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49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属于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封盖、弹力阻液盖、管路盖、管路总成、中间热交换器总成、大滤网和回油孔滤网。管路总成的内部通过沿轴向设置的管壁分隔有进气腔、气液分离腔和内热交换腔,管路总成在与进气腔对应的外侧壁下部设置有回油孔。内热交换腔位于筒体的中轴线处,内热交换腔的外部有内向外依次为气液分离腔和进气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内腔换热的方式,由于内热交换腔远离筒壁因此受外界的温度影响小,中间热交换器总成采用了微通道的翅片结构,散热更好。弹力阻液盖起到收集液体并通过设置的分液筋保证液体分布均匀,以确保液体充分气化。保液体充分气化。保液体充分气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


[0001]本技术属于气液分离器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做为空调介质,其本身具有的特性是:在制冷时温度越低能效越高,在高于35℃的时候它的能效比低于制冷剂R134A。目前,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都采用内腔存液,外腔换热的方式,因筒体会从外界吸热从而对热交换产生巨大影响,在制冷时由于外界温度的影响很难把冷媒降到35
°
以下,导致换热效率极低,回油效果差。加上现有的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布局不合理使各通道大小不一,增加流阻。另外,外腔换热的换热方式采用螺旋管方式,重量大、换热面积小,已经不适应现代车用空调应用。
[0003]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用于解决现有的二氧化碳气液分离器都采用内腔存液,外腔换热的方式流阻大、换热面积小、重量大等技术问题。
[0005]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封盖、弹力阻液盖、管路盖、管路总成、中间热交换器总成、大滤网和回油孔滤网,
[0006]所述筒体与封盖固定连接形成气液分离器的腔体,腔体上部设置低压进口和高压出口,腔体下部设置有低压出口和高压进口;所述弹力阻液盖的外周间隔均匀地设置有弹力片,弹力阻液盖位于腔体的内顶部并且弹力片与腔体的内顶部抵接;
[0007]所述管路盖的上部与弹力阻液盖固定连接并承接弹力阻液盖流下的液体,管路盖的下部与管路总成固定连接,管路盖的上部设置有回油槽;所述回油槽为镂空的窄槽,回油槽连通管路盖的上部与管路总成的内热交换腔;
[0008]所述管路总成的下部与大滤网固定连接,管路总成的下边缘与封盖卡接,管路总成与筒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管路总成的内部通过沿轴向设置的管壁分隔有进气腔、气液分离腔和内热交换腔,管路总成在与进气腔对应的外侧壁下部设置有回油孔504;所述内热交换腔位于筒体的中轴线处,内热交换腔的外部有内向外依次为气液分离腔和进气腔;所述进气腔的上部与筒体的内腔连通,进气腔的下部与气液分离腔的下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腔的上部与内热交换腔连通;所述中间热交换器总成固定安装在内热交换腔中并与内热交换腔的侧壁留有间隙,中间热交换器总成的上部管路依次贯穿管路盖、弹力阻液盖后与高压出口连接,中间热交换器总成的下部管路贯穿大滤网后与高压进口固定连接;所述回油孔滤网设置在回油孔504的外部;所述低压进口与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低压出口与内热交换腔的下部连通。
[0009]所述中间热交换器总成包括高压进口管、分流压板、集聚管Ⅱ、微通道、翅片、散热
护板、双排连接管、堵头压板、集聚管Ⅰ和高压出口管;所述散热护板通过焊接形成具有上下两层的双面蒸发换热腔;所述双面蒸发换热腔中每面的蒸发换热腔中均设置有翅片和微通道;所述微通道横向设置在蒸发换热腔的中部,微通道的两侧分别与翅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翅片另一侧与相邻的散热护板固定连接;所述双排连接管的侧壁同时与上下两层的双面蒸发换热腔的一侧对应固定连接,双排连接管的两端口分别与堵头压板固定连接;所述集聚管Ⅱ的侧壁与下层双面蒸发换热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集聚管Ⅱ的上端口为封口结构,集聚管Ⅱ的下端口通过分流压板与高压进口管固定连接;所述集聚管Ⅰ的侧壁与上层双面蒸发换热腔的另一侧固定连接,集聚管Ⅰ的下端口为封口结构,集聚管Ⅰ的上端口通过分流压板与高压出口管固定连接;所述高压进口管与高压进口插接并在插接处通过O型圈密封;所述高压出口管与高压出口插接并在插接处通过O型圈密封。
[0010]所述弹力阻液盖的中部设置有腰形孔,弹力阻液盖的一侧设置有安装中间热交换器总成的豁口,弹力阻液盖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分液筋。
[0011]所述管路盖的上部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安装柱、位于安装柱两侧的导流槽、导流防阻凸起以及凸起锥度圆孔;所述安装柱和导流槽同时贯穿弹力阻液盖的腰形孔并与腰形孔配合连接;所述导流槽的上部与弹力阻液盖的上部连通,导流槽的下部与管路盖的上部连通;所述回油槽位于导流槽的下方;所述导流防阻凸起位于气液分离腔与内热交换腔的上部连通处的上方;所述凸起锥度圆孔与中间热交换器总成上设置的高压出口管过盈连接。
[0012]所述内热交换腔的横截面为矩形结构,内热交换腔的一个长边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气液分离腔和进气腔,或者,内热交换腔的两个长边的外部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气液分离腔和进气腔。
[0013]所述内热交换腔的横截面为圆形,内热交换腔的一侧外部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气液分离腔和进气腔,或者内热交换腔的两侧外部均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气液分离腔和进气腔。
[0014]所述内热交换腔的横截面为圆形,内热交换腔的外部内向外依次同轴设置气液分离腔和进气腔。
[0015]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公开的气液分离器将内热交换腔设置在筒体的中央,由于内热交换腔远离筒壁因此受外界的温度影响小,中间热交换器总成安装在内热交换腔中,蒸发换热均在内热交换腔中完成。中间热交换器总成采用上下两层的双面蒸发的结构,每个蒸发换热腔中都采用了微通道包裹翅片结构,加上进口和出口管路均采用铝合金一体结构,增大了散热面积,散热性更好。上述结构特点重复保证了内热交换腔内的气体升温气化效果好,使低温低压过来的气态冷媒温度更低。能获得更高的能效比。
[0017]在制热时低温低压过来的气态冷媒能够快速提升温度,能使凝结的液态微粒充分气化,进行能量转换,以获得更高的热量,使热效率更高。相对于传统螺旋外管的换热方式,本技术具有绝对的高效换热优势。
[0018]导流槽起到导油作用外,还有与弹力阻液盖的固定作用。回油槽为镂空的窄槽,液体冷媒在回油槽上形成一侧薄膜,在负压作用下直接吸入内热交换腔中,达到快速回油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0022]图3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中弹力阻液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中弹力阻液盖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9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筒体(1)、封盖(2)、弹力阻液盖(3)、管路盖(4)、管路总成(5)、中间热交换器总成(6)、大滤网(7)和回油孔滤网(8),所述筒体(1)与封盖(2)固定连接形成气液分离器的腔体,腔体上部设置低压进口(101)和高压出口(102),腔体下部设置有低压出口(201)和高压进口(202);所述弹力阻液盖(3)的外周间隔均匀地设置有弹力片(301),弹力阻液盖(3)位于腔体的内顶部并且弹力片(301)与腔体的内顶部抵接;所述管路盖(4)的上部与弹力阻液盖(3)固定连接并承接弹力阻液盖(3)流下的液体,管路盖(4)的下部与管路总成(5)固定连接,管路盖(4)的上部设置有回油槽(405);所述回油槽(405)为镂空的窄槽,回油槽(405)连通管路盖(4)的上部与管路总成(5)的内热交换腔(503);所述管路总成(5)的下部与大滤网(7)固定连接,管路总成(5)的下边缘与封盖(2)卡接,管路总成(5)与筒体(1)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管路总成(5)的内部通过沿轴向设置的管壁分隔有进气腔(501)、气液分离腔(502)和内热交换腔(503),管路总成(5)在与进气腔(501)对应的外侧壁下部设置有回油孔(504);所述内热交换腔(503)位于筒体的中轴线处,内热交换腔(503)的外部有内向外依次为气液分离腔(502)和进气腔(501);所述进气腔(501)的上部与筒体(1)的内腔连通,进气腔(501)的下部与气液分离腔(502)的下部连通;所述气液分离腔(502)的上部与内热交换腔(503)连通;所述中间热交换器总成(6)固定安装在内热交换腔(503)中并与内热交换腔(503)的侧壁留有间隙,中间热交换器总成(6)的上部管路依次贯穿管路盖(4)、弹力阻液盖(3)后与高压出口(102)连接,中间热交换器总成(6)的下部管路贯穿大滤网(7)后与高压进口(202)固定连接;所述回油孔滤网(8)设置在回油孔(504)的外部;所述低压进口(101)与腔体的内部连通;所述低压出口(201)与内热交换腔(503)的下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腔中心换热的高效回油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中间热交换器总成(6)包括高压进口管(601)、分流压板(602)、集聚管Ⅱ(603)、微通道(604)、翅片(605)、散热护板(606)、双排连接管(607)、堵头压板(608)、集聚管Ⅰ(609)和高压出口管(610);所述散热护板(606)通过焊接形成具有上下两层的双面蒸发换热腔;所述双面蒸发换热腔中每面的蒸发换热腔中均设置有翅片(605)和微通道(604);所述微通道(604)横向设置在蒸发换热腔的中部,微通道(604)的两侧分别与翅片(60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翅片(605)另一侧与相邻的散热护板(606)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正新徐子昊
申请(专利权)人:和龙双昊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