处理后成为带电粒子,随后这些带电粒子自所述高电压组42移往所述低电压组44并吸附于低电压组44的电极板的表面,而不具带电粒子的空气自电极板之间的空隙通过,再经过所述第二滤网60进行再次过滤后,由所述出风口102排出,进而达成空气净化的目的,除此之外,所述第一滤网50也能避免异物随着气流方向吸附于所述静电吸附模块40。
[0020]所述隔板12具有一贯孔121连通所述第一空间R1及所述第二空间R2,所述壳体10底部具有一开口103连通所述第二空间R2,所述收集盘20能通过所述壳体10底部的所述开口103而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R2中,且所述收集盘20的顶部开口面对所述隔板12的所述贯孔121,如此一来,当空气经所述静电吸附模块40后,吸附于所述静电吸附模块40上的灰尘或是油烟微粒受重力作用而落于所述隔板12上时,这些灰尘或是油烟微粒能经由所述贯孔121集中收集于所述收集盘20,且所述收集盘20能由所述开口103抽出清洗,进而达到利于清除灰尘或是油烟微粒及消除异味的功效。
[0021]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隔板12的顶面可以包含多个倾斜面,所述多个倾斜面自所述隔板12的周缘往所述贯孔12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以利于灰尘或是油烟微粒顺着所述多个倾斜面滑落并穿过所述贯孔121而集中收集于所述收集盘20,除此之外,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贯孔121上方设置有一金属板件122,所述金属板件122自所述隔板12顶面向上延伸,所述金属板件122具有一遮蔽面面向所述贯孔121,吸附于所述静电吸附模块40上的灰尘或是油烟微粒受重力作用而落于所述隔板12上时,这些灰尘或是油烟微粒能经由所述隔板12与所述金属板件122间的空间流入所述贯孔121并集中收集于所述收集盘20,通过所述金属板件122的设计,能避免所述收集盘20中的灰尘或是油烟微粒自所述贯孔121随气流回
流至所述第一空间R1中。
[0022]所述壳体10包含一顶座14及一底座16,所述顶座14设置于所述底座16上方,所述顶座14具有所述隔板12及所述第一空间R1,所述底座16设置于所述隔板12下方,所述底座16与所述隔板12的底面共同围设形成所述第二空间R2,且所述底座16具有所述开口103,所述底座及所述收集盘由包含比重小于金属的材料制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6及所述收集盘20由塑料材料制成,塑料材料的种类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酯(PET)、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氯乙烯(PVC)、低密度聚乙烯(LDPE)、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聚碳酸酯树脂(PC)、聚乳酸(PLA)、铁氟龙或其组合,实务上所述底座及所述收集盘也可以是由电木或是塑钢(POM)的材质制成,借此,能有效减轻所述静电除污装置的整体重量并能降低制造成本。
[0023]如图7至图8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除污装置,包含:一壳体,包含一本体及一第一盖板,所述本体内部具有一第一空间及一侧开口,所述侧开口连通所述第一空间,所述第一盖板枢设于所述本体并能封闭或开启所述侧开口;一电源供应模块,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以及一静电吸附模块,设置于所述第一空间中,与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电性连接,用以净化空气;其中,所述第一盖板由包含比重小于金属的材料制成,所述本体由包含金属的材料制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除污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含一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背对所述侧开口的一侧具有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盖板枢设于所述第一盖板且能封闭或开启所述安装槽的槽口,所述第二盖板由包含比重小于金属的材料制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静电除污装置,其中,包含一收集盘,其中所述壳体包含一顶座及一底座,所述顶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所述顶座具有所述本体、所述第一盖板及所述第二盖板,所述底座具有一第二空间,所述收集盘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中,其中所述顶座包含一连接件,所述顶座及所述底座通过所述连接件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一盖板以可拆离的方式连接于所述本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除污装置,其中,所述底座及所述收集盘由包含比重小于金属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盖板、所述第二盖板、所述底座及所述收集盘由包含抗紫外光的材料制成。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除污装置,其中,所述连接件包含一套筒及一螺栓,所述本体包含一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上下分隔为所述第一空间及所述第二空间,所述隔板具有一第一安装孔,所述底座包含一上板与一下板,所述第二空间位于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之间,所述上板的顶面与所述隔板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底座的所述上板具有一第三安装孔,所述螺栓的螺杆能依序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及所述第三安装孔后穿设于所述套筒中与所述套筒的内螺纹螺合。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静电除污装置,其中,所述顶座包含一顶板,所述顶板具有一第二安装孔,所述底座的所述下板具有一第四安装孔,所述静电除污装置的底部与另一静电除污装置的顶部连接时,能通过另一螺栓的螺杆依序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逸
申请(专利权)人:徐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