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隔离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0347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3-25 19:1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利用磁体灭弧方案来灭弧,并通过调整磁体的部署方式来调整磁体形成的磁场,使得所述磁体形成的磁场形成多弯折灭弧场域,所述多弯折灭弧场域能够对电弧进行不同方式的弯折以拉长所述电弧,加速所述电弧的拉断和消灭,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的灭弧能力。的灭弧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隔离开关


[0001]本申请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隔离开关。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直流传输系统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且向高电压、高电流方向发展。直流传输系统电压的提高为直流传输带来成本降低、线路有功损耗减小、发电效率提升等诸多优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一些隐患,其中,直流电弧故障是直流传输中典型的安全隐患。
[0003]例如,在光伏系统中,用于控制光伏电池板和逆变器之间的直流开关设有静触部和能够相对于所述静触部移动的动触部,当直流电路中电压和/ 或电流大于预设范围时,在通过直流开关切断被导通的直流电路的过程中,直流开关的动触部与静触部分离的瞬间两者之间会形成电弧。直流回路中电压或电流越大,在通过直流开关开断直流电路的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越多,如果电弧持续燃烧可能损坏周围设备,甚至引发爆炸。
[0004]现有诸多灭弧的方案,例如,增加动触部的直径来加大开距来拉长电弧、加快分断速度、增设磁体灭弧等。但这些灭弧方案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增大动触部的直径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整体尺寸的增加,这与当下开关的小型化发展趋势相违背、分断速度的加快存在明显的速度极限且分断速度的加快会导致直流开关的控制稳定性和寿命的下降,而增设磁体的灭弧效果却不显著,常无法满足应用要求。
[0005]因此,期待一种新型的灭弧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电气隔离开关利用磁体灭弧方案来灭弧,并通过调整磁性元件的部署方式来调整磁性元件形成的磁场,使得所述磁性元件形成的磁场能够对电弧进行不同方式的弯折以延长所述电弧的运动路径,加速所述电弧的拉断和消灭,通过这样的方式,增强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
[0007]本申请的另一优势在于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中,通过调整所述磁体的部署方式即可拉长电弧,这样,所述电气隔离开关能够在不大幅增大其整体尺寸或者不增大其整体尺寸的前提下增强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灭弧能力。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包括:至少一开关层和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至少一开关层的作动控制组件,其中,所述开关层包括:
[0009]承载壳体;
[0010]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的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其中,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可移动的动触导电元件,所述动触导电元件适于被移动以可选择地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
[0011]磁性组件,用于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至少两种模式的偏转,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上
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产生的第一磁场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产生的第二磁场的磁场方向不同;
[0012]其中,所述承载壳体具有至少一灭弧槽,所述灭弧槽位于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
[0013]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分别在所述开关层所设定的轴向上对应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
[0014]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第一磁极和与所述第一磁极相对的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第三磁极和与所述第三磁极相对的第四磁极。
[0015]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第三磁极的极性相反。
[0016]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中每一静触导电元件具有静触导电端,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中其中一个静触导电元件的静触导电端的下方。
[0017]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端偏心设置。
[0018]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所述第一中心轴线对应于所述静触导电端的边缘区域。
[0019]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磁极被暴露于所述承载壳体,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第三磁极被包覆于所述承载壳体内。
[0020]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承载壳体具有装配凹槽,所述第一磁性元件被适配地安装于所述装配凹槽内,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高度尺寸大于等于所述装配凹槽的深度尺寸。
[0021]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相对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和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保持绝缘。
[0022]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承载壳体具有凹陷地形成于其底表面的安装凹槽,所述第二磁性元件被紧密地嵌合于所述安装凹槽内。
[0023]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圆形截面,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扇形截面。
[0024]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磁性组件还包括邻近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第三磁性元件,所述第三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不同。
[0025]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相反,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与所述第三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相反,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与所述第三磁性元件的磁极朝向相同。
[0026]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灭弧槽包括位于所述磁性组件的外侧的第一灭弧槽和位于所述磁性组件的内侧的第二灭弧槽。
[0027]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灭弧槽包括位于所述磁性组件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之间的第三灭弧槽。
[0028]在根据本申请的电气隔离开关中,所述第三灭弧槽连通于所述第一灭弧槽和所述第二灭弧槽之间。
[0029]通过对随后的描述和附图的理解,本申请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0030]本申请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附图和权利要求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0031]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0032]图1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立体示意图。
[0033]图2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0034]图3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开关层的示意图。
[0035]图4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开关层的承载壳体的示意图。
[0036]图5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开关层的状态切换示意图。
[0037]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所述电气隔离开关的开关层的另一状态切换示意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隔离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开关层和可操作地连接于所述至少一开关层的作动控制组件,其中,所述开关层包括:承载壳体;安装于所述承载壳体的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和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其中,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包括相对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可移动的动触导电元件,所述动触导电元件适于被移动以可选择地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磁性组件,用于对所述动触导电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元件接合或脱开过程中产生的电弧进行至少两种模式的偏转,所述磁性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上的第一磁性元件和第二磁性元件,且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产生的第一磁场的磁场方向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产生的第二磁场的磁场方向不同;其中,所述承载壳体具有至少一灭弧槽,所述灭弧槽位于所述电弧的偏转路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和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分别在所述开关层所设定的轴向上对应于所述动触导电元件的运动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第一磁极和与所述第一磁极相对的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性元件具有朝向所述可动触头导电组件的第三磁极和与所述第三磁极相对的第四磁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的第一磁极与所述第二磁性元件的第三磁极的极性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中每一静触导电元件具有静触导电端,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位于所述一对静触导电元件中其中一个静触导电元件的静触导电端的下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与所述静触导电端偏心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气隔离开关,其中,所述第一磁性元件具有第一中心轴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刚张强谷晓春张玉霖谢顺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光华世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